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00verg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其发展遭遇瓶颈。研究一套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并综合提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树立产学研合作意识、深入拓展和建立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讨论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较晚,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次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本专业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开设的学校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达408所。随着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组织的发育以及国家和地方对于社会服务的愈加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尤其是地方综合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却让很多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感到焦虑。他们认为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本专业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将是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者需要长期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探讨,内容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1]、发展困境[2-3]、人才培养模式[4-7]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学者们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努力:
  1.明确具有地方特色性多元化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确定,总体上要突出特色,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上要走“应用型”“多元化”“多维发展型”发展模式,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保险、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就业。
  2.设置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本专业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兼顾地方社会发展与需求现状,以管理学为核心,兼顾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拓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
  3.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队伍质量,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政府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
  现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在各大高校逐步深入实践。但是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既没有部属大学所具有的雄厚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又没有专业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一种模式将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改善已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模式转变的有利探索[8]。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将上述三个方面有机统筹并综合改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9]中的表述,产学研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研究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合作来理解产学研合作,本文将突破狭义视角,从广义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理解。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非常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不管实践或理论,一般所涉及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指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高科技创新等内容。那么是否能够从产学研合作方面推进作为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及发展呢?
  首先,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广义理解,产学研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应该包括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涉及理工科和文科类专业两大领域。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现在所提的产学研合作内容及领域已经得到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科技等领域。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涉及所有学科,覆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资讯、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德国产学研组织弗朗霍夫学会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以及政府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 [9]。
  其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解决。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及政府的不同部门,这符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 “应用型”和“多元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较为容易和灵活的实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促进教师实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各种科研项目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高校通过和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及互动,可以吸纳和共享企业和政府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质量。   因此,可以从广义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地方综合国力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机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结合起来并综合提高。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探讨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10]。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应该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学院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尤其是产学研政策,同时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成果,从而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鼓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实践及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次,学校及学院教师在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往过程中要向其灌输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思想,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意识。
  (二)深入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突破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既要重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领域。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传统的合作培养
  传统的合作培养包括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合作形式。其中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是产学双方利用专业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11]。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应当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各方也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其他培养方式,如定向委培、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培养利益结合点,巩固产学各方的联系,稳定学生培养质量。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委托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某项研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在委托研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以吉首大学为例,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如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规划中,学生参与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其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请承接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等工作,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成长,近两年来有多人参与湖南省“挑战杯”、吉首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并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3.共建研究中心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针对地方事务的共同研究中心。以吉首大学为例,2012年吉首大学向省科技厅申请成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之一为武陵山片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这为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可以更好地实施传统产学研办学和委托研究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可以成立规模较小的专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习性工作。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开展需要科学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构建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机制。
  1.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管理机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机构建设和完善,可在学院下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院领导联合组成,负责产学研教育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订合作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案。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可以包括两个中心:一是产学合作中心,由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教师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实施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二是专业研究中心,是学生参与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以上产学合作中心和专业研究中心均实行导师负责制。
  2.协议制约机制。协议是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长效保障机制,院系要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以签订协议、规划和管理办法等形式,构建起产学研深度合作教育平台,如签订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等,双方制定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等管理办法。通过签订系列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责任、利益和义务,规范学生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教学中各方的行为。
  3.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产学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关键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建立标准化的考核制度。制定各种实践教学规范制度,使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2)加强交流。一方面,学生实践教学结束后,学院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另一方面,学院要积极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学和老师积极交流,提高学术视野。(3)追踪调查。学院对学生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反馈信息反映到教学改革中,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巩固产学研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水金,王琼.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关系辨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
  [3]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4]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5]项宗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
  [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7]高永红.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8]李志恒.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
  [9]祖廷勋. 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10]毛智勇,杨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
  [11]张晓芬, 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选择微课这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微课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更轻松,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总的来说,微课教学在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已获得良好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微课实践,探究立体几何性质定理,以期为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微课教学;立体几何;性质定理  中图分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先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出,人们对于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极大提升,以满足课程改革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文浅谈寓教于乐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是各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都忽视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机械地引导学生学习符号、公式等,导致学生数学阅读效果不佳,同时影响了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阐述引导小学生阅读数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摘 要】中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使应用型人才培养代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转变教育理念,从政府、学校、教师不同侧面,多维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已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师教学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代表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一)中国经济转型对应用型人才提出更大需求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实际上,国
【摘 要】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学改革体现出时代的新特点,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促进改革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要重新定位,要求思政课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因此,思想政治课不仅在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重新进行了改革和调整,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课
【摘 要】广州大学图书馆利用新闻媒体信息为政府服务的成功经验, 是新闻媒体信息服务背景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形象的一个很好的借鉴。本文将结合笔者平时的工作经验和参阅广州大学图书馆的经验,试分析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新闻媒体 信息服务 图书馆 社会形象  一、政府和企业对新闻媒体信息服务的需求  (一)政府的需求  新闻媒体信息的自由开放,使得社会舆论力量的日益增强,各级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制力较差,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特征,运用多种多样、具有趣味性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使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开展相应的活动,使枯燥的课堂变成探索奇妙的旅程,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摘 要】早期STEM教育强调学科融合、真实情境与问题导向,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交流活动支持环境,在真实情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早期STEM教育;学习品质;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6-0133-02  The Practice Path of Ear
【Abstract】English education is a key major in many colleges not only on bachelor program but also on master program. How the English education graduates who ever majored in English education bachelor
【摘 要】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共35条),第二十九条指出: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意见》要求: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健全分级分类评估体系,建立一支立足实践、熟悉业务的专业化质量评估队伍。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优化教育环境,支持和促进幼儿的成长。所以对幼儿园环境的评估必定成为幼儿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标准之一。本文将基于幼儿教育现状,浅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