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在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珍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生命教育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新课程对这方面要求的凸现以及数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让它焕发“生命”,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和期待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珍爱生命意识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借助传授知识,渗透生命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一直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左与右”这节课时,在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就定为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走路靠右走。在上操和集会时,我带着学生们在路上走,就给他们布置作业:如果违反交通规则,不守秩序,会出现什么后果呢?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如果人人都按一定的规则走路才不会相互碰撞,出现意外,同时体验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此外,在找左右邻居的游戏中,我抓住契机,适时加入了“远亲不如近邻”,“要与同桌和睦相处”等,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在进行加法、减法、除法的笔算教学时,不是教他们简单的模仿,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同时,学会有序的计算每一步,并教育他们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以此来培养他们踏实、认真负责任的态度,不仅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负责,做人方面也一样,对自己的言行要负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生命教育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单给他们讲大道理,其收效是不大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计算题教学时,创设“小小图书馆”情境进行引入,在游戏中让学生去发现计算出错误所闹出的笑话,此时请学生想一想如果在将来的工作中出错会带来怎样的损失。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选用的素材也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绿化环境种树,节约用水,积极锻炼身体等事例。这样就有机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注重个性差异,渗透生命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尊重、信任。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携手学生共同营造具有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中成长。要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创造的空间,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例如,教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可能性----抛硬币”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拿出硬币,自己大胆探索地谈如何抛硬币才是最好的办法,(不让硬币到处跑),结果出现多种不同的抛法:有的学生说用手指弹;有的学生说用双手接然后合并;有的学生说抛到桌面上用手盖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从不同方面解决了问题,显现出学生的个性,让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知识,想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教学里,学生首先是按自己的喜好,接着是从自已的理解水平出发,选择摆放和归类的方式,教师并不随意作出定性评价,而是一一展示出来,再对学生加以指导。在这样的教学里,学生有直观的动手操作,也有理性的比较归类,有合作,也有自主探究,个性化的思维一一闪现,因此才有了多种的归类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就是生命在思考、完善、寻求优化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就是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洋溢着生命光彩的课堂。
  四、创设教学情景,渗透生命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情景,借题发挥,适时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在学习加减计算时,有一幅学生排队乘车的场景图,出示图后,我让学生说说应该怎么乘车?学生说到:要排队有序上车,要先下后上,要主动给老人让座等等,我就此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讲文明,有礼貌,守次序。作为学生应该尊敬老人,给老人让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机地将生命教育渗透于教学中。
  五、培养良好习惯,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时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必须写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總之,生命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在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学科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时伴随着生态破坏、资源紧张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
学位
[摘 要]小学的数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准确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和教育形势,给学生以全面的指导,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意义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围绕着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一套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方法。这是对教学经验的精辟总结。而小学数学
[摘 要]物理教学不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核心”,而是更加关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怀古态度的形成等。因此,我们在备课中要备主体参与过程,要备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  
本文从学习环境布置、家园协作模式、幼儿行为管理、幼儿安全管理、健康与饮食五个方面研究了幼儿园管理方法,能够应用于北方乡镇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重视学习环境布置  一是教室分区域教学布局。本文介绍一种分区域教学布局方法,可以把一个教室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有各自的实用功能。在本幼儿园教室实际布置中,教室被分为“六区一角”。六区分别是美工区、阅读区、数学区、益智区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提问既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透過课堂提问,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思路,提什么问题,什么时候需要提问题,怎样提问题,教师都要在把握教学目标、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科学巧妙地设计,以起到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已有知识、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知识迁移等作用。做到了有效提问,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提问,不
【摘 要】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数学方面有特长,既要着眼于当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看到适应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人生添彩。  【关键词】数学课堂 合作 探究  《课标》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
近年来,多个线性文化遗产出现在我国申遗预备名单当中,“米仓道”纳入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015年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在对线性文化遗产概念的梳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