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政府武装,菲律宾的捣蛋鬼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律宾南部10月以来军事冲突不断。10月18日,陆军特种部队在巴西兰省执行搜寻武装绑匪任务时,遭到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和阿布沙耶夫武装人员伏击,导致政府军19名特种兵死亡。两天后,在南部三宝颜地区又发生了两起武装袭击事件,造成7名政府军士兵和警察丧生。忍无可忍之下,政府军于10月24日开始对反政府武装的据点发动空袭,当地1万多居民被迫逃离家园。
  反政府武装一直以来都是菲律宾政府军的心病:除了拥有1.2万人的“摩伊”,另外还有1.1万人的“新人民军”、只剩200余人的阿布沙耶夫和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摩解”)分裂出去的4000多人的米苏阿里派。这4大反政府武装有近3万人,相当于政府军的四分之一。其他不知名的小武装团伙多得数不胜数,他们专靠抢劫、绑架勒索或是贩毒等非法勾当为生,加上不时有恐怖分子四处投放炸弹。在此情况下,菲律宾政府军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殖民者埋下祸根
  1946年菲律宾取得独立时,南部的穆斯林就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反对强权者将他们出卖与吞并,但是美国离开菲律宾时,强行把这块土地——摩洛兰——划归菲律宾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菲律宾政府向南方大规模移民,此后还力图把菲律宾北方的游击队赶到南部的摩洛兰,鼓励他们从穆斯林手中无偿地夺取土地。不过在1970年以前,南部的各级公务员基本都是由摩洛人担任。
  20世纪70年代以后,菲政府在南部推行压迫性的同化政策,鼓励来自北方的天主教移民抢占南部的土地和村舍,甚至帮助他们组织天主教民兵武装来对付穆斯林;同时,菲政府指派的官员在军队的保护下,独占地方的管理权。由于政府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同化南部的穆斯林,使南部穆斯林被天主教徒同化,因此穆斯林人口占南方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小。目前,棉兰老岛地区,75%是天主教徒,20%是摩洛穆斯林。
  1972年,独裁者马科斯开始对南方展开全面战争,除了大开杀戒,还疯狂地摧毁穆斯林的财产与生活设施。为了反抗这种杀戮行为,当地穆斯林民兵组织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宣布南方独立,开始了与政府军的残酷斗争。由于菲律宾政府背后有美国的支持,南方摩洛人在20多年对抗中损失惨重:有25万摩洛人流离失所,更有10万摩洛人失去生命。
  1977年后,由于内部派系矛盾和外国援助减少等原因,该组织分裂为3派,其中两派主张在菲南部棉兰老地区实行民族自治,另一派主张棉兰老地区脱离菲律宾,成立一个独立国家。1987年1月,后一派放弃独立要求,并与政府就棉兰老地区自治问题进行多次谈判。1992年10月和1993年1月,该组织与拉莫斯政府分别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印尼首都雅加达就自治问题举行了两轮探索性谈判。
  1996年菲律宾政府与“摩解”谈判协议停火,但是摩洛兰的穆斯林并没有停止争取高度自治的斗争,甚至像阿布沙耶夫这样的组织,还通过在岛屿的丛林中打游击,袭击政府军和绑架旅游者,不断地向菲律宾宣布他们要求独立的主张。
  与时俱进的“新人民军”
  “新人民军”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翻资产阶级独裁政府”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政策”。该武装与菲律宾国内各民族主义政治团体、武装派别合作,不定期对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以及美国武装人员进行“个别清除”行动。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该武装已经夺取了吕宋岛等地的实际控制权,并成功炸毁美军设在冯贝克军港的航空燃料库,气势很快达到巅峰。
  但是随着中越关系恶化,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人民军”的支持逐渐断绝。“新人民军”开始改变政策,从当初的反对“资产阶级政府”变为反对“马科斯独裁政府”,由开始的“亲华”转为“反华”,从最初的“人民战争”变为“以领导和平集会为主,以武装斗争为辅”。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人民军”被行政当局默许,一度以间接方式参加中央政府选举。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冷战结束后菲律宾政坛右倾化加剧,政府军的围剿主张重上日程。此后,失去国际社会主义政党援助的“新人民军”,不得不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与菲政府军进行艰苦的游击战。至本世纪初,美国政府宣布,将“新人民军”列为恐怖组织,宣称与菲政府就围剿“新人民军”进行情报、军事合作。内忧外患的“新人民军”于2005年再次变革。此次变革,以领导该武装近30年的创始人维迪出国为标志,随后一大批老兵主动脱离组织。以菲共少年团书记阿斯巴尔德为领导核心的新一代“新人民军”领导层被确立下来。
  如今,中菲关系度过了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蜜月期”,开始出现领土归属与经济利益的双重碰撞。而每到中菲关系发生摩擦时,都会有“新人民军”的声音通过驻巴黎、伦敦的海外支部传出:“中菲关系是东南亚稳定的基石”、“菲律宾的未来在中国”、“中菲友好是送给菲律宾人民的最好礼物”……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简称“摩伊”)是菲律宾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1978年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分离后建立。初期力量极小,上世纪90年代后逐步壮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后,部分不愿接受政府军警整编的人员陆续加入,其力量大增。现有成员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余件。该阵线一直坚持分离主义武装斗争,主张在棉兰老岛建立一个独立、严格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和政府军打打停停。
  拉莫斯总统任内,“摩伊”与政府共进行了6轮低级别谈判,但因双方立场迥异而无实质进展。埃斯特拉达就任后,双方于1998年8月签署《关于推动棉兰老和平进程协议》,9月,又签署将各自前沿阵地部队后撤5公里并实行停火的协议。但上述协议并未得到执行,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在前总统阿罗约的努力下,“摩伊”2003年与政府签署停火协议,同意着手和平谈判,但双方的武装人员仍不断发动袭击。去年7月,阿基诺三世就任菲律宾总统后,向“摩伊”伸出了橄榄枝。
  今年8月4日晚,阿基诺三世在日本首都东京郊外一家酒店与“摩伊”领导人举行机密会晤。双方之所以选择在东京郊外举行会晤,主要是为了确保与会者的平安,免受外界干扰。事实上,菲律宾媒体事先都蒙在鼓里。这是双方和谈举行14年来,菲律宾总统与“摩伊”领导人初次举行会晤。阿基诺三世事后对日本和马来西亚协助双方布置这次“历史性的会晤”表示感激。
  根据菲律宾官方事后的声明,双方同意,任何协议都应在现任政府任期内执行,并同意加快会谈进程。“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在会晤过程中屡次表达了对阿基诺政府的信心。双方没有停止任何会谈,并讨论了如何加快和谈进程。“摩伊”方面8月5日发表声明称,这次在东京的“一对一”机密会晤,是在推进终结菲南部持续数十年抵触过程中的一次“巨大飞跃”,有望推进并加快和谈进程。但是,反政府武装拒绝了政府提出的“在不改变宪法的前提下赋予其自治权”的建议。最近的武装冲突,更让眼看就要实现的和谈协议迅速泡汤。
  政府不公推波助澜
  菲律宾政府军与各武装派别的冲突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原因可以归罪于殖民者,而现实冲突则更多是当政者造成的。
  阿罗约当选菲律宾总统后,开始积极促进与反政府武装的谈判。但是对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政策,阿罗约政府是不承认的,对南部的摩洛穆斯林反政府组织也区别对待:对传统的“摩解”等组织采取拉拢的政策,让他们在当地分享权力,阿罗约政府还联络伊斯兰世界,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对阿布沙耶夫等极端组织则采取坚决打击的政策,直到消灭干净;另一方面,菲律宾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南部经济,改善当地民生,并尊重当地的伊斯兰风俗习惯,给予当地充分的自治权。
  但菲律宾政府与“摩伊”达成的和平协议,要么在议会无法通过,要么无法顺利实施,这严重伤害了南部穆斯林。2008年7月28日,菲政府代表与“摩伊”代表在马来西亚,就南部穆斯林祖传领地问题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定于8月5日签署和平协议。所谓穆斯林祖传领地,是指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占领的菲南部地区穆斯林聚居区域。祖传领地问题是菲政府与“摩伊”和谈的关键问题,对于扩大菲南部穆斯林的自治区域、政治权利和自然资源利用权利至关重要。
  然而菲律宾最高法院8月4日裁决,要求政府暂时取消与“摩伊”签署关于穆斯林祖传领地协议的计划。此举导致和平进程再次受挫。到了8月10日,政府军对拒绝撤离北哥打巴托省村落的“摩伊”人员发动军事打击,冲突至少使该省13万居民逃离家园。
  摩洛反政府武装的发展也与国际伊斯兰社会的支持分不开。1974年,“摩解”派代表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呼吁与会各国支援他们的斗争。利比亚政府还公开支持摩洛伊斯兰反政府组织的行动,并给予军事上的援助,其他一些中东国家也表示声援。由于马来西亚沙巴州与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的历史渊源关系,前沙巴州长穆斯塔法公开支持摩洛穆斯林的反抗斗争,沙巴一度成为“摩解”的后勤基地。此外,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军需要在东南亚有落脚点。只要“摩伊”反政府武装不放下武器,美国就可以借反恐之名给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摩伊”与政府军的持续对抗,正好让美国对菲律宾实施军事介入找到最好的借口。
其他文献
恰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果没有对小报新闻的强大需求,也不会存在英国发行量第一的小报,对于小报的罪过,除了默多克之外,恐怕每个小报读者都是同谋。    “这是我人生中最卑微的一天。”在针对《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的国会听证会上,80岁的默多克突然打断儿子的发言,说出了这句揭示他内心压抑的话。昔日里威风的默多克,却被他最钟爱的小报给折磨得如此落魄,102岁的母亲说他现在是“我可怜的小男孩”。  这
香港与内地已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香港这三年多来的迅猛发展,背后无不弥漫着质疑的迷雾。    香港与上海一度敌意明显,至今也不见得气氛融洽。上海有规模庞大的码头、国际机场,金融业发展如同猛虎下山,香港害怕上海成为第二个香港。  香港与广州一度合作愉快,在任何经济合作中,香港更乐意第一时间考虑广州。然而现在,广州的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让香港厂商处境尴尬,广州的发展不必像以往那样
我们爱以左与右来区分立场,但我认为有很多时候,根本不是左与右,而是上或下的角度,这就是你选择站在强者(征服者)那一边,用精英的角度去认知世界,还是选择透过弱者(失败者)的眼睛来审视世情。    在前不久的香港书展上,张翠容的书《拉丁美洲真相之路》被摆在了城邦出版摊位最显眼的位置上,而这本与《我们台湾这些年》、《金融的逻辑》等一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09年“十大好书”的作品已经在大陆出版了简体
哈季奇首现前南刑庭  克罗地亚塞族前领导人戈兰·哈季奇7月25日出现在位于海牙的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接受法庭询问,这是他自22日被引渡至荷兰后首次露面。  在法官宣读对哈季奇的指控后,哈季奇的律师弗拉迪米尔·佩德罗维奇向法官表示,哈季奇拒绝进入认罪程序。根据法庭的相关程序,哈季奇将在30天后再次出庭接受法庭的询问。    张晋创当选越南国家主席  越南7月25日选举产生了新的国家主席,张晋创
br>    一位女軍官在博客里搔首弄姿,有学生时期的青涩照片,有尺度劲爆的曝乳装扮,也有清凉的比基尼泳装海滩照,张张照片比起职业模特,丝毫不逊色。    开设博客已经成为时下民众的一股流行风潮,透过开设博客,不但可展现自己的个人风格,更可以在网页世界中尽情挥洒自己的心情感受,无异于为抒发压力的管道。不过,一些台湾士兵的博客却让人大跌眼镜,不少官兵喜欢把军中的生活照片放上去,于是,生日庆祝会后恶作
一个富裕的家族对一个国家能有多大的影响力?看看有“印度的洛克菲勒”之称的安巴尼家族你就知道了:父亲德鲁拜·安巴尼去世时,留给儿子穆克什·安巴尼和阿尼尔·安巴尼的资产占了当年印度GDP 总量3.5% !为国家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0%,印度每4名股市投资者中就有一人持有信实工业集团及相关产业的股票。  兄弟的父亲老安巴尼是印度白手起家的传奇人物。几十年来他经营出了印度最大企业——“信实工业
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2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要吃大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一位西人邻居见我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棉花团”时所说的话。事实的确如此,就01是在最冷的7月(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也很少见哪一位西人的孩子穿棉衣或防寒服,最
台湾媳妇为什么在大陆这么受欢迎?    从2009年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嫁给身价数十亿的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到名模孟广美与交往不到10个月的北京世贸天阶老总吉增和传出订婚消息,两岸民众的爱情故事接连不断,近日,台湾女明星大S与大陆“富二代”汪小菲的闪婚又再添新谈资。娱乐圈向来是社会动态的风向标,其实除了女明星,越来越多的台湾女性得到大陆郎的倾心,而台湾媳妇也越来越受到大陆家长的认可。  多年
8月6日,是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65周年,在广岛照例举行原子弹和平纪念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首次出席了祈愿仪式。这也是在职的联合国秘书长第一次参加周年纪念活动。不仅如此,广岛举行的祈愿仪式共有74个国家参加,美、英、法三个核大国第一次参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国驻日大使路斯第一次作为使者参加周年纪念。而日本首相每年都出席这一纪念仪式,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促使全球无核化目标早日实现。与此相比,中
税高致中国物价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商品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美国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标明价外税,中国的商品实行价内税的方式,消费者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间接税。    淘宝网店收税啦!  武汉市国税局开出国内首张个人网店税单,据称武汉的淘宝皇冠级以上网店都将被纳入税收征管范围。据了解这张税单是开给武汉一家名为“我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