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主题新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阿Q正传》的主题,美籍学者林毓生先生认为是“观察中国人的阴暗和悲欢的一面”(见《中国意识危机》),国内大多数人认为它暴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批判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笔者认为它的主题除了上面所提及的之外,还表现了鲁迅先生在当时对革命的认识,即革命对个人而言,要解决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对社会而言,要解决政权问题。
  鲁迅先生认为革命对个人而言应解决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是通过塑造阿Q这个形象来表现的;认为革命对社会而言应解决政权问题是通过地保这个形象来表现的。这二者还通过作者别具匠心的结构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阿Q的经历分为革命前和革命后两个部分。革命前的阿Q社会地位极低:没有任何属于他的生产资料,一顶毡帽,一件夹袄,一件布衫,一床棉被,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这些便是他的全部家当;赵太爷不准他姓赵,“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还动辄“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他虽然得意了几年,“大家也仿佛格外尊敬他”,但这是沾了挨赵太爷嘴巴的光,这是何等卑微的地位。
  阿Q不独没有地位,也没有恋爱的权利。他向吴妈求爱,其结果是被赵秀才打了一顿大竹杠,被赵府诈去工钱和布衫,为了向赵府赔‘罪’,他的全部财产只剩下一条万万不可脱的裤子了。作者有意将阿Q向吴妈求爱安排在赵太爷准备讨小的时候,其用意就更明显了。岂止如此,阿Q是连生计也无法保证的,尽管他“真能做”。恋爱悲剧后的阿Q,再也没有人请他干活了,饿得无法,到尼姑庵去盗了几个萝卜后就到城里去谋生去了。他虽然因作了小偷中兴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但很快走向末路,连装钱的褡连都给了赵白眼。正在阿Q无路可走时,革命了,阿Q的社会地位空前高涨,“喜欢谁就是谁,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不可一世的赵太爷迎着怯怯的低声叫他“老Q”。赵白眼诚惶诚恐地叫他“Q哥”。连管土谷祠的老头儿也对他意外的和气。阿Q的社会地位高了,于婚姻也就有了幻想:赵司晨的妹子,邹七嫂的女儿,假洋鬼子的老婆,赵秀才的老婆固然不在话下,连先前情有所钟的吴妈也显出脚太大的弊端了。于生活也有了幻想,要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钱家或赵家的桌椅。还得了实际的好处:一碗茶,两个饼,一支点过的四两烛。
  鲁迅先生将这两部分对应写,形象地说明革命应解决人的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可惜辛亥革命只让阿Q的地位提高了短暂的一天,婚姻问题仅是幻觉,第二天“依然肚子饿”,而且阿Q还为他的幻想的好处送了命,这就是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深感失望乃至绝望的地方。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这是满足他的社会地位、满足他的婚姻的武器。在社会生活中不能获得尊重,便只好“自尊”,“先前比你阔多了”,“比赵秀才还长三辈”,“儿子打老子”,这种“自尊”既解脱他的痛苦,又给他带来新的痛苦,便只好走向它的反面“自轻自贱”了,或打自己的耳光,以仿佛打了别个一样来寻求解脱。在遭到了很为他瞧不起的王胡、假洋鬼子的痛打,感到遭受了平生从未有过的屈辱时,便找气力小的小尼姑出气。在遭到恋爱悲剧后,阿Q已麻木到只好以忘却来解脱的地步。到了连生计问题也无法解决时,“精神”也就荡然无存,只好为了生存而耍无赖和铤而走险。革命后的短暂的时间里,他为争取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的愿望得到了精神的和很少一点实际的满足。如果革命真的提供了这种机会,这些便再也不是“精神的胜利”而是实际的胜利了。可惜辛亥革命并没有为他提供这种机会,所以阿Q不久又回到了先前用精神胜利法进行反抗的地步。鲁迅先生在这里虽然暴露了“国民的劣根性”,但也向我们暗示:个人的反抗是无力的,用“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是可悲的,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解决人的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阿Q依然是原来的阿Q。
  鲁迅先生虽然当时对革命的对象、前途、任务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认为他主张革命应该把中国人变成人,即满足人的最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和精神的起码需要(尊敬需要)是大抵不会错的。因为鲁迅先生向来认为中国缺乏真正的人,曾尖锐地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的”。也因为如此,鲁迅描写的阿Q在革命前为争生理需要和尊敬需要所付出的代价就特别大。革命后的阿Q要通过将圆圈画圆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就特别令人感到沉重。
  魯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有革命应解决个人什么问题的思考,自然也有革命对社会而言应解决政权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便通过“地保”这个形象体现了出来。“地保”是当时农村最基层政权的负责者,是对民众最直接的压迫者、统治者。鲁迅先生对他没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生平事迹的介绍,有意用职位名代人名,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即不是将他作为“人”来刻划,而是将他作为“政权”的象征来刻划。正因为这个缘故,作品中的“地保”不是像人一样地运动,而是像机器一样维护地主利益和欺诈普通百姓。当阿Q说自己是“赵太爷的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时,他就立即报告了赵太爷,害得阿Q挨了一个嘴巴,他又趁机诈去阿Q二百文钱。阿Q“恋爱悲剧”后,地保帮赵府诈去阿Q的工钱和布衫,命阿Q向赵府赔罪,并约法五章,他自己诈去阿Q四百文钱。阿Q被疑为小偷时,他诈去一张门幕。可见阿Q要解决地位、婚姻、生计问题,就必须要打倒“地保”,也就是说必须推翻封建政权。可是辛亥革命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举人老爷成了帮办民政,带兵的也是先前的老把总”,正因为政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所以辛亥革命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一切依旧,想革命的阿Q遭枪毙,县城里仅革掉一根辫子,而未庄连辫子都没革掉。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因此感到失望乃至绝望的地方。
  鲁迅先生认为革命对社会而言应解决政权问题的思想既是由来已久的,又是一贯的,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认识到,为了使国家新生,必须推翻清政府。在《范爱农》里,痛心地写到范爱农被己做了孔教会会长的校长去掉饭碗而走向死地。在《灯下漫笔》里更是明确宣称“毁坏这厨房,推翻这宴席”,因此,我们认为鲁迅在《阿Q正传》里体现革命应解决政权问题的思想绝不是偶然的。
  一部优秀作品,必然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结合。《阿Q正传》所表现的对革命的认识也必然会在结构上体现出来。下面以每节的第一字表示该节,先拟出它的结构示意图。
  
  从上面的结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为了表现他对革命的认识,在结构上是经过苦心经营的。过去有人认为《阿Q正传》的结构有缺陷,显得相当一般,这是没有体会到《阿Q正传》的深一层主旨的缘故,作者写革命前的事是为写革命后服务的。革命前就社会而言出现了政权问题,就个人而言出现了社会地位问题、婚姻问题和生计问题,希望在革命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在革命后的一个短暂时间内有解决的迹象,这在《革命》一章写得很形象。可是,不久,一切依然如故,这表现在《不准革命》一章。不仅如此,而且想革命的阿Q还遭杀了头。这就是《大团圆》,这是特别令鲁迅先生失望的。
  《阿Q正传》革命前的内容与革命后的内容完全对应,革命出现的问题在革命后略有转机接着又依然如故。地保出现三次,分别出现在阿Q为社会地位、婚姻、生计问题而努力的时候,给阿Q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些绝不是巧合,而是为表达主题的需要精心设计的结果。
  
  龚如君,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四川德阳。本文编校:洪鸣
其他文献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固然需要“披文入情”,但也不要忽视“知人论世”。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文本时,要真正吃透文本的应有之义或言外之意,往往离不开写作背景资料的辅助。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资料辅助文本解读,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   遗憾的是,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写作背景介绍模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有些语文教师,习惯于导入阶段呈现写作背景资料,这样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单独成块,导入阅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从淳朴的《诗经》、绮丽的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纵横捭阖的诸子散文、光彩夺目的历史散文,到雄浑大气的唐宋文赋,随手撷取一朵,都是美不胜收的风景。然而,目前中学古诗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为了应付考试,很多老师将古诗文阅读课上成了文言知识串讲课或者鉴赏技巧罗列课:只注重诗文句义的静态演绎,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只注重鉴赏技巧的罗列训练,忽视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只注重诗文
语文课堂要能成为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生命场,充满着活力、灵性和理想。为了创设出这样的理想课堂,多少教师在孜孜不倦地实践,对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创设出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环节。比如广受欢迎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经过多年的尝试,笔者也摸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活”、更“火”了起来。  
在六朝古都的南京,在秦淮河畔莫愁湖滨,有一群语文人在语文的园地里寻寻觅觅。他们懂得,“美是亲近所得,美是邂逅所得”,所以他们引领学生亲近金陵文化,亲近经典名著,亲近古老国学,在语文课改之路上邂逅、碰撞,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耕耘、收获。他们就是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群体。  这个群体共有教师22名,其中既有教授级高级教师,又有省特级教师;既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又有市青年优秀教师;既有全国优秀教师,
兴起于上世纪末发展于本世纪初的话题作文,以及近年来的后材料作文和后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自拟题目是考查作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考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睐,韵味无穷。一个好的题目能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冲动,使他“心动思凝一瞥间”,下笔给高分。请看下面一些标题,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窥探一
从小学三年级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开始,一直到初中,主要以写记叙文为主。在长达七年之久的训练后,直到初中毕业,不少学生也没有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领。其间,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生更是吃了“写不出来”之苦。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要领。其实,作文训练是有捷径可走的。这个捷径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格”。所谓“格”,跟数学的公式相类似。也就是说,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格”,就相当于掌握了写作文的公式。本人通过多年的作文教
前段时间阅读2011年第18期《人民教育》王祥连老师的《教了也不会,为什么?》一文,深受触动,王老师从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中对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做了追因,把“教了也不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学生缺乏独立阅读和对信息有效整合、整体把握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板子打在了学生身上。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仍觉意犹未尽,现不揣浅陋,接力发微。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
巍巍黄家山,悠悠踏平湖,绿树丛荫,枝繁叶茂,万绿丛中,掩映着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府——湖北省示范高中沙洋中学。在这座生机勃发、书卷飘香的校园里,有一个底蕴深厚、积极进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教书育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教研组。多年来,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同心同德,互帮互助,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努力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学校里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队。  良师育英才 成绩铸辉煌  湖北省沙
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形式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读法的选择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在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演讲稿整理)  据2014年2月美国新闻网(US News)报道,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U.S.Immigration and CustomsEnforcement)公布的最新报告称,目前全美持有效学生签证的中国人共有287,260名,中国占全美国际留学生的比例约为29%,人数超过来自欧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其他地区的留学生总和。最近20年来,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