激励理论应用于大专体育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励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有信心地去获得知识。激励理论适用于任何教学领域,当然也适用于体育教学。
  关键词:激励理论 成就感 满足感 体育教学
  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体质,各大学校也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以体育为主的体育院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把激励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来自教师还是来自学生家长的激励,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都有莫大的帮助,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激励学生。
  一、大專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
  对于大多数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的体育课程相比初中或者高中来说,无疑是非常轻松的,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体育课,并且上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压力,教师也不会对学生加以太多的管束。这就使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产生错误的导向,以为大学的体育课程不重要,更别说注重自己平时的体育锻炼。学生只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满意的分数即可,而在体育这一门课程中取得好成绩是非常容易的。这种情况存在于各大学校。[1]
  (二)体育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在大学的体育课堂中,除了学生本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认识不足有问题。[2]教师在一周只开展一节或者两节的体育课堂上,没有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别说将激励理论运用在学生的身上了。有些教师在体育课上只是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管学生学习的情况如何,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这也是大专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教师和学生相处不融洽
  师生关系不融洽,这也是大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许多学生会因为某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好,喜欢他的为人处事,进而喜欢这个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渐渐地喜欢上这一门原本可能不喜欢的学科,这一现象很普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理解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外,也应该学会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并且喜欢上自己所教的课程的目的。如此,便能够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一向讨厌的体育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也都愿意跟着教师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从而爱上体育课堂,爱上体育锻炼。
  二、激励理论概念
  激励理论,就是指学校或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刺激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这样不仅代表了教师对学生本身学习成果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成功心理的需求。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来让学生了解并且记住自己所犯的错误,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激励理论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成功来讲也是非常有用的。
  三、教师如何将激励理论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一)巧妙利用场景教学来激励学生
  场景教学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可是教师如何巧妙地利用教学场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是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教学和其他领域的教学并不是很相似,体育教学的内容大部分是在课外展开的,这就给教师开展场景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课外开展教学内容,相比在课内开展,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3]课外不像课堂内,让学生产生压抑的情绪,这也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教师应该学会把握课堂时间,积极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去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之内,让自己融入学生中去,在给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同学面前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教师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体育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会更近一步,教师和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更像是朋友之间的相处。
  (二)勤于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体育类项目通常是比较消耗学生体力的。一般来说,学生对于消耗体能过大的体育项目是没有好感甚至有点讨厌的,因为他们在大量地消耗体能后,身体和心里都会觉得十分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来详细询问学生所热爱和擅长的体育项目,仔细叮嘱学生做运动时的注意事项,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意外受伤,甚至因此而对体育锻炼产生畏惧心理。另外,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主动邀请学生进行某项体育锻炼,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安全意识,详细地为学生讲解每一项体育项目应该注意的细节以及提高该体育项目技能的重难点,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合理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并对此进行打卡和记录。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平时表现来评比成绩,使期末体育考试成为成绩中的一部分。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督促,教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或者以往教学中所遇到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强烈兴趣,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体育教学减轻一定的负担和难度。
  (三)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
  人的感官对外界环境是十分敏感的,因为人体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对外界环境如同含羞草一般非常敏感,尤其是对于一些陌生未知的不明物体,人们往往会持有担忧害怕的心理。但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如眼睛、双手、双脚接触到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担忧害怕会大大减弱。利用这个不变的原理,教师可以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时候,多让学生接触一些球类,如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项目。另外,教师还可以记录学生学习某课程时的成绩,通过成绩的比较,观察学生学习的进度和进步程度。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记录课堂上训练的成绩和课下练习的成绩,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以此来激励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4]   教师也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的教学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这样单调乏味的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可能打消学生学习体育课程、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合理利用人體感官对外界的刺激来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
  (四)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喜欢跑步,每天早上晚上都会在学校跑步来锻炼身体;有的学生热爱球类,他们会和三五个好朋友一起打篮球或者羽毛球,甚至和其他班级的同学一起比赛;有的学生喜欢多人运动,也就是电子竞技游戏。[5]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教学方式。比如说,对于喜欢打篮球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两个班级组织起来,或者将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团队来打团体赛,营造出一种热爱运动的氛围,激发出青年人的青春活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该运动项目,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团体荣誉感,以促学生以后的发展。对于不喜欢这类运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进行另外的教学,如打太极等。[6]教师在进行针对性教学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需求,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身体素质来安排不同课程的学习,尤其是身体不适的学生,例如某位学生天生患有疾病,不能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诸如此类的情况,教师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四、结语
  体育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此门课程的教学和其他的知识型课程教学有所不同,教师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防止课堂上发生意外事故。另外,当今的许多学生都是低头族,大家更愿意打游戏,而不太愿意进行体育锻炼,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周建钢.论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灌篮,2019, 000(009):91.
  [2]王淑芳.激励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03):297.
  [3]李尚伟.激励理论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5):152.
  [4]梁玮,谭红春.激励制度下“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时空,2018, 000(020):42+44.
  [5]彭芳莹,唐知.浅谈激励理论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6(11):126-127.
  [6]张锐.关于激励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体育时空,2016, 000(010):100.
  (作者简介:范卫宾,男,硕士研究生,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学历和理论知识,而更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如协作能力、抗压能力等,因此,拓展训练在中职生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展开研究,并介绍中职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意义。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实施策略  一、引言  在中职体育课程教学中,拓展训练是其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给中职生
摘要:健美操是集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等多种艺术运动元素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选修课程之一,既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且动作简单,教学方式灵活,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备受关注与好评。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越加深入,健美操教学优化探讨也必不可少。本文主要就健美操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明确其教学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双重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性技能人才的重要输出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当前中职教育对舞蹈艺术教育不重视的情况进行有效阐述,并且针对舞蹈艺术的特点展开有效的分析,明确舞蹈艺术教育对于中职教育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教学理念、方法方式的分析,探究二者相互融合创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 融合创新 协同模式  职业教育和舞蹈艺术教育当中,都蕴
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一线教师在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径,但作文教学的费时费力、高耗低效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如何实现作文的有效教学,
摘要:信息传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基础。在目前信息化社会中,新媒体依托现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对旧有的传播形式进行了转换或更新,这期间对于商业信息传播中的“品牌”信息推广体现得尤为突出。新媒体信息传播正以其灵活、及时、快速、精准、互动、兼容,以点带面、全方位、多渠道的形式使品牌信息传播推广给人们带来新的认知。  关键词:品牌信息 新媒体传播 策略  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以高科技和先进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模式,在当今社会有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掌握此项技术的人才资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要求规划因素,根据受众的审美需求,使视觉传达更加生动,让观看者有一个良好的视觉体验。视觉传达设计能够激励设计师以创新精神推动视觉设计的发展。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不断地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思维模式,以此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目标中,不仅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更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更要培养学生舞蹈编导能力和舞蹈形象思维能力,舞蹈形象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舞蹈编导能力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舞蹈编导教学 舞蹈形象思维
摘要:素描既是美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针对素描教学中学生作业出现的常见问题,就如何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格调,分别从概括、简化和夸张与变形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意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挖掘他们的艺术创新潜能,从而为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素描 概括 简化 夸张 变形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其本身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作为艺术院校美术专业
摘要:民俗文化又被人们称为“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我国几千年以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民俗文化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和推崇,在设计领域大放异彩。例如,汉服、唐装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众所周知,民俗文化不仅在服装设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平面设计中依然有很好的运用。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一些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