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peng1986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环节中连接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的重要载体。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了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学习程度,并能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完善。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艺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56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本末倒置,过多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教师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忽略了对学生独立学习思维的开发,忽略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处于被动状态。此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矛盾的,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权威的,严肃的,不容置疑的,这导致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过重的压力让一些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过度紧张,很难理清答题思路,出现表述不清、思路混乱、逻辑不通等状况。要想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艺术性地进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中需要加强的一部分。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与意义
  好的提问方式可以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减少课堂约束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中。语文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宽度都有一定的提高,提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很好地衔接语文课程重点内容,从侧面体现出语文教师的文化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教育措施,创新教学理念,创造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语文教学中的提问
  1.提问缺乏科学性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当结合文本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指向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不注重课堂提问,提出的问题缺少设计,随意性比较强。部分问题过于浅显,以致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问题又过于复杂,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预留的思考时间不足
  在语文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会给学生时间思考,但是他们普遍控制不好这个时间的长短,以致影响学生的思考和解答。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任务,给学生留出的思考时间比较少。这便使得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难以做出全面的解答。教师这样做,会使课堂提问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课堂教学效率。
  3.提问次数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强调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背景下,课堂提问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的次数,一些教师缺少合理认知。一部分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常提问。
  三、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1.语文课堂提问应紧扣内容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任一教学环节都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所服务的,没有一个环节例外。这一点同样体现在语文课堂提问环节中,即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确保所设置的问题与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关联,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语文知识,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后者这种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的问题,是注定难以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这便要求语文教师应当确保课堂问题紧扣教学内容,以此真正让提问为教学所服务。
  2.问题的提问要难度适中
  问题的难度决定了学生反应的时间,也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回答出来;另外,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也要充分考虑问题本身的描述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住学生以往在语文学科学习中以及人生经验方面的储备情况,在设计问题时才能做到难易适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让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发挥有效的作用。
  3.提出联想性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師应当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联想性,致力于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避免客观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主观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教师可通过具有联想性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设置新颖的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和逼迫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自觉地产生压迫感和紧张心理,以至于在回答问题时因为过度紧张而答非所问。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以艺术化的手法处理课堂提问环节,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有计划地去实施,而非随意性的发问。
  5.语文课堂上提问法运用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提问的方法,围绕一些细节的问题设计具体的内容,特别是要注重提问的时机,要通过设置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当前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并且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愿望。
  综上所述,提升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方式方法众多,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我所提到的几个方面,为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了解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与尝试运用新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以提问为载体,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构建起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范海英《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金色年华》2013年第9期。
  [2] 隋秀梅《细讲不如巧问——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北方文学》2017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来说,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位国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有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双馨的爱国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 爱国主义教育 日常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57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我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奋斗与努力,才有
摘 要:“五让步”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有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活动。“五让步”的课堂即是指导预习让一步;交流展示让一步;质疑拓展让一步;解决问题让一步和小结反思让一步等五个环节,“五让步”之间都有较为紧密的逻辑和联系。这“五让步”的实施必须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完美的课堂设计,才能向高效课堂的殿堂迈进。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对“五让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施行,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教师应以语文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多样、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33  小学古诗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实践等多种语文学科素养。因此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是一个奇妙的学科,同一个词或者一段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由此可见语文的重要性。学好语文并掌握好如何正确运用语文知识是初中年级学生的必备技能。学好语文意味着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创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教师如何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这一系列能力值得我们关注,这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以及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本文就初中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审美素养。但由于部分教师阅读教学的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征均未得到重视,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张扬,创新能力发展缓慢。因此,有必要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阅读教学 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04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
摘 要: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写字定形定格的最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家庭现状的发展,伴随现代电子产品的增多,紧跟新时代科学的步伐,应提高全国中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世界人民书写汉字的爱好、热情、激情。应激励中学生、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写好硬笔书法,应在中学阶段延伸、延续、延展硬笔书法艺术。  关键词:初中 书法 硬笔书法 软笔书法 实用 实在 实际 传承  DOI:10.12241/j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学形式的一种体现,通过课堂提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得到提升,提问也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67  如今,在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