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全身胖胖的,壳是椭圆形的,上面印着一些漂亮的图案。它的尾巴就好像一根随风飘动的小草。 它很贪吃,一到早上九点就开始在鱼缸里来回的爬。我就知道小乌龟饿了,于是拿起一颗龟粮丢进鱼缸里,小乌龟头一伸,张开它的小嘴就把龟粮“啊呜”一口吞进肚子里了。吃完后,又立馬抬起头,用绿豆般的小眼睛深情地望着我。我一下子看出了它的弦外之音,立刻又丢给它三颗,它马上爬了过来吃完了。但是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里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全身胖胖的,壳是椭圆形的,上面印着一些漂亮的图案。它的尾巴就好像一根随风飘动的小草。
它很贪吃,一到早上九点就开始在鱼缸里来回的爬。我就知道小乌龟饿了,于是拿起一颗龟粮丢进鱼缸里,小乌龟头一伸,张开它的小嘴就把龟粮“啊呜”一口吞进肚子里了。吃完后,又立馬抬起头,用绿豆般的小眼睛深情地望着我。我一下子看出了它的弦外之音,立刻又丢给它三颗,它马上爬了过来吃完了。但是它还是望着我,仿佛在说:“能再给我一点吗,就一点!”我假装生气地瞪着它,小乌龟只好低下头。我实在不忍心,又丢给它一颗。小乌龟很高兴,饱餐一顿后继续卖力的扒拉着鱼缸——小乌龟实在是太可爱了!
其他文献
5月13日 我喜欢人家夸我是一只漂亮的蜻蜓。 可爸爸说,漂亮是妹妹的事情,我是男孩子,男孩子要勇敢。 我要做一只勇敢的蜻蜓。 5月15日 妈妈说我小时侯叫水虿(chài),游泳可棒啦。 现在我叫蜻蜓,我会飞却不会游泳啦。 为什么我不能又会游泳又会飞呢? 5月18日 今天我和妹妹在池塘边比赛捉蚊子,我赢啦!妹妹不高兴地噘(juē)着嘴。我对她说再比一次她准能
【摘 要】“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点课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现行的人教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并在学习素材上给学生提供观察、估测、比较的各种图形,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让学生自主学习、整体感悟,并借助于问题的引领,使学生逐步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关键词】面积和面积单位 素材整合 问题引领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
引子 东山再起,成语出典《晋书·谢安传》。 在一些史学家眼里,中国历史上的晋代名士辈出。晋人的潇洒,不滞于物质而强调精神层面的追求。那个时期的士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去体会自然,他们表里澄澈、坦荡空明,建立了唯美的哲学意境。 这个时代曾经涌现了一大批影响后人的书法大家,其中有卫瓘、索靖、卫铄(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等。 毛泽东对谢安评价极高,他说谢安文韬武略,又机智又沉着,淝
深度学习,是近两年的热门话题。它要求教师把握学习的本质,不断地思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所必需的理想的学习模式。 深度学习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提出的,相应地,深度教学则是從教师教的角度提出的,它们共同指向“让学习发生”。让学习发生就是要呈现知识本身的属性,还原学习的本质,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阅读本期杂志,可以发现其中有多篇文章在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
【摘 要】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综合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有关小学数学学生综合评价内容中关于拓展性作业即长作业的实施和评价如下结论:适切的主题、有趣的内容是长作业开展的根本;深刻的目标、丰富的路径是长作业开展的灵魂和主线。另外,长作业作为作业的一种类型,具备作业的基本功能,但是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此,就能使长作业成为数学综合评价改
近段时间,学校的一位教师正在准备调研课,课题是人教版(2011年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以整数”。因为参加了磨课的过程,故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 第一次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尝试计算 1.从“体育老师为学校买体育用品”的实际情境引出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解决羽毛球单价和毽子单价的问题中,列出两个算式: 38.4÷4= 9.6÷12= 2.在初步
【摘 要】习题设计应该注重设计的结构,因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效。要想让习题设计更“经济化”,让每一题的价值更大, 題组题、题嵌题、题生题都是值得一试的策略。 【关键词】价值 习题 设计 经济化 经济学家解释的“经济”,就是遵循一定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力求以最小耗费取得最大效益的一切活动。这种“经济化”的理念,亦可用于教学设计上,例如习题设计这一环节。 一般来说,数学的教学设计总是离不开巩
【摘 要】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错误是常见的,很多错误不是源于问题本身的难度,而是源于直觉性误解而产生的。“数与代数”领域内的直觉性错误可以针对具体现象,通过预见错误、引导反思、回归“原点”等几大教学策略来加以改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直觉;误解;错误;教学策略 有幸拜读了《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年第11期郑倩和郜舒竹两位老师的文章《数学学习中的直觉和误解》,颇受启发。笔者
【摘 要】“三学”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以“整体视野”铺陈“学力提升”路径,用“教的逐步退出”换取“学的同步发展”,从而打破教学困局,调节导学行为,驱动深度学习,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益。通过实践,可以逐步摸索出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型,其教学可以通过“在顺应处领学,在同化处辅学,在应用处让学”这样的“三学”展开,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发展学习的自适应能力和自迁移能力。 【关键词】“三学”;单元整体教学;
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典型的学科特性、与特定的学科素养相关联的特殊学科能力。《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年第3期中的本期话题聚焦学科关键能力中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展开论述。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本期杂志中的文章在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策略。 一、从“双线并行”到“理法相融”——运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