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赵宋光先生认为:“人才素质的培养,艺术能力的培养,要靠四大器官综合运用。听觉器官与视觉器官是接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形体(体态活动)器官与言语器官是输出信息的运动器官,相反而相成”。从进化阶梯来衡量,这四大器官是人类进化程度最高的器官。四者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建造人类本质、获得高度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完美人格的建造要靠这四种器官作为可控的建筑材料。但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要靠综合运用。惟有通过教育过程,使四者立体镶嵌、互补整合,方能使人类水平的认知、情感、意志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获得高度发展。
下面是我在美术学科里综合运用四大器官的一些简单尝试。
一、秋天是一个……季节
在《秋风瑟瑟》这一课中就运用了学科综合的方法的来施教,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用“秋天是一个……季节”来说一说以便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起初,学生说的无非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之类的老一套,也没有什么新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说:“秋天是一个扫地的季节。”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后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秋天是一个生病的季节(“为什么?”“忽冷忽热易生病。”)、秋天是一个开心的季节(“为什么?”“不冷不热就是开心。”)。精彩的还在后面:秋天是一个睡懒觉的季节(“为什么?”“不热吗。”)、秋天是—个“耍帅”的季节(“为什么?”“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回答还触及到他们的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比如:秋天是一个期盼的季节(“为什么?”“等着圣诞节、过年拿礼物和压岁钱呀!”)、秋天是一个做恶梦的季节(“为什么?”“怕考试不能取得好成绩。”)。最后,他们的回答还反映了他们对社会莺大事件的关注性,比如:秋天是一个胜利的季节(“为什么?”“中国女排又胜利了!”)。通过这么多的涉及到各个角度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被完全拓宽了,尽情展现自己笔下的独特的秋天,他们画面上所呈现的不单单是千人一面的枯枝、金黄色的落叶等自然现象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事、物在画面上的呈现,表达的角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学生们提到了这一节课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课。这次教学尝试的初步成功,使我知道了视觉结合语言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传统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它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二、青松磨菇亭
在教授江苏版美术第七册的《小设施》之前,我就在琢磨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科学、时尚、文化的联系是否有可行性。在教学中以我们昆山的最繁华的人民路为教学的基础平台,让学生徜徉在其间。我用一张1988年所拍摄的昆山人民路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后哗然:然后展示了一组近期《昆山报》上辑下来有关人民路的照片,做了一下对比,学生看了一下又是哗然。“通过新旧人民路的对比,你发现有了哪些变化?”
有的说房子变得漂亮了,有的说现在的昆山具有海派气息,有的说设施齐全而且美了。
然后我提了几个问题:以前没有或者很少很差。现在有这了这么多的漂亮小设施,说明了什么?当你在使用这些小设施时,你有什么感想和感受?当越来越多、越来越美的小设施遍布在我们的城市中的时候,你是否越来越喜欢我们的故乡——昆山?小设施的造型经常在变,如果让你来设计,能否举个例子来说明你怎样设计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小设施(老师从功能、造型、色彩、实用的角度去提示他们,学生积极地把他们的想法说了出来。)?
接着,我用图片和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国内和国外城市的小设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让学生为我校的小设施——“青松磨菇亭”设计一个自己满意的新形象。
在他们的作业中,我看到了他们张扬的个性和无拘无束的想象能力——磨菇造型摆脱了传统的半圆形,有夸张的瘦长圆、有扁长圆形、甚至有变形的不对称圆形、有仰有俯、有组合造型的、有单独造型的。而色彩呢,更是离奇,凡是能用上的色彩几乎都用上了。充分表明了儿童无拘无束的浪漫性格。在功能设置上,则充分表露了他们的内心需求世界——放置了具有健身功能的座椅、在磨菇的柱子中设置了一个小卖亭。而且,“老师,来看我设计的青松磨菇亭”的声音此起彼伏,反映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取得初步的成功。
、
具有鲜明个性、情感丰富的设计作业,使我再次感受到了综合性学习更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更能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表现创造力。
三、昆山美不美?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创意,热情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授江苏版美术第九册《可爱的家乡》这一课中,我就碰到—个想不通的问题。
我问:“昆山美不美?”
生答:“不美(三分之一的学生持否定回答,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语。当时我就傻眼了,我们的家乡——昆山。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有着上海后花园之美誉,他们居然说不美,我的心不由为之一震)!”
为什么不美(我强忍着“火”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昆山的河道污染太厉害了、”“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小偷太多”、“游玩的设施太少、”“有的住宅小区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乱张贴广告现象很严重……”
嘿,不昕不知道,一听还真有道理呢!假如我不是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进行教学,以我个人的意志和看法来进行一言堂的教学,能听得到他们这么精彩的观点和看法吗?
最后还特地表扬了他们的独特的观察能力。另外,我也从正面予以引导,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完整的昆山形象——美中不足,使他们怀着“激情、感情、爱意”来完成“可爱的家乡”的绘画创作。
在这节课中,我就注重学生的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反思性的综合运用。较好地使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综合教学法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语言、情感来表现他们的自我。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215300】
下面是我在美术学科里综合运用四大器官的一些简单尝试。
一、秋天是一个……季节
在《秋风瑟瑟》这一课中就运用了学科综合的方法的来施教,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用“秋天是一个……季节”来说一说以便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起初,学生说的无非是“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之类的老一套,也没有什么新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说:“秋天是一个扫地的季节。”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后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秋天是一个生病的季节(“为什么?”“忽冷忽热易生病。”)、秋天是一个开心的季节(“为什么?”“不冷不热就是开心。”)。精彩的还在后面:秋天是一个睡懒觉的季节(“为什么?”“不热吗。”)、秋天是—个“耍帅”的季节(“为什么?”“可以穿漂亮的衣服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回答还触及到他们的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比如:秋天是一个期盼的季节(“为什么?”“等着圣诞节、过年拿礼物和压岁钱呀!”)、秋天是一个做恶梦的季节(“为什么?”“怕考试不能取得好成绩。”)。最后,他们的回答还反映了他们对社会莺大事件的关注性,比如:秋天是一个胜利的季节(“为什么?”“中国女排又胜利了!”)。通过这么多的涉及到各个角度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被完全拓宽了,尽情展现自己笔下的独特的秋天,他们画面上所呈现的不单单是千人一面的枯枝、金黄色的落叶等自然现象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事、物在画面上的呈现,表达的角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学期末的调查中,学生们提到了这一节课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课。这次教学尝试的初步成功,使我知道了视觉结合语言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即传统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它给了我很大的激励。
二、青松磨菇亭
在教授江苏版美术第七册的《小设施》之前,我就在琢磨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科学、时尚、文化的联系是否有可行性。在教学中以我们昆山的最繁华的人民路为教学的基础平台,让学生徜徉在其间。我用一张1988年所拍摄的昆山人民路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后哗然:然后展示了一组近期《昆山报》上辑下来有关人民路的照片,做了一下对比,学生看了一下又是哗然。“通过新旧人民路的对比,你发现有了哪些变化?”
有的说房子变得漂亮了,有的说现在的昆山具有海派气息,有的说设施齐全而且美了。
然后我提了几个问题:以前没有或者很少很差。现在有这了这么多的漂亮小设施,说明了什么?当你在使用这些小设施时,你有什么感想和感受?当越来越多、越来越美的小设施遍布在我们的城市中的时候,你是否越来越喜欢我们的故乡——昆山?小设施的造型经常在变,如果让你来设计,能否举个例子来说明你怎样设计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小设施(老师从功能、造型、色彩、实用的角度去提示他们,学生积极地把他们的想法说了出来。)?
接着,我用图片和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国内和国外城市的小设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让学生为我校的小设施——“青松磨菇亭”设计一个自己满意的新形象。
在他们的作业中,我看到了他们张扬的个性和无拘无束的想象能力——磨菇造型摆脱了传统的半圆形,有夸张的瘦长圆、有扁长圆形、甚至有变形的不对称圆形、有仰有俯、有组合造型的、有单独造型的。而色彩呢,更是离奇,凡是能用上的色彩几乎都用上了。充分表明了儿童无拘无束的浪漫性格。在功能设置上,则充分表露了他们的内心需求世界——放置了具有健身功能的座椅、在磨菇的柱子中设置了一个小卖亭。而且,“老师,来看我设计的青松磨菇亭”的声音此起彼伏,反映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取得初步的成功。
、
具有鲜明个性、情感丰富的设计作业,使我再次感受到了综合性学习更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更能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表现创造力。
三、昆山美不美?
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创意,热情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授江苏版美术第九册《可爱的家乡》这一课中,我就碰到—个想不通的问题。
我问:“昆山美不美?”
生答:“不美(三分之一的学生持否定回答,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语。当时我就傻眼了,我们的家乡——昆山。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有着上海后花园之美誉,他们居然说不美,我的心不由为之一震)!”
为什么不美(我强忍着“火”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昆山的河道污染太厉害了、”“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乱闯红灯”、“小偷太多”、“游玩的设施太少、”“有的住宅小区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乱张贴广告现象很严重……”
嘿,不昕不知道,一听还真有道理呢!假如我不是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进行教学,以我个人的意志和看法来进行一言堂的教学,能听得到他们这么精彩的观点和看法吗?
最后还特地表扬了他们的独特的观察能力。另外,我也从正面予以引导,在他们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完整的昆山形象——美中不足,使他们怀着“激情、感情、爱意”来完成“可爱的家乡”的绘画创作。
在这节课中,我就注重学生的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反思性的综合运用。较好地使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师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综合教学法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语言、情感来表现他们的自我。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