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上海未成年女生援交新闻的曝出,未成年人性交易的敏感话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未成年人性交易的防治出发,本位认为需要:一、心理疏导——消除青春期闭锁心理;二、场所监管——让性交易无处遁形;三、双向管控——学校与家庭的互相配合;四、社会责任——加大对信息污染的整治力度;五、自我觉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诱惑。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性交易 防治
作者简介:李照君,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助理检察员;齐典永,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龚帅宇,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63-02
2013年初,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系列组织、介绍卖淫案件,该案件涉及多名在校中学生卖淫,社会影响较为恶劣。该案中已经查证属实的卖淫女共有6人,其中未成年人2人,案发时4名犯罪嫌疑人系延庆县内高中在校学生,2名系中学辍学后社会无业人员。
一、心理疏导——消除青春期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本文认为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未成年人的闭锁心理,最为核心的因素是平时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去与未成年人沟通交流,淡化长辈式的威严。具体来说是要注意培养情绪发泄渠道。所谓情绪发泄渠道是指,是指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困惑,导致情感郁积时,在家庭中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向其他家庭成员倾诉自己的“不幸”,其他家庭成员通过细致的倾听后,首先能够在情感上给予安慰,其次与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情绪郁积者得到心理上的排遣。那么家庭中的情绪发泄渠道是如何培养的呢?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孩子认识到家庭是温暖的,是可以依靠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并且在孩子心中培养出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帮助对象是父母的应激反应。
二、场所监管——让性交易无处遁形
该组织、介绍卖淫系列案件中反映出酒店、旅馆等从事服务业的组织和单位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卖淫嫖娼行为发生在其店内却不知情,更不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旅馆为了吸引他人住宿竟然将不登记身份证号作为竞争的筹码之一。在办结本案后,检察机关通过向涉案次数较多的宾馆、酒店制发书面《检察建议书》,要求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本文认为对正规宾馆、酒店的监管要比私人开设的旅馆、有住宿功能的农家院方便的多。特别是在乡村的农家院是该类问题监管的死角。
三、双向管控——学校与家庭的互相配合
未成年人一般来说在校学生是绝大多数,在校未成年人的生活多为三点一线,生活轨迹相对单调。为避免其从事性交易活动,应该从未成年人的生活路线上进行规划,将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纳入学校和家长的视线之中,对于未成年人不正常行为进行适度的干预。
首先是家庭的关爱。一般来说从事卖淫的未成年人其行为多少会存在一些异常。比如经常不向父母索要生活费、零花钱,在自身打扮上比以前更加花功夫,衣服、鞋子、提包、手机等物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衣服穿的更好了,鞋子、提包经常换,使用苹果等高档手机等。除此之外,未成年人经常会回家不规律,或者常常借口不回家。对于一个健全家庭而言,父母稍加注意子女的上述异常行为就会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其越陷越深。
但问题往往在于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活动,其家庭方面对其的关爱往往略显粗糙,甚至是对其不闻不问,同时也存在一些住校不常回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学校的监管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活动的目的较为简单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因此通过卖淫而获得相对丰厚的钱财时,其势必会在生活中逐渐满足以前难以满足的物欲。这与在家庭中的异常现象一样,在此就不再赘述。不同的是,对于前文提及的家庭不健全或者寄宿的未成年人,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较多,因此注意观察其课后在校的晚自习以及回寝室后的行为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从事性交易活动从其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来看,会有一定的顾虑因此正常的上课时间是不会轻易占用的,主要利用的时间是课后的晚自习时间及晚上休息时间。如果这段时间经常发现某人不在,这说明该人可能出現问题。学校方面可以利用值班老师和宿舍管理员及寝室长等人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当然如果未成年人占用的休息时间过多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反映是其在正常的上课时间精神状态往往不佳,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甚至是上课直接睡觉。
另外,表现可能比较明显的是节假日、周六日常不在宿舍。未成年人从事性交易活动多是受诱惑所鼓动,一般来说从事的时间都不太长。一旦未成年人从事了该项活动后,其以往正常生活状态多半打乱,如改变了以前周末经常住校的习惯。
当然,本文并不是赞同对未成年人肆意压缩其私人空间而对其隐私不加保护,而是主张学校担负起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责任,对于发现可能存在异常情形的。学校应当主动找未成年人了解情况,对于确实进行性交易活动的,应当对未成年人的该行为予以保密,并与其家庭取得联系,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未成年人改过自新。
四、社会责任——加大对信息污染的整治力度
随着手持终端上网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拜金主义及对性羞耻感降低等各种低俗思想对未成年人的侵蚀也在不断加大。如今,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子女甚至小学生都人手一部手机。凡事有利有弊,未成年人正值青春期,性的特征开始逐渐明显,加上早熟等因素,有的未成年女孩与成年的青年女子在外观上并无多大差异,对物质的崇拜也随之加大。但与此同时,由于自身并无经济来源,且父母所给的零花钱、生活费只能满足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需,对物质的享受则不能满足。在物质的诱惑下,在网上糜烂信息的鼓动下,在其他已经从事性交易同学、朋友的唆使下,便抛弃性羞耻观念,在性交易的路上越坠越深。 本文认为网络信息极为复杂,几乎各种类型的信息都能在网络上并存。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其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信息,古语有云:“从恶如崩”。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拜金主义、性开放等低俗观念的鉴别能力不足,同时其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受到蛊惑。
对信息污染的肃清,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但本文认为并不能因看似完成起来困难重重而望而却步。事实上,网络也应当同现实社会一样受到限制,只不过当前网络的发展呈现出了并不和谐的状态而已。对网络信息污染的清理,不仅是站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而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社会观念的维护,这是社会的重要责任之一,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五、自我觉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诱惑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来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觉醒是抵御外界物质诱惑,防止进行性交易活动的内在因素。
前文所提及的系列组织、介绍卖淫案中的未成年人卖淫女年龄虽小,但时常混迹于延庆县的各种娱乐场所,向往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些女中学生在对金钱的贪欲促使下,被他人稍加引诱便认同了通过卖淫挣钱的做法,甚至自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业和个人的成长。对于正处于学习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而言,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误入歧途。
具体来说,作为未成年人如何做到自我觉醒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对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将负面的信息传递给子女。学校在重视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心中有所信仰。司法机关及共青团组织要选择适当案例,进入社区、学校进行专项宣传活动,宣传卖淫的危害性,告诫学生们洁身自好。另外,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多阅读一些励志成才、奋发有为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不要形成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不良思想。最主要的是未成年人要在內心确信个人信仰,做人有所原则,不能将一切都看作无所谓,更不能将一切都当成可以追求物质的手段和筹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要养成正确的择友观,远离那些有着不良嗜好的人,防止被引入歧途。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当前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反映,在学校中也不例外。未成年人女生在面对家境较好的同学所拥有的良好的物质条件时不要有攀比心理,要坦然面对,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学习上,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去充实内在心灵。
注释:
http://baike.so.com/doc/5623584.html,最后登录:2013年8月27日.9:41.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性交易 防治
作者简介:李照君,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助理检察员;齐典永,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龚帅宇,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63-02
2013年初,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系列组织、介绍卖淫案件,该案件涉及多名在校中学生卖淫,社会影响较为恶劣。该案中已经查证属实的卖淫女共有6人,其中未成年人2人,案发时4名犯罪嫌疑人系延庆县内高中在校学生,2名系中学辍学后社会无业人员。
一、心理疏导——消除青春期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平时很少与人交流,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本文认为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未成年人的闭锁心理,最为核心的因素是平时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去与未成年人沟通交流,淡化长辈式的威严。具体来说是要注意培养情绪发泄渠道。所谓情绪发泄渠道是指,是指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困惑,导致情感郁积时,在家庭中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向其他家庭成员倾诉自己的“不幸”,其他家庭成员通过细致的倾听后,首先能够在情感上给予安慰,其次与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情绪郁积者得到心理上的排遣。那么家庭中的情绪发泄渠道是如何培养的呢?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孩子认识到家庭是温暖的,是可以依靠的地方,是心灵的港湾,并且在孩子心中培养出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帮助对象是父母的应激反应。
二、场所监管——让性交易无处遁形
该组织、介绍卖淫系列案件中反映出酒店、旅馆等从事服务业的组织和单位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卖淫嫖娼行为发生在其店内却不知情,更不知如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的旅馆为了吸引他人住宿竟然将不登记身份证号作为竞争的筹码之一。在办结本案后,检察机关通过向涉案次数较多的宾馆、酒店制发书面《检察建议书》,要求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本文认为对正规宾馆、酒店的监管要比私人开设的旅馆、有住宿功能的农家院方便的多。特别是在乡村的农家院是该类问题监管的死角。
三、双向管控——学校与家庭的互相配合
未成年人一般来说在校学生是绝大多数,在校未成年人的生活多为三点一线,生活轨迹相对单调。为避免其从事性交易活动,应该从未成年人的生活路线上进行规划,将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纳入学校和家长的视线之中,对于未成年人不正常行为进行适度的干预。
首先是家庭的关爱。一般来说从事卖淫的未成年人其行为多少会存在一些异常。比如经常不向父母索要生活费、零花钱,在自身打扮上比以前更加花功夫,衣服、鞋子、提包、手机等物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衣服穿的更好了,鞋子、提包经常换,使用苹果等高档手机等。除此之外,未成年人经常会回家不规律,或者常常借口不回家。对于一个健全家庭而言,父母稍加注意子女的上述异常行为就会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其越陷越深。
但问题往往在于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活动,其家庭方面对其的关爱往往略显粗糙,甚至是对其不闻不问,同时也存在一些住校不常回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学校的监管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活动的目的较为简单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欲,因此通过卖淫而获得相对丰厚的钱财时,其势必会在生活中逐渐满足以前难以满足的物欲。这与在家庭中的异常现象一样,在此就不再赘述。不同的是,对于前文提及的家庭不健全或者寄宿的未成年人,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时间相对较多,因此注意观察其课后在校的晚自习以及回寝室后的行为可以发现蛛丝马迹。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从事性交易活动从其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来看,会有一定的顾虑因此正常的上课时间是不会轻易占用的,主要利用的时间是课后的晚自习时间及晚上休息时间。如果这段时间经常发现某人不在,这说明该人可能出現问题。学校方面可以利用值班老师和宿舍管理员及寝室长等人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当然如果未成年人占用的休息时间过多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反映是其在正常的上课时间精神状态往往不佳,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甚至是上课直接睡觉。
另外,表现可能比较明显的是节假日、周六日常不在宿舍。未成年人从事性交易活动多是受诱惑所鼓动,一般来说从事的时间都不太长。一旦未成年人从事了该项活动后,其以往正常生活状态多半打乱,如改变了以前周末经常住校的习惯。
当然,本文并不是赞同对未成年人肆意压缩其私人空间而对其隐私不加保护,而是主张学校担负起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责任,对于发现可能存在异常情形的。学校应当主动找未成年人了解情况,对于确实进行性交易活动的,应当对未成年人的该行为予以保密,并与其家庭取得联系,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未成年人改过自新。
四、社会责任——加大对信息污染的整治力度
随着手持终端上网设备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拜金主义及对性羞耻感降低等各种低俗思想对未成年人的侵蚀也在不断加大。如今,家长为了方便联系子女甚至小学生都人手一部手机。凡事有利有弊,未成年人正值青春期,性的特征开始逐渐明显,加上早熟等因素,有的未成年女孩与成年的青年女子在外观上并无多大差异,对物质的崇拜也随之加大。但与此同时,由于自身并无经济来源,且父母所给的零花钱、生活费只能满足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需,对物质的享受则不能满足。在物质的诱惑下,在网上糜烂信息的鼓动下,在其他已经从事性交易同学、朋友的唆使下,便抛弃性羞耻观念,在性交易的路上越坠越深。 本文认为网络信息极为复杂,几乎各种类型的信息都能在网络上并存。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其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信息,古语有云:“从恶如崩”。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拜金主义、性开放等低俗观念的鉴别能力不足,同时其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受到蛊惑。
对信息污染的肃清,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但本文认为并不能因看似完成起来困难重重而望而却步。事实上,网络也应当同现实社会一样受到限制,只不过当前网络的发展呈现出了并不和谐的状态而已。对网络信息污染的清理,不仅是站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而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社会观念的维护,这是社会的重要责任之一,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五、自我觉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诱惑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来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觉醒是抵御外界物质诱惑,防止进行性交易活动的内在因素。
前文所提及的系列组织、介绍卖淫案中的未成年人卖淫女年龄虽小,但时常混迹于延庆县的各种娱乐场所,向往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些女中学生在对金钱的贪欲促使下,被他人稍加引诱便认同了通过卖淫挣钱的做法,甚至自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业和个人的成长。对于正处于学习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而言,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误入歧途。
具体来说,作为未成年人如何做到自我觉醒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对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将负面的信息传递给子女。学校在重视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让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心中有所信仰。司法机关及共青团组织要选择适当案例,进入社区、学校进行专项宣传活动,宣传卖淫的危害性,告诫学生们洁身自好。另外,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多阅读一些励志成才、奋发有为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不要形成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不良思想。最主要的是未成年人要在內心确信个人信仰,做人有所原则,不能将一切都看作无所谓,更不能将一切都当成可以追求物质的手段和筹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要养成正确的择友观,远离那些有着不良嗜好的人,防止被引入歧途。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当前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反映,在学校中也不例外。未成年人女生在面对家境较好的同学所拥有的良好的物质条件时不要有攀比心理,要坦然面对,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学习上,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去充实内在心灵。
注释:
http://baike.so.com/doc/5623584.html,最后登录:2013年8月27日.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