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战略意义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为了遏制并和平演变中国,西方国家正在对华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网络意识形态战略攻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渗透与反渗透的无硝烟战场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给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关乎党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关乎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关乎高校正确办学方向及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培养。高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进行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坚守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其战略意义非同凡响。
  关键字: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战略意义
  高校向来都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阵地,由于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给我国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有效抵制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关乎党和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如果意识形态工作出现失误,人心就会涣散,政权就会旁落,社会就会动乱。马克思曾说“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充分印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重视包括高校在内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曾说“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邓小平则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容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在网络信息时代,不同国家制度之间的意识形态渗透愈演愈烈,任何组织、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实时互动、跨越国界的信息,任何信息平台都可能变成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的潜在场所。如果任由网络社会舆论自由发展,个别网民的负面情绪可能会被蓄意利用、甚至恶意炒作直至引发社会舆论风暴,造成社会不安、政权动荡。西方国家策划的中东和非洲地区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就是发端于互联网上的言论挑唆,终致祸起萧墙的惨烈后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球影响力不断上升,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渗透图谋进一步加强。去年开始持续发酵的香港暴力骚乱事件,显然也是受域外敌对势力的网络煽动而引发,不仅对香港民众和执法人员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而且对国家主权安全造成极其恶劣影响。因此,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是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2.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关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高校的影响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充分行使发言权的自由场所。人人都有麦克风,都能通过互联网自由发布各种亦善亦恶的言论,自主获取各种亦真亦假的信息。互联网信息来源庞杂,真假良莠难辩,虚假不良信息经某些人刻意渲染,造成网络谣言满天飞,容易误导大学生的视听。更有一些西方国家居心叵测、恶意释放虚假信息、混淆视听、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凝聚力。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导致人心涣散,最终亡党亡国。高校师生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科学谨慎使用网络,注意鉴别网络信息的来源途径和真假良莠,人人行动,从我做起,各司其职,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管与治理,坚守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主阵地,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对网络空间的歪风邪气敢于发声、主动亮剑,决不允许广阔的网络空间成为负面信息和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言论肆意泛滥的场所。
  3.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关乎高校的正确办学方向
  丹·希勒指出:“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相反,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3]在网络空间里,任何个人、组织、群体都可以通过网络生产和再生产社会意识,表达对现实的诉求、不满和态度,既可表达自身的经济利益诉求,也可表达政治见闻见解;既有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也有不同文明的冲突、交锋;既有他国别有用心发布的煽动性言论,也有境外敌对组织密谋的意识形态渗透。网络空间俨然已成为各种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渗透的角逐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普及率达61.2%,而大学生又是网络空间最为活跃的重要群体之一,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成为大学生课程学习的主渠道和新常态,网络在高校的普及率可想而知。要让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理论、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的大课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训练场。
  4.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关乎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培养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异常频繁,相互渗透交锋异常激烈。国际上,某些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挑战,竭力抹黑、唱衰、妖魔化中国,恶毒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把高校作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破坏、策动“颜色革命”的重要突破口,从根本上动摇我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和文化认同,瓦解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思想和文化根基。
  与此同时,某些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方面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举措上不够得力、监管上流于形式等问题。比如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缺乏默契,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缺乏成效;对线上教学、网络课堂、学生论坛等环节疏于管理,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引导不力,面对负面信息和网络谣言不敢主动发声亮剑,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严重影响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培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必须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监管与治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敏感问题上要响亮发声,对妖魔阴霾要重拳出击,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講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主旋律,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3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3.
  [3](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J].杨立平,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7.
  作者简介:闫春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影视作品趣味性高,时代感强,语言环境贴近生活且新鲜词汇频出,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動画大师宫崎骏是一位将动画传播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创作者,其优秀作品《龙猫》等应用到日语教学必要而又可行。将动画电影按照专项“语块”进行截取、拼合并应用到相应的日语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学习到地道的语言表达、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宫崎骏;《龙猫》;日语教学;语言能力  
期刊
摘要:非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组分,在非洲推广汉语,既是增强中非文化交流,增加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现实需要。为进一步了解非洲孔子学院建设情况,笔者以CNKI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以“孔子学院”和“非洲”为检索主题,在SCI收录刊或者EI收录刊或者核心期或者CSSCI期刊或者CSCD期刊上进行检索,共得到文献24篇。笔者分别对非洲孔子学院发展及问题、非
期刊
摘要:第三方实验室是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的机构,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作用。第三方实验室的发展收政策、经济、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第三方实验室主体结构复杂、涉及行业广泛、技术要求高等,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检测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检测设备质量不一、检测标准高低不同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市第三方实验室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成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苏州市;第三方实验室;现状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新时代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任务、新的视角、新的要求。本文重点讨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培养路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语文中包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和基础知识。语文在各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
期刊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各大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文化泛娱乐化的现象。青少年正处生理心理的发展阶段,道德信念消费观都未完全形成,而泛娱乐化产品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研究泛娱乐化对当代青年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泛娱乐化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泛娱乐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媒体泛娱乐化;当代青年;消极影响;价值观。  一、泛娱乐
期刊
摘要:古代汉语课程是高校在外汉语、汉语言等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地提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高校古代汉语教育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多模态教学法,重点探索该方法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希望达到改善高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法;高校;古代汉语  引言  古代汉语课程作为高校在中文系开展的一项基础性课程,在教学实施的过
期刊
摘要: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基层团组织肩负着教育管理服务青年团员的使命,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力量,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因此,本文从“三全育人”的理念出发,具体研究了在班团一体化模式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团课教育、团干部教育和成才教育中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班团一体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纷纷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但依然存在校企合作不深入、人才培养未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等问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日语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岗位需求  1. 引言  隨着中日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企业对应用型日语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越
期刊
喷墨印花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清洁印染新技术,它将成为21世纪纺织工业技术革命的代表。将天然染料运用于喷墨印花,开发出天然染料喷墨印花墨水,不仅能实现清洁生产,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本文在天然染料的筛选、喷墨印花墨水的制备、喷墨印花墨水在织物上的应用和预处理剂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1)以染料水溶液接触角为主要依据,从六种天然染料中筛选出三种接触角较小的染料(红曲红、红曲黄和栀子蓝)作为墨水的三原色,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羊毛织物上的拼色效果。
  (2)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喷墨印花墨水关键
摘要: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文物、还有革命人物的精神内核以及物质支持的总和,反映了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内在的包含着爱国、进步、坚韧、为民、团结的精神核心,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资助育人功能,红色资源可以将其进行挖掘、开发、运用,充分发挥其价值。扎西会议解决了一系列遵义会议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关系党和红军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