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隐居通议》是宋元之际江西南丰人刘埔(1240—1324)所著杂录体笔记。该书卷一。有“刘五渊评论”条,含诗评十则,对陶渊明及唐宋重要诗人均有精彩而妥贴的论述,并对诗体演进提出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居通议》是宋元之际江西南丰人刘埔(1240—1324)所著杂录体笔记。该书卷一。有“刘五渊评论”条,含诗评十则,对陶渊明及唐宋重要诗人均有精彩而妥贴的论述,并对诗体演进提出独到见解,是颇为重要的诗论,因此多被今人著作引用。如钱锺书《谈艺录》“放翁与中晚唐人”篇曾引《隐居通义》卷-O《刘五渊评论》条谓:“江西派犹佛氏之禅、医家之单方剂,近年永嘉,复祖唐律。由是唐与江西相抵轧。”(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4页)来说明江西诗派与晚唐诗风门户有别。傅璇琮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
其他文献
当我们看到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再强调几个"重视"的时候,在语文课及其它课上,不得不提醒大家四个"不忽视"。一、不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一切为了学生,
《天问》向来被认为是一首非常难读的奇诗。该诗内容庞杂,由神话、传说、历史交织而成,涉及天文、地理、四方奇事、上古历史等诸多方面,整首诗却由极其简短的问句来表达。因此早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仍然写不出象样的文章。作文教学,到底路在何方?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他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他也明确地告诉大家课文就是个“例子”。确实如此,教材所选的课文未必都是最优秀的,但却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我们能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作文教学的要求,即"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认知;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倡根据个人特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古诗词教学属于一大难点,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更加高效成为了当前一项重要课题。相对于其他语文教学内容,古诗词主要存在着理解难、记忆难等问题,采取立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合理运用学习时间以及交流学习经验体会,以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在此笔者做简要分析。 一、课前指导学生按照提纲自主学习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特别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中年女性多见发病原因尚未彻底明确,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滑膜的慢性类风湿症状炎症,通过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分析,探求治疗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康复保健措施。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保健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自2009年 6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精
《全宋诗》“王回”条下收有一首《双凫》诗:“时时行地罗裙掩,双手更擎春潋滟。傍人都道不须辞,尽做十分能几点。春柔浅蘸蒲萄暖,和笑劝人教引满。洛尘忽浥不胜娇,刬蹈金莲行
【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对比赏读.让学生明白化用诗词名句的好处:2.通过化用诗词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化用诗词名句,从而美化文章的语言。
高三作文训练是一项让师生身心俱疲的艰苦劳动。学生面临写作如有大难临头之感;教师批改作文则摇头叹息,感叹佳作难觅。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教师缺乏对调动学生兴趣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外素材的特点研究,使得作文教学陷入“练审题、勤写作、多讲评”重复训练教学模式,课堂作文教学难现灵气与活力;其二是学生学习直奔高考,对社会生活少观察、少体验,对时代变化少感知、少思考,长期的学校生活让学生耳目闭塞,写作陷入僵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