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拓展空间鼓励想象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f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制作课在小学美术课中占着重要的比例,它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课程。DIY手工课以其直观、形象、灵活的特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开展DIY手工制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自制教具,主动参与
  鲜活生动的手工作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DIY手工课上,教师通过自制的手工教具打动着学生,让学生产生手工制作的欲望,积极地投入手工课的学习,主动地参与手工的形象设计和制作过程,促进学生的手脑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我也能造飞机》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充分做好了教学准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了飞机的模型。在课上,当我把各种手工飞机拿出来时,学生们简直兴奋极了。他们急促地追问老师,这个说:“老师这个易拉罐飞机是您做的吗?真好看!我也想做。”那个说:“老师我想知道纸飞机是怎样折叠和安装的,能给我看一下吗?”“老师我好想也做一架漂亮的飞机,您能教教我吗?”……当我说现在我们就共同研究飞机的制作方法时,孩子们都迅速安静了下来,他们非常积极地配合着老师,认真观看着各种飞机图片,并不时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我觉得直升机,我们可以利用塑料瓶和易拉罐一起做出来,可以用塑料瓶剪出螺旋桨和机翼,用易拉罐做机身……”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各种飞机的做法,主动地参与手工制作的讨论。
  教师通过自制教具,生动展示了手工制作的内容,奇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外形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学习手工的欲望被成功调动了起来,学生们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在动手动脑中得到了满足,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提升了审美能力。
  二、自由组合,拓展空间
  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天性让他们对手工课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手工课就是一节探索课,一节“玩乐”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好课上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充分认识每一件手工作品,再通过适当的取舍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我的花园》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欣赏了中外的园林艺术,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路。随后在园林的纸立体制作中,我让学生自由结组,分别探讨了园林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学生们结合图片欣赏,通过积极的思考能够说出自己的设想,这一组说:“我们可以将中外园林艺术的因素有选择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卡纸制作一座美丽的花园。”另一组说:“我们要做中式的花园,可以先在卡纸上设计出它的基本形象,再通过剪刻、折叠的形式让形象变成立体的,然后再利用卵石添加一些点缀。” ……学生们说出各组的思路后,他们分工合作,各自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作任务,期间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制作中的难题,创作出了美的花园造型。
  手工课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探讨,在观察、思考中认识了各种手工作品,拓展了学生的脑力思维,他们在手工制作中分组合作,通过动脑思考将观察到的形象自由结合,创作出了构思新颖、造型独特的手工作品,自由组合拓展了学生的手工创作空间。
  三、鼓励想象,个性设计
  丰富的想象能力是艺术品诞生的基础之一。在手工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动脑,在动脑中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通过动手操作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手工作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手工创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享受到创作的快乐。
  在《我做的鸟和家禽》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了各种鸟类和家禽类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了家禽和鸟类的共同特征,也分析了个性特征,随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图片说一下能够用哪些材料制作小鸟和家禽,设计思路是什么。学生通过想象、思考得出:“可以用塑料瓶、彩纸、蛋壳、超轻黏土等制作这些可爱的形象。”在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时,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说:“我是这样想的,把不同颜色彩纸贴在雪碧瓶子上面,分出公鸡的头和身体,然后再剪一些各种颜色的纸条,表示公鸡的尾巴。”那个说:“我只用一种彩纸就能够做出漂亮的小鸟,我先把小鸟的基本形状在彩纸上画出来,实现部分剪开,通过折叠、粘贴的形式来完成各种鸟的造型。” ……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的作品形象各异,充满了个性。
  美术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的形式,让学生放飞想象,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进行大胆的设计,通过夸张的造型手段,表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创作。教師给学生创作空间,鼓励学生放飞想象,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美术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手工课是动脑动手的课程,动脑是学生个性创作的主要根源,动手是手工创作的基础。教师在手工课上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能够拓展学生的脑力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创作出展示自己个性的手工作品,学生通过手脑结合的手工创作,提升了他们的美术素养。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每年超过7万0-14岁中国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中国14岁以下儿童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这与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分不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奥妙无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人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話有“从小到大、三岁知老”的说法。可现在有的孩子在家里像小皇
一、趣味教学,学以致用  用多种方式,调动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童谣、表演、歌曲、戏剧、原创作、小报制作、朗诵赛、故事演讲……、让孩子参与进来,让每个孩子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让英语有“用武之地”。  如:一年级学完字母后,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创编诗歌,帮助一年级小学生提高英语的记忆效果:  26个字母汇合成一首歌:  小小房间三层楼,字母站在第二楼,  大写字母没有头,上身长在第三楼,  b, d,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能独立吸收知识,今后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自学能力就小学的阅读教学来说,主要是指独立地理解语言文字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培养起来,是各年段的共同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独立思考能力训练放在重要地位,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读书方法,学会读书。
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也是教师、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依据。  一、作业有利于课堂巩固,激发思维碰撞  《螳螂捕蝉》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部分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對语文不感兴趣,也不喜欢阅读,语文成绩不理想。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提高乡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几点策略。  语文是学生各科学习的最基础学科,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部分语文
长江小学始建于1947年,有近七十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濒临长江边,天然地拥有了大江的基因,拥有了大江的情怀。我们在“大江文化”的滋养下,秉持“大气做人,大志立行”的“大气教育”理念,培育大德、大智、大美、大行的学生群体,塑造正气、和气、底气、稚气的教师队伍,建设大雅、大美、大爱、大气的园林式校园,努力实现“环境优美、管理优质、队伍优秀、质量优良”的办学目标。我们以“大江情韵”市级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
陶行知教学生学做真人,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教真,做现代教育的“传真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基础入手,以学生的作业本开启育人之本,整洁页面,规范写字,教育学生在作业本中体现做人的“真善美”!  中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先做人,后做事。”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有好的品行,事才能做得正确。处在启蒙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