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得到了长辈们的百般疼爱。但他们爱别人的能力却不强,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漠不关心。其实人世间的一些悲悲切切,一些不必要的痛处和伤害常常因人们的冷漠而生。为了不断拨正孩子们身上狭隘的思想和幼稚的做法,我觉得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责任点拨和引导孩子让他们看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为人处世准则才会令我们真正幸福和快乐。简言之,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爱。
如何教会孩子学会爱呢?我认为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校各有分工。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自己培育出的学生个个善良懂事,有知识有素养,所以我会注意孩子在校的一言一行,让他们懂得爱的力量和意义。作为家长,要能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和个人魅力不断影响和塑造孩子,让孩子领悟美,感受美,从而更懂得爱的真谛。接下来我就讲一讲平时我们是怎样在家校结合下教给孩子如何爱的。
一、 让爱与宽容驻心间
在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学生们之间经常产生小摩擦、小争执,或唇枪舌战,或推推搡搡,屡见不鲜。比如,同桌或前后位之间会因为座位的宽窄挤来挤去,互不相让;谁碰了别人但没主动道歉,对方就要讨个公道;谁说话不友好,有人就要攻击他。当遇到这类似的点点滴滴的事情时,我经常把这些鲜活的事例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反思。推心置腹地想想如何做更好,如何做能够让彼此间的伤害最小,如何做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安宁。
记得有那么一次,我正在讲课,突然听到“哗哗”几声,接着是刺鼻难闻的酸味传来。原来是一个男孩肚子不舒服,实在把持不住就吐出来了。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那个男孩周围的学生像炸了锅一样,有的迅速跑离座位,有的捂着鼻子皱着眉头,有的咧着嘴,用手扇着;还有的不断从嘴里发出抱怨声。我边向男孩走去,边指挥学生打开窗户。走到男孩身边,我问他是否还想吐,他轻轻地摇摇头。只见他小脸发白,像做错了事似的低着头。接下来,我又迅速指挥两个高个男孩去弄些土来。但当我话音刚落,只听见有几个同学在嘻嘻地笑。原来这几个孩子有点幸灾乐祸,他们用嘲弄的目光看着那两个要帮忙的男孩。他们的眼神就好像在说:去吧,倒霉蛋,收拾令人恶心的烂摊子吧!那一瞬间我更加明白了,我需要说点什么了。于是我又重新站到了讲台,语重心长地说:“对刚刚发生的小意外,我能理解大家的感受,的确有点脏,气味有点难闻,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可是谁又能体会到xxx同学的感受呢?他不但要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还要承受着别人嫌弃和嘲讽的目光。生病了,这不是什么耻辱的事呀!如果今天呕吐的是你,你愿意大家怎样对待你?你不想有人能够安慰你一下,或帮你一把吗?孩子们,当别人陷入困境或苦痛时,我们真的需要冷嘲热讽吗?不,我们需要的是爱与宽容。”说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古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里越发安静了,学生们在认真品读这句话。从他们渐渐严肃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已经读懂了些什么。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立志教育我的学生从小事做起,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宽以待人,让爱与宽容驻心间。当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怎样与人为善,他们就更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也会用他们的爱和宽容感染更多的人。
二、微笑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平时说话礼貌文明,孩子自然就不会粗野;父母平时宽容大度,和蔼可亲,孩子与人相处时就不可能面部狰狞。因此我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各位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教给孩子如何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校信通是我们的主要平台,我经常和家长分享一些能够提升父母自身修养和不断增强他们感悟的好故事,好文章,好语句。有一个故事曾经影响了很多家长,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故事中,有一个孩子的话一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个男孩只有四五岁,他特别单纯又特别敏感,他经常这样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笑呀?妈妈你怎么这么严肃呀?妈妈你不高兴吗?很明显,孩子很爱妈妈,但他也很脆弱,妈妈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妈妈脸上或愤怒或严肃的表情无形中在刺痛着孩子。孩子多次幼稚又略显成熟的问话给了他妈妈很多触动,其实当孩子问她话时,她常常正在生家人的气或着是在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后来孩子的妈妈开始从孩子的问话中反思自己,觉得大人不能总把一张僵硬的、缺少微笑的面容呈现给孩子,不能因为大人的狭隘、不乐观影响到单纯可爱的孩子。从此她尽量让自己保持微笑,不处处与人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宽荣的力量,微笑的增多,使得这位妈妈不但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阳光,更让她的孩子摆脱了经常焦虑的状态,又变回了快乐的天使。
微笑不但是一种力量,更是呈现给我们的一种内心的美和善。家长的微笑,善言,善行都是在给孩子最美最好的教育。当孩子们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美时,他们心中自然充满了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爱,他们会因为爱而勇于担当。可想而知,那一群群懂事有见地的孩子们,也更能懂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会把学习当做快乐生活前行的一部分。其实我们教会孩子如何爱,就是在教会他优质生活的基本法则。
爱与被爱是人间最温暖最幸福的事情,我们愿意让所有的孩子被这种幸福所包围,所以我们要更好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每个孩子都学会了爱别人,将来才会得到更多的被爱。每个人都让爱与宽容驻心间,争吵会减少,快乐会增多;邪恶会减少,善举会增多。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在他们心中早早播下爱与宽容的种子,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长大后为社会注入更多和谐友善的音符。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得到了长辈们的百般疼爱。但他们爱别人的能力却不强,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漠不关心。其实人世间的一些悲悲切切,一些不必要的痛处和伤害常常因人们的冷漠而生。为了不断拨正孩子们身上狭隘的思想和幼稚的做法,我觉得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责任点拨和引导孩子让他们看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为人处世准则才会令我们真正幸福和快乐。简言之,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爱。
如何教会孩子学会爱呢?我认为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校各有分工。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自己培育出的学生个个善良懂事,有知识有素养,所以我会注意孩子在校的一言一行,让他们懂得爱的力量和意义。作为家长,要能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和个人魅力不断影响和塑造孩子,让孩子领悟美,感受美,从而更懂得爱的真谛。接下来我就讲一讲平时我们是怎样在家校结合下教给孩子如何爱的。
一、 让爱与宽容驻心间
在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学生们之间经常产生小摩擦、小争执,或唇枪舌战,或推推搡搡,屡见不鲜。比如,同桌或前后位之间会因为座位的宽窄挤来挤去,互不相让;谁碰了别人但没主动道歉,对方就要讨个公道;谁说话不友好,有人就要攻击他。当遇到这类似的点点滴滴的事情时,我经常把这些鲜活的事例搬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反思。推心置腹地想想如何做更好,如何做能够让彼此间的伤害最小,如何做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安宁。
记得有那么一次,我正在讲课,突然听到“哗哗”几声,接着是刺鼻难闻的酸味传来。原来是一个男孩肚子不舒服,实在把持不住就吐出来了。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那个男孩周围的学生像炸了锅一样,有的迅速跑离座位,有的捂着鼻子皱着眉头,有的咧着嘴,用手扇着;还有的不断从嘴里发出抱怨声。我边向男孩走去,边指挥学生打开窗户。走到男孩身边,我问他是否还想吐,他轻轻地摇摇头。只见他小脸发白,像做错了事似的低着头。接下来,我又迅速指挥两个高个男孩去弄些土来。但当我话音刚落,只听见有几个同学在嘻嘻地笑。原来这几个孩子有点幸灾乐祸,他们用嘲弄的目光看着那两个要帮忙的男孩。他们的眼神就好像在说:去吧,倒霉蛋,收拾令人恶心的烂摊子吧!那一瞬间我更加明白了,我需要说点什么了。于是我又重新站到了讲台,语重心长地说:“对刚刚发生的小意外,我能理解大家的感受,的确有点脏,气味有点难闻,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可是谁又能体会到xxx同学的感受呢?他不但要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还要承受着别人嫌弃和嘲讽的目光。生病了,这不是什么耻辱的事呀!如果今天呕吐的是你,你愿意大家怎样对待你?你不想有人能够安慰你一下,或帮你一把吗?孩子们,当别人陷入困境或苦痛时,我们真的需要冷嘲热讽吗?不,我们需要的是爱与宽容。”说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古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里越发安静了,学生们在认真品读这句话。从他们渐渐严肃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已经读懂了些什么。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立志教育我的学生从小事做起,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宽以待人,让爱与宽容驻心间。当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怎样与人为善,他们就更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也会用他们的爱和宽容感染更多的人。
二、微笑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平时说话礼貌文明,孩子自然就不会粗野;父母平时宽容大度,和蔼可亲,孩子与人相处时就不可能面部狰狞。因此我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各位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多注意自己的言行,教给孩子如何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校信通是我们的主要平台,我经常和家长分享一些能够提升父母自身修养和不断增强他们感悟的好故事,好文章,好语句。有一个故事曾经影响了很多家长,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故事中,有一个孩子的话一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个男孩只有四五岁,他特别单纯又特别敏感,他经常这样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笑呀?妈妈你怎么这么严肃呀?妈妈你不高兴吗?很明显,孩子很爱妈妈,但他也很脆弱,妈妈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妈妈脸上或愤怒或严肃的表情无形中在刺痛着孩子。孩子多次幼稚又略显成熟的问话给了他妈妈很多触动,其实当孩子问她话时,她常常正在生家人的气或着是在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后来孩子的妈妈开始从孩子的问话中反思自己,觉得大人不能总把一张僵硬的、缺少微笑的面容呈现给孩子,不能因为大人的狭隘、不乐观影响到单纯可爱的孩子。从此她尽量让自己保持微笑,不处处与人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宽荣的力量,微笑的增多,使得这位妈妈不但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阳光,更让她的孩子摆脱了经常焦虑的状态,又变回了快乐的天使。
微笑不但是一种力量,更是呈现给我们的一种内心的美和善。家长的微笑,善言,善行都是在给孩子最美最好的教育。当孩子们的心灵像花儿一样美时,他们心中自然充满了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爱,他们会因为爱而勇于担当。可想而知,那一群群懂事有见地的孩子们,也更能懂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会把学习当做快乐生活前行的一部分。其实我们教会孩子如何爱,就是在教会他优质生活的基本法则。
爱与被爱是人间最温暖最幸福的事情,我们愿意让所有的孩子被这种幸福所包围,所以我们要更好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每个孩子都学会了爱别人,将来才会得到更多的被爱。每个人都让爱与宽容驻心间,争吵会减少,快乐会增多;邪恶会减少,善举会增多。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在他们心中早早播下爱与宽容的种子,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长大后为社会注入更多和谐友善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