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对《芜城赋》的接受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龚自珍《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开篇以鲍照《芜城赋》作为创作缘起。《芜城赋》着力营造艺术冲击力,《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文笔更为曲折,情感更加细腻。鲍照出身寒微,龚自珍出身名门,不同的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导致两篇文章虽然均表达孤独情绪,但《芜城赋》多为个人不平之气,《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则体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正】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
紫式部将白居易《李夫人》诗的"画像""返魂香"和"木石情"这三个要素融入《源氏物语》的情节。同时,紫式部对帝王情爱把握有别于白居易的视角,她在创作时,受当时女性普遍疏离政治的
自媒体所具备的信息创建简便化、传播形式互动化、服务模式平台化、传播手段移动化等特征,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处理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产,美感认知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认知方式。教学应强化因材施教的美感经验,教学过程应掌握整体特质的理解、判断与控制,要不断转化偶发性和不确定性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