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犯罪的认定困境与规制路径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x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据犯罪;信息安全;认定
   中圖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83 — 03

一、数据犯罪的危害与规制必要性


   (一)数据犯罪的危害性分析
   1.法益侵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在我国现有的刑法体系中对数据犯罪的明文规定几乎是空白的,是附属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保护。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与计算机系统的关系也逐渐分离,侵犯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并不必然侵犯数据安全,反之亦然〔1〕。新时代的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数据、财产、个人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及情报、军事秘密等〔2〕。可以将以上数据信息分为三个方向的法益侵害维度,一是侵害数据运行的过程的行为,二是将侵害信息安全的行为(包括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侵害国家秘密及情报、军事秘密),三是将侵犯财产的行为。数据犯罪的法益更多是基于数据自身等独立的规范性评价,现行的刑法规范很明显不能与之相适应。
   数据犯罪发生后造成的危害更具危害性。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就包括1825篇法律文书,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数据犯罪中的比例还只是冰山一角。在中国,网络数据犯罪占犯罪总数近三分之一,而且每年在以近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攀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
   2.侵害行为手段的隐秘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侵害行为的手段发生变化。其一是对数据的技术破坏和非法获取,其二是对数据的非法持有和使用〔3〕。这两种手段的共同点在于其手段的隐秘性和不确定性。例如2018年1月至9月期间,文某等通过购买“梦幻西游”游戏账号、密码进行“洗号”,即在互联网上购买短信平台,冒充网易公司向游戏玩家发送短信,骗取将军令验证码,登录游戏后售卖游戏里的金币、装备,牟取非法利益,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普通举动就有可能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威胁自身财产安全。
   (二)数据犯罪的刑法规制必要性
   1.保障个人、社会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必要
   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涉及范围广,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大挑战。法律是保障社会政治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内容更具强制性和规范性,惩罚手段更为有效,这就需要构建以保护数据信息安全为中心的刑法保护体系。
   2.维护信息网络中数据正义的必要
   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往我们并不熟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词不断刷新我们的知识盲区,为立法、执法及司法实践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我们所熟知的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就利用数据信息将“34万个案件,908万条记录,126万份法律文书,920万页卷宗”这些数字背后的内容送上了“云端”,让严肃的法律语言变成为数以亿计的数据资源,为今后的定罪量刑、司法辅助等环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信息应用导致了一系列侵犯隐私权等一系列法律问题,需要将数据犯罪纳入刑事法律规范规制的范围内,将一切不稳定因素在萌芽阶段予以剔除。

二、大数据时代下刑法规制数据犯罪的困境

其他文献
摘要: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过程中到底应如何解决Chinglish这一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却没有定论的热点话题。从语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社会功能来看,Chinglish毕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Standard English的一种变体,也是语言接触和语言融合的产物。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语言现象,认为它是不合规范和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而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过程中加以排斥。正确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从
教学是一个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问题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摘 要: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笔者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学生 家长    有人说:“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那么这个班主任无疑是失败的。”如果说学生是产品,那么班主任这一角色,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也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 指导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学校持续健康发
摘 要:本文根据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利益机制、保障机制、信任机制和“以产带学”等实践教学模式、功能,建立研发中心,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拓宽人才培养的内涵等观点。依托行业、企业,创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和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以产带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研促学,提升实训基地内涵。按照“高
摘 要:第二语言学习者把获得口语流利度作为学习成功的标志。SPM活动是一种以提高学习者口语流利性为目的而设计的活动。本文根据第二语言输出的教学特点以及现行大学外语课堂环境下影响流利度发展的因素,探讨SPM活动在流利教学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SPM活动 口语流利性 语言输出    导言    第二语言学习者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叫会一门语言?”随着“面对面(face-to-face)”
数学教师辅导学生时总免不了强调一句话,“数学要多练”。作为中学生,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在学校应付大量的单元训练、针对性训练、中高考模拟试卷。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多练的目的。要让学生劳有所得,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的作用,就必须科学地处理这些试卷。    一、把握试卷的质量    1.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检查巩固,少出偏题、怪题;  2. 试卷的考查范围广,尽量不在一张试卷中重复对知识技能或方法考查;
摘要: 新课程下的教师文化研究要考虑教师承担的诸种角色及表现。本文从教育文化学的视角出发,设定教师是基于一个“文化代理人”的角色出现的,并以这一角色特质作为一个基点进行教师文化的研究,试提供一个可行的教师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文化 文化代理人    何谓教师文化?正如“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一样,“教师文化”的定义亦是。这里引用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笔者认为较为严谨。即“教
我国大规模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最有成效的一个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资本要素供给方面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进入增加了资本要素的供给,进而对中国经济的进行产生了影响。直观地来进行分析,跨国公司的进入增加了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在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就能相应地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曾
摘 要: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关注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将美育的原则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育 教育工作 思想品德课 运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科学表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