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可视化教学模式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现有可视化教学演示系统底层代码已经被封装好、不适合算法演示等不足,基于VC和Open-CV,引入一种可在效果图像、算法和关键代码三个层次实现可视化的教学模式,包括PPT图片或动画演示、验证深化演示、引导验证演示三个子模式,能满足演示、修改、钻研等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可视化教学模式 教学有效性
  1.引言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Willard S.Boyle和George E.Smith,他们研究的电荷耦合元件(CCD)推动了数字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当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也因此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数字图像处理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光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知识,使教与学都存在一定难度。“可视化教学”是减轻这种难度的有效方法,张智商[1]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可视化做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演示系统。贾永红,李树涛[2,3]等从不同侧面对可视化教学给出了诠释。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方法,不过,由于它们基于Matlab,而Matlab底层代码已经被封装好不对用户开放,不适合算法演示,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尝试一些新的算法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本文基于VC和Open-CV,引入了一种可在效果图像、算法和关键代码三个层次实现可视化的教学模式。
  2.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此处述及的可视化教学模式构建分为三个基本步骤: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内容的衔接过渡;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实现。
  第一步,教学内容的取舍。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综合性很强,覆盖面很宽,且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领域更有效、更实用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不断产生,课程内容有持续增势。要使可视化教学有更好的效果,就必须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我们取舍的原则是:重基础,兼顾先进,关注实用。以目前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为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适用性,并保持先进性。比如,保留了狭义图像处理中影像灰度直方图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应用,图像的空间域、频率域增强与复原,广义图像处理中边缘检测、区域分割、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法和图像的模板匹配等内容;增添了比较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和前沿知识,如分形特征提取、多分辨率分析法等内容。受学时的限制,有些新颖的、难以理解的理论如小波分析、马尔科夫随机场和神经网络等内容,则作为选学内容供学生自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前沿性的学科知识,尤其是一些实用价值高的新成果,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动关注,提升学习兴趣。
  第二步,教学内容的衔接过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包含的内容繁多,如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及边缘检测、图像的几何变换、频域变换、数学形态学处理、彩色图像处理、图像编码、图像恢复等,这些内容之间既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又有着相对独立性。为让学生能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地学好本门课程,需对经过第一步取舍后的内容做出从深入到细节的衔接编排,让相对独立的内容系统化,有序化,消除其中的跳跃性。内容编排的总体原则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从灰度图像到彩色图像。例如,可以从较直观简单的灰度图像几何变换入手,进入到仍有直观性的边缘提取,在学生对图像处理有些感觉后,再进入到相对抽象一些的频率变换。
  第三步,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实现。一方面是前期预备,教学是经过教与学双方努力才会有结果的活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所以,我们在前期预备课程中就给学生开设了C、C 等课程,让学生熟悉VC编程环境,同时,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开始前,给学生介绍了Open-CV,让学生熟悉可视化教学涉及的编程,能从代码级动手参与。推测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概念点、算法点,强化这些点的可视化教学。另一方面是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选择。鉴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综合性和学生实际知识面相对不足的现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过长的演示或过长的PPT讲解都可能使学生陷入局外人状态,学生看、听得热闹却一无所获。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将讲解PPT和基于VC的演示相结合,形成一种三层的、立体式的可视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流畅。这三层分别是:效果图像、相应算法、关键代码。在具体演示中,为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我们还引入了更改机制,即学生可在课堂内外或实验中更改代码或参数,观察结果,从结果的差异中消化所学知识。此外,在PPT中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动画,以减少教学过程中三个可视层面间的切换。整体而言,可视化教学模式的设计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讲解和演示的流畅交互及学生和老师的流畅交互。
  3.可视化教学实践
  不同于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提到的独立于PPT、内容完全集成的演示系统,可视学习模式没有独立的演示系统,而是将知识讲解、实例演示等交融在一起。具体做法是:紧贴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根据概念、算法的理解难度,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课件,然后以课件为线,以各个概念、算法的演示为点,点线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形式至少可提供两种便利,一是内容和演示之间可以切换流畅,二是由于各概念、算法的演示程序是独立的,代码量少,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内外直接修改、观察、分析算法。从具体实践角度看,可视化教学模式可分成三个子模式:PPT图片或动画演示子模式;验证深化演示子模式;引导、验证演示子模式。
  图1是PPT图片演示子模式的一个页面。它的前一个页面讲解了空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变化对图像的影响,本页面给出了实例。其中图(a)给出了一幅灰度级分辨率为256,空间分辨率为512×512的图像。图(b)、(c)、(d)、(e)及(f)的灰度级分辨率与图(a)相同(为256),但空间分辨率依次降低为256×256、128×128、64×64、32×32和16×16。此种子模式通常用于不涉及算法或算法极度简单的场合。   第二种子模式,深化演示子模式。此种子模式用于算法有一定难度但不是很难的场合,实施具体过程是:算法讲解;验证演示;关键代码演示;算法执行过程演示。图2为用Canny算子提取边缘的验证演示示例。课堂内将先讲解Canny算子提取边缘的原理及上下限变化会带来的影响,接着进行演示,实际给出针对不同上下限得到的边缘结果。
  限于篇幅,图2仅给出三例,在实际演示中,可给出任意的上下限组合,演示相应的边缘结果。结果演示完毕后,接下来显示相应的关键代码,此例的关键代码如下:
  cvCanny(gray,edge,LOW,HIGH,3);
  其中的参数分别是源图、目标图、下限、上限和孔径,对应前面已讲解过的算法。关键代码讲透后,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可视化地执行算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可视化执行算法可放在课外或实验时由同学们自行操作。至此,算法结果、算法、关键代码的三层可视化演示完毕。
  第三种子模式,引导、验证演示子模式。此种子模式用于算法难度较高的场合,实施具体过程是:实例演示;算法讲解;验证演示;关键代码演示;算法执行过程演示。相对于第二种子模式,它多出了一个实例演示,这种实例演示一般情况下和后面的验证演示不同,通常是跟踪图像处理的最新发展水平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实例演示能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兴奋起来,缓解他们听后续的算法讲解时的畏难情绪。图3是一组演示实例。其中的第一个子图为人工分割结果,后三个子图分别是当前流行的三种图像分割算法的结果。
  前述各演示程序均针对具体概念或算法,虽然演示集到了PPT中,但它们对应的源程序均相对独立,有着良好的开放性,学生在听完课后,可以随意修改代码,记录算法运行时的各类参数,加深记忆课堂知识。
  4.结语
  本文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为出发点,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给出了一种三层可视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强化了课堂中教与学的交互,满足了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的要求,通过该模式,学生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学得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1]张智高.数字图像处理演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
  [2]贾永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71(1):96-99.
  [3]李树涛.基于理论—设计—实践的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87(5):58-61.
  资助项目:邵阳学院教改项目(2013JG28)。
其他文献
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意味着休闲时代的到来。自从人类进入世界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前所未有,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另一方面让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人们可以从繁忙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大量的闲暇时间,这就为人们从事休闲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休闲是指在非
摘 要: 高效初中政治课堂的打造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政治教学内容的系统和完整性,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论述了多媒体在打造高效初中政治课堂中的效用。  关键词: 多媒体 高效初中政治课堂 效用  我国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
我非常喜欢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数人喜爱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似青丝暮成雪。”只是,若无杜甫少年时的壮游,怎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若无李白的少年壮游,中国文学史上怕又少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若无李煜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又怎写得出“问君能有几
摘 要: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直不断地训练学生写作文,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一直无法提高或提高不快。作者结合自己的一堂写作公开课,阐述了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 公开课 激趣方法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作为听、说、读、写四大语言技能之一的写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项要求较高的语言输出能力的体现。某些老师采取的方式是在课堂结束时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课后完成,等作业
摘 要: 本文从与学生接触的相识、相知、相处、相惜四个阶段总结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做法与技巧。结合心理学效应,采取心理策略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轻松。第一阶段服众心理,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第二阶段崇拜心理,使学生更加悦纳你;第三阶段善用刺猬法则,做到“密者疏之,疏者密之”;第四阶段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及赞美学生,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使班级管理目标多维度地实现。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相识 相知
摘 要: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优化教学预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出现的差错资源,实现精彩生成。同时,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教师的引领。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预设 引领  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是成功、高效地达到预期教学结果,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它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因此,我们要注重精心预设
摘 要: 作者结合各门基础数学课程的特点,以数学建模为平台,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思想、完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努力探索培养能力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数学建模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1221”新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理论和应用相互联系并紧密结合。高职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
摘 要: 在当今就业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环境下,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加强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大势所趋,让中职语文课堂更彰显生命活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中职生 口语交际能力 能力训练  中职学生作为服务、销售和生产行业未来主力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决定其就业、生存发展、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条件之一。只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
摘 要: 本文以人教版、西師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数学史的插入年级、侧重点和呈现方式出发对两个版本教科书中的数学史进行比较,得出两版本教科书数学史的编写特点,以期为小学数学教科书相关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史 小学数学教科书 比较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李文林教授提出:不了解数学
摘 要: 本文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对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阅读真题 Text 4 进行个案分析,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运用,旨在为考生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技巧,帮助考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并完成阅读题目。  关键词: 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分析 英语阅读理解  一、引言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