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开方谋新篇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乘势而为谋发展,“八个坚持”促跨越,这正是中铁五局六公司着眼“十二五”,在发展中谋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的一次“把脉开方”。
  
  轰轰烈烈的“十一五”虽成过去,但却余音绕梁,因为对中铁五局六公司来说,那既是快速成长的五年,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五年,更是创造了众多辉煌成就的五年:
  ——五年间共承揽经营任务117亿元,超预定目标近一倍;
  ——五年间共完成产值75亿元,超预定目标25亿元;
  ——五年间共实现利润11 444万元,超预定目标6 444万元;
  ——五年间在岗职工年均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最高时期达到了33%……
  众多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中铁五局六公司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而也更加坚定了公司“一主多元”的发展道路。面对再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十二五”,仅靠过去的成绩和一腔激情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认真思考,把握形势,调整思路,超前思维,敏锐应对,为谋定企业发展大局而竭诚尽智。为此,公司必须恪守“八个坚持”:
  
  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不动摇
  科学发展观就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方法和举措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发展,有效避免企业这艘大船因决策、判断等人为因素失误而导致航向偏离或在前行中招受剧烈颠簸。从中铁五局六公司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届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然有值得汲取的教训。比如:企业迅速扩张后在机制体制的改革上、在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化上、在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上、在人力资源的人本化管理上,等等,我们都还缺乏从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应对,往往出现一些顾此失彼、仓促应战的情况。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些属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科学发展的思想植入脑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动,找出破解矛盾和问题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今后在改革改制上有新思路,在资源建设上有新举措,在效益提升上有新成果,在强企富工上有新作为,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上有新成效。要努力培育全员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思想,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切实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经营开发龙头地位不改变
  随着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企业的经营开发也已打破一些原有的规则,过去一些传统的经营方式已逐渐被现在的“集团化经营”替代,大战略大经营格局已成为铁路市场经营主角。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中铁五局六公司,必须尽快适应这一变化,促使广大经营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原有的积极性和敏锐性参与到集团经营工作当中,并充分发挥公司在主业铺架方面的编标和信息优势,做好“精准”文章,为“集团化经营”助力使劲。目前,公司在自揽经营任务方面,主要集中在地铁(城轨)、铁路临管运输和工务维护等市场,而地铁(城轨)将是后危机时代经营开发的重点领域。过去几年,我们经过不懈努力,虽然在这方面有一定资源、信誉积累,但仍显得薄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除了要继续凸显自身的“硬实力”外,还要在经营上有“见缝插针”的精神和勇气,争取挤入市场,扎根领域,滚动发展。而对铁路临管运输和工务维护这块市场,从目前铁道部和各个路局专业化管理方向来看,无疑给我们造成了经营限制,公司只能随机应变,唯有的就是一些地方专用线和需要临管的新线、干线,需要我们在标前、标后和二次经营上下大功夫。总之,无论如何,我们坚持以经营开发为龙头的地位不会改变。
  
  坚持抓项目标准化管理不含糊
  “十一五”期间铁道部推行的项目标准化管理,应该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现阶段企业规模扩张后对项目管理的需要。中铁五局六公司在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上,一开始就不犹豫不观望,上上下下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目前在建项目来看,都初步达到了“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四化管理要求,各个施工现场管理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场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个支撑也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在项目标准化管理建设上,我们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如:大家长期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和经验管理,难免会与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产生摩擦,发生碰撞。就目前六公司按铺架、制梁、无砟轨道、地铁等项目组建的架子队而言,还有少部分人简单地认为是在走管理的“回头路”,或片面地理解是“化整为零”,这也充分说明这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没有对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实质领会透彻,还没有深刻领会到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对项目实行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不管存有何种想法,尤其是一线的管理干部,都必须坚持标准化这个主流,必须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加以科学完善,从而有力地推动六公司的项目标准化和架子队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坚持提高执行力为目标不手软
  所谓执行力,就是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执行力强,政策措施就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所干的任何事情都会顺风顺水,最容易见效果出成绩。反之,定会误事甚至坏事。过去,六公司在制度管理、人员调动、施工生产、资源调配等方面也时常遇有执行不力的现象,有的甚至讲条件找理由,拖延拒不执行,或者是想方设法打政策的擦边球,让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缩水。这些现象,毫无疑问会对公司实现目标和计划产生一定影响。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就充分表明执行力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性。延伸地讲,不怕没能力,就怕不执行。能力可以在实践中锻炼,但如果作风不实,执行力差,能力再强也很难为企业办好事、服好务。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把提升执行力当成工作中的一个目标、一项任务来抓,尤其是要督促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树立严谨细致、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彻底消除工作中的惰性思想,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结合项目标准化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力倡导干部员工立足本职,履行责任;对思想顽固、作风懒散的人要严格追究,敢于碰硬,绝不手软,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现阶段执行力趋弱的被动局面,尽快提升各个层面的执行力水平,为六公司的全面发展提速加劲。
  
  坚持加强科研项目开发不松劲
  从六公司仅用短短10年时间就由过去几十年单一的铁路铺架施工扩展到如今从事大型箱梁制架、无砟轨道、城轨、工务维护等工程领域的轨迹来看,公司的“科技兴企”发展战略为企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过去几年,六公司先后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研究方面,在大型整孔箱梁预制、运输、架设技术开发方面,在城市地铁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方面,在大型机械技术难题破解方面,都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促进了企业在行业领域中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要在巩固六公司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西部山区铁路干线、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市政等工程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要在桥梁、无砟轨道、铁路铺架等专业关键技术上有显著提高,继续坚持以“科技兴企”为宗旨,持續加大科技开发经费和人力的双向投入;同时,将给予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力争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化解施工技术难题,铸造六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坚持抓好安全质量工作不懈怠
  “安全质量无小事”。这是当前各行各业对安全质量工作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营的微利时代,在行业效益靠“挤”“压”“创”的情况下,安全质量的好坏就成为事关效益成败的关键。安全质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事实上,就我们公司而言,在安全质量方面应该说是体系健全、措施完善的,但难就难在大家对安全质量的真抓实干上。过去六公司在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剖析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安全质量报有侥幸心理,在经费投入上太抠,在专业人员配备上欠足,在兑现奖惩上避重就轻,等等。近年来,六公司牢记教训,结合项目标准化管理加大了现场安全质量监控力度,完善了相关措施,加大了专业人员投入,实现了安全质量持续可控。当前,公司面临工程项目多、施工跨度大、任务重、工期紧等矛盾,我们必须严格实施项目标准化管理,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无小事”的思想,在抓安全质量工作中不大意、不懈怠,讲原则,动真格,用实际行动确保六公司安全质量工作长治久安。
  
  坚持人才队伍建设眼光不短视
  在经历了“十一五”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五年,四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仅成为铁路建设提速的关键,也让企业充分感受到必须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过去五年,为适应和满足公司在高速铁路铺架、大型箱制预梁、无砟轨道施工、城市地铁等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六公司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以完善制度、人才激励、成果奖励、提职加薪等措施不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既有力地促进了工程领域施工建设,也积累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经验。但是,我们也意识到,面对当前乃至今后行业中一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现阶段在技能人才上我们仍捉襟见肘,还需要有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眼光和策略。当然,我们不能仅盯在部分高端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而是更要注重和加强中端技能人才的培养,争取扩大覆盖面,努力形成一个日趋成熟、队伍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成长梯队,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支点和杠杆作用,去撬开未来工程建设中高新技术的大门。
  
  坚持以强企富工为口号不降调
  纵观过去5年,六公司完成产值从最初的7亿元到去年创下22亿元新高,人均收入实现年增长15%以上,两项硬指标都有力地支撑了“十一五”公司提出的强企富工这个口号。但是,从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和行业竞争态势以及职工日益上升的物质、精神需求来看,在实现强企富工这个奋斗目标上仍需要持续努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凝心聚力,紧紧抓住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继续坚持以强企富工为奋斗口号,在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努力实现经营产值更高目标、确保利润持续增长等方面争取更大的成绩,并用这些硬指标来兑现公司的“职工福利”、“三工建设”、“三不让承诺”等,让强企富工永远成为六公司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
  (作者系中铁五局六公司总经理)(责任编辑:李万全)
其他文献
亨利·切萨布洛(Henry Chesbrough)在一书中写道:
品牌问题是近年市场营销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其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品牌的理论研究较早。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日益成为了市场角逐的重要手段,品牌建设成为了各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战略性选择,品牌定位及其个性塑造成为了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品牌实施管理与维护成为了品牌战略的关键一环。  如何搭建企业品牌战略定位体系,并有效实施品牌维护呢?    企业品牌战略使命及设
天气转凉了,人很容易受凉感冒.对于感冒,大家都不陌生,打喷嚏、流鼻涕,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为什么有时候休息两天就好了,有时候总是不好,还有发热、咳黄痰等一堆问题随之而来
期刊
构建科学合理的“艺工结合”教学模式应从课程体系的建立、知识结构的建构、实践课程的转化、交叉学科的课程的整合来设想.达到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相辅相成;学生整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各个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现阶段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有相
目前在临床上对哮喘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按中华医学会《哮喘诊治指南》的相关要求,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化和个体化。《哮喘诊治指南》强调“分期”规范化治疗,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解挛治疗联合“抗炎”;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即使处于“平稳期”,也要坚持用药2~4年。治疗目的是争取5年、10年、20年不复发,此即所谓的“断根”。但这种“断根”是相对的,是有条件
期刊
当前,企业社保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实践策略.文章主要论述了社保管理现状和一些解决性的实践策略.事实上,企业社保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解决自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品的包装与每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令郎满目地产品有着丰富多彩地包装,不仅美化了产品,而且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如何更好的设计包装,正确的使用包装
高校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技术转移中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学高校技术闲置而企业技术短缺。拟从价值取向、体制观念以及技术研发三方面
引言rn408XL,系统是法国Sereel公司生产的地震勘探仪器系统.该系统包括人机器交互接口(HCI),控制单元(CM408/CMXL),外围设备(如磁带机,绘图仪,打印机,遥爆控制系统),野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