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耐久跑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耐久跑作为小学体育中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耐久跑能全面锻炼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小学生害怕耐久跑,主要原因是害怕吃苦,没有毅力和身体素质低下。
  【关键词】耐久跑 小学体育 耐久跑教学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一、小学生耐久跑现状
  目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的下降,学生平时也很少锻炼,身体素质技能也明显下降。稍稍运动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头晕目眩、焦躁难安、甚至休克晕厥的现场发生。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是娇生惯养,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害怕吃苦,不愿吃苦的现象发生。再加上,耐久跑是一种很需要毅力和决心的锻炼,自然很少有学生愿意参加耐久跑的训练。
  我国一直以来主张科教兴国的战略,让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保证以后孩子前途和未来的基础。所以,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很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身体的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现在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却着实让人担忧,很多平时活蹦乱跳的小学生,一到上体育课就变得死气沉沉,消极、厌学的现象出现。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意识里的培养。
  二、耐久跑教学的特点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800米跑是小学体育课程中重要的一个课程。然而,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运动,会对体育耐久跑,产生一种厌烦心理。
  三、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够复述耐久跑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让学生能够自行锻炼。让学生能够掌握耐久跑基本技术的正确动作方法,能够做到摆臂“前不露肘,后不露手”、“两肩放松;跑动过程中能够做到“大、小腿折叠充分,前摆、后蹬充分有力”。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三(二)步一呼,三(二)步一吸。”学生能够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并能相互合作,共同学习。抓住耐久跑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提高耐久跑的方法
  (一)正视耐久跑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耐久跑练习,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耐久跑注重的是跑,然而,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果只是单纯的在跑道上一群接着一圈的跑,枯燥乏味,而且很容易累。学生一想到耐久跑就是围着操场一圈一圈,没完没了的跑,这很容易就让学生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自然不喜欢耐久跑这门课。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有些学生对耐久跑的锻炼价值认识不到位。教师教学方法太老套。方法始终如一,没有变化。导致了小学生产生害怕与厌倦的耐久跑。这严重影响了耐久跑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耐久跑的乐趣
  加强耐久跑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跑的价值,树立学生对于长跑价值的认识,锻炼学生对于耐久跑的乐趣。增强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顽强的精神。耐久跑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耐久跑课程的兴趣。小学生年龄幼小,又活泼可爱,对于游戏自然情有独钟,让学生在玩中锻炼,激发学生对于耐久跑的兴趣。
  (三)提高学生对于耐久跑的兴趣
  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单一的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又苦又累的活动,若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小组结合方式,就完成了跑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自行练习耐久跑的时候,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采用游戏或者娱乐的方式,不断的练习跑步。让学生心情愉快,对于耐久跑产生兴趣。学生心情开心,改善对于耐久跑的认识。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生目前都是比较喜欢运动和热爱运动的,做好耐久跑课程设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赛的方法,挑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决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耐久跑的注意事项
  (一)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比如热身运动,以防止超负荷的锻炼导致学生身体机能的消耗,造成肌肉拉伤后运动过量。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二)把握好教学进度
  现在小学生普遍身体素质低下近日,身体肥胖,已经成为目前小学生的常见现象。当然,老师面对这种现象,也不要操之过急,加大学生的训练。适得其反,让学生出现厌恶心理,出现逃课、厌学的现象。耐久跑的关键是,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所以要多提高学生耐力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量训练”的训练方法。
  实践中,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状况,来决定耐久跑对教学对小学生取得的效果。
  六、结语
  耐久跑教学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改善小学生身体机能,使学生生长和发育协调,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意志品质得到巩固,虽然与快乐体育相矛盾,但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只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性,使孩子们自发自主的去学习活动,满足孩子们的运动求欲,相信孩子们肯定会喜欢上对耐久跑的教学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历史课教学 途径和方法 课堂实效  重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传统文化典籍中“经、史、子、集”并重,儒家学说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以史为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中学历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一、历史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极为重要的阵地  德育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一项重
目前,我国关于农贸市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农转超”问题上,而关于选址的研究一般只考虑定性因素,多为对定性因素的相关分析,对农贸市场选址的定量分析文章还较少,且我国关于农贸市
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越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教育强调如何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组合作的理念  合作的理念——实现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小组合作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王尚文教授认为:阅读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的表达秘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表达技巧,破译表达秘妙,体悟言语规律,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表达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通向表达迷宫的金钥匙,以便更好地“自由表达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