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味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明人春天的味道是花,这不只是扑鼻而来的花香。将热油倒下锅中,待热了,听它们噼里啪啦地叫嚣着,再让暖黄的蛋液滑入锅中去安慰吵闹的油。蛋液也叫起来时,金雀花一如羞涩的少女,姗姗前来,嫩黄鹅绒似的金雀花放开了筷子的手。金雀花便邀着蛋花,来到盘中。闻一下,清淡的花香裹挟着蛋的味道冲入鼻腔;尝一口,昆明人生活的涩仅是舌尖上转瞬即逝的一秒,遂留下清香与甜蜜,回荡在唇齿之间;咬一口,金雀花炒蛋从口中滑入,入到心里去。
  昆明人的夏日,由鲜花饼的味道托起。夏日清风下路过街边糕点店,家家门口都会摆放着几个竹筐,品红的玫瑰花瓣沉睡在其中。汲取了太阳的爱抚,玫瑰花瓣像时间一样被沉淀,仿佛丝绸做的花瓣摒弃了华贵,转而甘做夏日昆明人口里的甘甜。牙齿轻轻打开鲜花饼的酥皮门,迫不及待地与糖渍过的玫瑰相拥,开放属于昆明的夏日味道。谁让昆明四季如春,在别人期盼冰棒刺激火热的身体时,昆明人已在鲜花的芬芳味道中甜甜地闲适一夏。
  昆明的秋由米线来上演。入秋之后,天气转凉,一碗香浓的鸡汤寻找着它的伴侣,昆明人在家中烧起了鸡汤的暖意。如我的家,秋风从北方赶来,期待与昆明的米线共舞时,外婆谢过风的提醒,灶上多了锅鸡汤。汤热得不耐烦了,噗噜噜地抗议着,外婆安慰它,让它在桌上稍等。滑润而白如玉的米线,溜进热水里走了一遍,热腾腾跑到鸡汤边等着。此時,鸡汤邀请米线一起与气味遛个弯儿。谁知,不小心被馋猫儿瞅见了,轻手轻脚地溜进了厨房。除了它俩,蛋、韭菜、豆皮笑嘻嘻地聚在盘中,只等一声令下,跳入锅中与鸡汤、米线一起来个饕餮盛会。几分钟后,我们一家围坐在桌边,握在手中的,既是一碗烫烫的过桥米线,也是一次欢聚,更是一种家的味道。
  昆明的冬日被海鸥守护着。每年初冬,这群使者从西伯利亚赶来,它们把昆明当作“第二故乡”。红喙的下面,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我想那是美味的秘密。
  每年初春离开的海鸥好似什么也未曾留下,其实,它们留下的是一种属于家的味道。或许未来有一天,我松开家的绳索,飞远去,飞到了天涯海角。但我和海鸥一样,无论身在何处,心是昆明的,味是昆明的。无论我走多远,飞多快,只要心中的味道不变,回头便是家乡。
  ‖云南省昆明市白塔中学
其他文献
我国幼儿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末期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后,满怀希望地进入了新的世纪。五年来,在国家推行经济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经历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资源调整、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职能剥离等教育改革后,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幼教事、业的新体制尚未建立,因而事业发展受到了强烈冲击。但是,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广大幼教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
初夏羞怯地来到世间,像小孩子。小孩子见到生人会不好意思。尽管是在他的家,他还是要羞怯,会脸红,尽管没有让他脸红的事情发生。小孩子在羞怯和脸红中欢迎客人,他的眼睛热切地望着你,用牙咬着衣衫或咬着自己的手指肚。你越看他,他越羞怯,直至跑掉,但过一会儿他还要转回来。  这就是初夏。初夏悄悄地来到世间,踮着脚尖小跑,但它跑不远,它要蓬蓬勃勃地跑回来。春天在前些时候开了那么多的花,相当于吹喇叭,招揽人来观看
这个世界,能抵达顶点的人必然很少。于是,有的久处山下的人,就会对山巅的一切心生恶意。自己这里不行了,也就见不得别人行。有的人就是这样,他未必失去了很多,但嫉妒和憎恨,让他的襟怀和格局也陷落了,人生才彻底走向末路。  这个世上样子最好看的人,是那些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始终能用平等的目光张望彼此的人。这份气质,源于巨大的善和悲悯。一个人,自己活得足够凄惶了,还要在心中盛着别人的悲苦,这样的人,一定活到了
2004年的5月18日,是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一天,那天发生的一切,对我这个已有十多年工作阅历的老教师是一次严峻考验。  那天下午我在幼儿园门口写通知,突然听到门卫周师傅的问话:“你们是干什么的?”只听见有人回答:“我们来看一下大五班的陈希。”陈希正是我班上的孩子呀。我连忙停住笔,回过头一看,两个留着平头的年轻人正站在幼儿园门口。从外表上看,他们大约二十岁左右,形迹很令人怀疑。出于一种直觉和保护孩子
(一)  某校九年(6)班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开场白】  自强是一堂人生的必修课,亦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人云:“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那些自强不息的君子不屈不挠,傲立潮头,成为时代jiāo子,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选择自强不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挥师灭吴;选择自强不息,司马迁忍辱负重,谱写绝篇;选择自强不息,苏东坡笑看坎坷,随遇
春 节  年的色调总是红色的。天色昏黄时,大路两旁悬起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像红色饱满的果实,用扑鼻的香气预告这一整年的收获。金黄的灯笼穗也在晃,晃动舞步,仿佛要听见摇铃从一些低沉的音调里走来,发出脆响,只将大地软绵绵的躯体一同裹入微妙的舞步里。  这画面似乎千百年来从未变过,每逢新年,穿着火红衣服的人群就从摇铃响起的悠长的回音中醒来。  ——苏一格《年味》  行 船  风温柔地抚摸河面,一支弯
登高路上,我沿着刻满沧桑的巨石走在时光的道路上。  树上的鸟操着自个儿的方言,是在吟唱哪首绝妙的好词?抚着这颗45亿年的星球,我这样想着。  随着步履的深入,这片林子是那么安详。草的颜色越来越深,树的叶子越来越高,空气中旋转的是溪水的歌,抛下的是几粒晴朗的鸟语。快了,快到了。  路越来越瘦,瘦到已经容不下我的影子,我的影子只好映在泛红的岩壁上。  到了,儿时的井。井边有些细碎的蛛网——这是以往不曾
捐书老人  今年76岁的老人钱玉田爱好收藏,他连续几年在废品回收点挑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买下之后为乡村孩子捐赠爱心书屋。“我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有的孩子看书比较困难,买不起太多书,有的书我看了觉得很好,孩子看着也会受益。”从亲戚朋友到同事邻居,他的捐书范围越来越广。这些年来,老人总共捐了一万多本图书,平均两天就来一次废品回收站的老人说,“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捐下去。”网友们盛赞老人:废品中藏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妈妈总会在闲暇时哼起这几句歌词。  假期在老家的阁楼中翻找到许多奖章,捧去询问妈妈,妈妈的眸中闪过一丝光:“这是你曾祖父的……”  对于曾祖父的记忆,最多的便是他有着军人的正气,威严却慈爱,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有关战争的新闻和电影。  望向那一枚枚奖章,红色锈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在诉说着无尽
天地我若远行客,一段旅程一份暖。  ——题记  天已全黑。  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著昏暗的天空,失落和疲惫感浮上心头。能让一个学生感到忧虑的,自然是刚刚过去的考试,抑或是即将到来的考试。心,仿佛和天一样黑着,并不很难受,却也开心不起来。  打断思绪的东西突然到来,把我吓了一跳。一个扑腾着的毛茸茸的东西撞上我的脸,又匆匆躲开,我定睛一看,一只嫩黄的蛾子。它翅上有许多黑色的斑点,似乎刚刚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