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智“导”促“会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为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学习过程是学、问、思合一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何巧妙“问”,智慧“导”,才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呢?笔者结合“情境课程背景下的问题导学实践研究”的课堂实例,浅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导智慧质疑,促进“会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远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说起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大多以丰富的图文、优美的音乐为主,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相对理性,如何找准他们的兴趣点,让质疑更有思维含量,更具价值呢?笔者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导入课堂时,巧设问题情境,着眼于学生智慧质疑的能力培养。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还记得为什么叫金字塔吗?
  生: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被称为金字塔。
  师:如此说来,在别的国家,它们也叫金字塔吗?
  生:应该不是,别的国家不是用汉字。
  师:确实如此,在不同的国家,金字塔的名字各不相同,得名原因也各不相同。(补充介绍金字塔在古埃及和希腊的名字)
  师:虽然因语言不同,金字塔在世界各国的名字也不同,但它们也有世界通用的名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赶快去找找吧。
  生:因为这些建筑物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所以也叫“角锥形建筑物”。
  生:因为古埃及的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这些巨大的石頭坟墓里,所以又叫法老的坟墓。
  师:这两个名字分别突出了金字塔的外形和作用。在文中,还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名称吗?
  生:埃及的象征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这两个称呼值得我们从哪些方面推敲?
  生:为什么会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呢?
  生:这两个名字突出的是金字塔哪方面的特点呢?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由“名字”吹皱一池春水,激起千层细浪,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具问题导向价值。通过“研究金字塔的名字及取名原因”来设计教学,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质疑有迹可循,故而学生在积极思考中,直入主题,提出了有价值、有思维含量的主问题,实现了从提问到会问。十根手指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提出的问题的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巧妙、简单而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善问也就不是难事了。
  二、巧借“错误”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学会“反思”
  课堂教学总是预设和生成相伴,若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资源,即使是“错误”也能变成美丽的风景。
  依然是《埃及的金字塔》的课堂上,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笔者设计“尝试把本段分为两层,用‘/’隔开,并讲讲理由”这一环节。本以为是个极为简单的学习活动,竟然“卡壳”了:
  生:我认为应在“……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后面分层,因为这是总分的构段方式。
  生:我认为应在“……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后面分层,因为前面讲金字塔实际的规模,后面写的是“估计”的内容。
  生:我认为应在“……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后面分层,因为金字塔的规模宏大,后面是写金字塔的建造水平很高。
  这样的分层情况出乎我的预料,每位发言学生都觉得自己说得有理有据。于是我不置可否,静待举手的学生都发言结束,我在板书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两个词组间点上一个“、”,再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加上顿号。
  生:因为第3自然段主要就是讲了金字塔的外形宏伟和结构精巧两个方面。
  生:我知道了,分层就应该分为“外形宏伟”和“结构精巧”两部分内容。(生顿悟)那就应在“……需要60万个车皮”后面分层。
  在课堂上,把出现的“错误”问题看成是学生创造出来的宝贵资源,不急不躁地巧妙利用、机智点拨,挖掘生成潜在价值,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反思、探究能力。
  三、巧妙逆向设疑,引导积极思辨,激发“乐学”
  “逆向设疑”是指从问题反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激发想象,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思考、探究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位教师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在让学生感悟魁北克山谷中的“雪松本领”时,独特而智慧:
  师:加拿大魁北克东坡的雪松是如何战胜风雪的呢?
  (生找出相应语句回答)
  师:你们认为这是雪松的特殊本领,可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是这么说的:(1)雪松一遇到困难就低头。(2)它弯曲就是投降,就是苟且偷生。(3)雪松根本就是一个懦夫。
  师:对于以上观点,你赞同吗?如果不赞同,你能有理有据地反驳他们吗?用心默读相关语段,在书上圈画证据。如果能巧妙引用名言、诗句、事例,说服力便就更强了,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意见,组员们积极补充、充分表达。
  面对如此“不公的评价”,学生的“正义感”爆棚,纷纷睁大眼睛,埋头细读,寻找蛛丝马迹,设计“假想敌”,满怀气愤地为雪松辩护。在一句句的辩护词中,学生轻松明白了雪松以退为进的智慧。如此巧妙的逆向设疑,避免了正面烦琐而零碎的提问,在矛盾冲突中,学生积极思维,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课堂问题设计的优劣常常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摆脱定势,逆向设疑,就可以翻出新意,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新天地,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巧用深入追问,引导发散思维,培养“善学”
  在教学中,通过评价引领、深入追问,为学生提供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金钥匙”。
  两位教师分别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突破难点“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时提的问题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是什么意思?
  (生并没有明白老师的意思,愣住了,无人举手回答。)
  师2:“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每个人”是指谁啊?
  生:是萨沙,妈妈,爸爸,托利亚。
  师2:仅仅是他们四个人吗?还可能是?(生稍愣一会儿,马上反应过来。)
  生:是“我”。(此时,生的思维发散开去,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师2: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是说谁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呢?
  生: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同样需要突破难点,两位教师不同的“问”,给学生的思维引领截然不同。鼓励性评价,层层深入追问,将学生的思维纵向拉伸,从固定的到可变的,从已知的到未知的,从单一到多样,灵活变通,逐层扩展,学生的思维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
  通过学校、家庭的培养,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巧问智导,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引导他们拥有乐学、善学、智学的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掘港镇华丰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中高职衔接教育是一个系统概念,在县域范围内按照“政府主导、高校牵头、联盟协调、校企主体、多元融合”原则搭建需求导向型的“职业教育联盟”大平台,充分整合县域内各类资源,创新尝试将指导、服务、协调等政府非行政职能下放至职教联盟。在职教联盟总平台下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体系化构建开放式的各类子系统、分平台,完善中高职衔接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人才成长通道等,有效促进县域内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主持人:郭 扬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对这一原理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浙江师范大学的楼世洲副校长认为,现在我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的困境是实践教育,由此他从党的教育方针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了一些想法,有些提法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他认为有争议正说明有价值,要从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角度
《坐井观天》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深受学生喜爱。对于这样一篇课文来说,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呢?  一、追根溯源,区别形近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坐井观天》一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有很多,其中,“渴”与“喝”两个字对学生来说是最难辨认且最难书写的汉字。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明辨两个生字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正确书写汉
校企合作如何“水乳相融”,达到全城热恋,成功“联姻”?如何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这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点,是近期职业教育的热点,也是职教人关注的焦点。  从《职教》创刊开始,我们就多方挖掘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有广州、中山、顺德等区域诸多职业院校先进模式的全景式扫描,有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企业校区”、东莞长安职业技术学校“车间进校”“企业校区”、威远职业技术学校“准企业化”
所谓“重点段”,是指文本中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凸显语言特色的语段,与作者的写作目的紧密相连,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所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聚焦重点段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呢?现结合教学课例谈几个小策略。  一、紧扣关键词带全段,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重点段中的关键词或揭示段意,或概括主旨,或暗示思路……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关键词反复“敲打琢磨”,将关键词“加热放大”,层层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写道:“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陶先生的话没有玄虚的概念,把要做什么、怎么做讲得清清楚楚,这是真教育。我结合自己《千人糕》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收获及反思。  《千人糕》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篇以“关爱”为主题的课文。我在该文的教学目标中指出:(1)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
在语文教学体系里,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识字教学中,学生除了要对汉字的音、形、义进行掌握外,还应在阅读和写作中善于运用所学的汉字。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单纯学习汉字又比较枯燥,所以难以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加上汉字比较抽象,而此年龄段的学生更善于形象思维,所以汉字学习对他们而言是比较难的。为了增添汉字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创设生动情境,趣化识字教学  所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这一单元,教师既要明编排意图,理策略体系,也要引导学生学提问策略,习阅读能力。营“敢问”氛围,激提问兴趣;教“善问”方法,保提问质量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采用的是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是围绕“提问”进行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
千锤百炼方成名家,广为传诵才为名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大都具有独特的情感背景、语言风格、文学个性等,读起来脍炙人口。这些名家名篇虽然优秀,但大都并不是以儿童为创作对象的,成人化的思维方式与倾向不可避免。因此,在选入教材的时候,编者大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这就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与原作稍有区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名家名篇,在基于儿童阅读背景、阅读能力与学习
距离放学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了,也不知道班上学生扫完地后有没有关灯,有没有关电风扇,有没有……作为班主任,我满脑子都是班级里的这些事,一边想着,一边急匆匆地往教室赶。  咦,那是小G!他……他……他在关灯?他在关电风扇?这个发现让我惊呆了,在我印象中,他可一直是班上的“老大难”呀!  平时,生字作业本不是“龙飞凤舞”就是“开天窗”;基础训练乱七八糟,东写一题,西空一题;背诵课文时更是常不见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