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这些说法不一定适合你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常饮绿豆汤”,这些养生方法也适合你吗?养生需要个性化,应在总体养生原则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科学养生。
  说起夏季养生,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些说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常饮绿豆汤”,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中医科主任王睿林认为,夏天应该进行个性化的养生选择。
  王睿林说,之所以讲“春夏养阳”、“夏吃姜”,主要是告诫人们,在夏季气候炎热的情况下,人体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而活跃于机体表面,人容易感到闷热不安、烦躁困倦,這时大家普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气温低而凉爽的地方纳凉,同时也喜欢吃冷饮来缓解燥热口渴,而此时人体气血体表旺盛,体内气血、阳气相对偏弱,若贪凉饮冷,特别容易耗伤人体阳气,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泻等证候。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在夏季食物腐败、细菌繁殖增快的条件下,人体随外界环境气温急剧变化(从炎热环境下骤然转换到阴凉的空调环境下),加之冷饮对胃肠的不良刺激,更易引起胃肠炎等疾病,所以这时要“养阳”,防止过度贪凉阴冷,这样才能保住人体阳气,预防相关疾病。
  如果经常贪凉,为了防止出现上述胃肠系统疾病,可以适当食用生姜等中医认为助益脾胃阳气、散寒除湿的食物,与春夏养阳的理念是一致的。
  但是,如果不贪凉不食冷饮,损耗阳气的行为方式没有出现,自然就不用刻意再额外养阳,也不用过多食用生姜来预防阳气的耗损和湿气的内留,也就是说,不是什么人都必须要“养阳气”、“夏吃姜”。
  王睿林强调,对“夏季常饮绿豆汤”,也是同样的道理,夏季多湿多热,而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夏季人们容易出现湿热内留,绿豆汤能帮助人们缓解这一问题,所以应用普遍。但就具体情况来说,如果有人平时就是脾胃虚弱,体质整体偏于虚寒,或体内有寒湿或存在血瘀的状态,用绿豆汤就适得其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所以,夏季养生,我们应在总体养生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每种个体的体质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要了解大家常用的夏季养生保健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有的放矢。
其他文献
不出所料,“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于3月7日在上海淮海中路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揭幕后,紧跟着一个双休日,排队观展的观众络绎不绝,主办方不得不采取叫号进场的办法以维护“良好的观展环境”,这就有点像医院里看专家门诊了,我还听说门票已经订出12万张,恭喜!  莫奈在中国一直蛮有人缘的,改革开放以来对世界艺术史的重新讲述,这位大师一直不可缺位,加之印象派也比较容易为人接受,莫奈驾到,群众“喜大普奔”。
奥萨马·本·拉登终于被美国人“拉灯”了,美国《时代》杂志的特刊封面将十年来的千感万绪化成拉登头像上的一个鲜红“大叉”——比昔日画在纳粹头子希特勒、“独裁者”萨达姆以及基地三号人物扎卡维脸上的叉,更红更粗。  拉登之死让美国社会振奋不少。这几年,好多美国人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不如他们这一辈:国内经济缓不过劲来,海外战场又拖泥带水,同时,新兴国家的崛起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导致美国已不再是云梯上的指挥
1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寒冬挖藕。寒冷的时节,藕价才会高一些。父亲没有钱买连体雨衣,他直接脱掉外衣,卷上裤腿,就下藕塘。  赤手赤脚,单薄的衣服,冰凉的塘泥。父亲唯一的挖藕工具是一把藕铲。父亲将双手支在藕铲上,往下用力,再将锨起的塘泥用双手捧起甩到身后。  等到藕挖出了几小堆,父亲就会装了它们一挪一歇地拿到岸上。母亲将藕放到最近的水沟里,蹲下身子洗藕。母亲带了一块软软的破布,慢慢地擦藕上的泥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强调口味。古人就说过: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就是说,饮食没有固定的味道,只要好吃就行。一项调查显示,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诸要素中,47.8%的人选择了“口味”,比位列第二的“营养”多出16个百分点。于是,大众的口味越来越重,无辣不欢、老感觉菜没味儿、炒菜离不开各种调料……总之,饮食口味的趋势是——更香、更辣、更咸、更鲜。  营养界有一种说法,外国人用“脑
又是一年佳节到,团圆饭也少不了。不论是饭店预订,还是寻常家宴,这饭桌上除了美味佳肴,也绝对少不了一位花枝招展、口味丰富的不速之客——饮料。  这位不速之客有两类:一类含有酒精——让很多人欲罢不能;另一类不含酒精,却含有大量的糖——让孩子们难舍难离。  这含酒精的,自然是以各种酒的形式出现的:红的、黄的、白的;低度的、高度的,在饭桌上大放异彩,推杯换盏之间,沟通着人们的感情。可见这酒,在这么重要的节
于打鼾者和被鼾声困扰的人,除了治疗打鼾问题本身之外,还可以考虑这款智能声学设备。这款设备利用相消干涉原理来工作,它会实时读取鼾声的幅度和频率,并实时发出反向声波。此设备可以更准确地在配戴它的打鼾者周围降低噪声,以创造围绕设备20厘米范围內的安静区域。这款设备使用低致敏医用胶贴固定在鼻子两侧,该设备发出的声频振动不会吵醒打鼾者。
Misfit推出了一款风格极简的智能健康追踪耳机。耳机的特色非常简单,小尺寸、全入耳,拥有睡眠监测、步数计算、卡路里消耗等基本追踪功能。可以说 Misfit 这次试图将音乐与健康无形地结合。另外,这款耳机能够隔离环境噪声,保障听力健康。此外,全入耳式的设计保证了使用者在睡觉时可以佩戴,即便佩戴一天耳机也不会让耳朵劳累。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上难以对付的挑食的熊孩子。让孩子玩十几分钟电子游戏,来利诱孩子吃掉盘中的食物,无疑是个高效的方式。这款智能餐盘可以让孩子吃掉的真实食物在电子游戏中转化为能量,帮助自己在游戏中升级和获得奖励。它还能测量孩子吃下每口食物的重量及时间,发送到APP上。另外,它还有惩罚措施,比如孩子不吃蔬菜就无法继续游戏。
一年不到,大蒜价格狂飙40多倍,来自山西和温州的游资推动因素非常明显。    一场甲流疫情让俗语“人算不如天算”变成了“人算不如添蒜”。在有着中国大蒜之乡之称的山东金乡县,大蒜价格从今年春节后开始上涨,至今为止价格已经涨升了40多倍。而全国各地大蒜价格疯涨的消息也是频频出现:广州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白皮大蒜批发价已从6月份的1元/公斤涨到8.2元/公斤;北京大蒜的价格也是一路飙涨,批发价高达8元/
(7月求医向导-分享新技术)皮肤病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然而却是以视觉特征为主要信息来源的专科。过去在临床上,皮肤科医生往往单靠肉眼诊断常见皮肤病,这种方法诊断疾病的准确率低,容易造成误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生投入到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中,促使皮肤镜用于皮肤病的诊断中,给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突破,也促进精准医学和远程医学在皮肤科中快速发展。  早在1963年,就已有学者使用显微镜观察甲襞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