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小说英译发展述评:2000-2020年

来源 :中国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663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出现英译热潮,特别是2015年起,中国科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译介到英语世界,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张新名片.本文通过数据调查与统计的方法,系统梳理了2000-2020年中国科幻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根据不同时期译著出版的特点将中国科幻文学英译划分为三个阶段:零星出现期(2000-2010年),初步探索期(2011-2014年),稳定发展期(2015-2020年).在此基础上,分析译介热潮背后的影响因素,为后续中国科幻小说的海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分析了许钧的翻译文化观点的缘起、特征、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本文认为许钧的翻译文化观点形成于其语言转换观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有机融合,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立足翻译研究,语言与文化并重;其次,着眼文化差异,关注文化多样性;第三,紧扣文化内涵,多视角研究翻译.许钧翻译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译的文化本质、翻译的文化意义、译者身份的文化属性以及翻译研究的文化视野,对当代翻译研究不无启示意义.
翻译学的发展得益于新元素的引入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译学的发展也得益于同国际译学界的对话.孙艺风的最新英文专著Translational Spaces:Towards a Chinese-Western Convergence(《翻译空间:迈向中西方的融通》)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该书借助空间概念,透视了中西方语境下的一系列翻译研究课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全球到本土,为翻译领域的诸多现象提供了新的空间化诠释.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开辟了理解翻译机制与解决翻译问题的空间维度,丰富了现有的翻译理论,
反讽是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基于自建的“葛浩文反讽翻译语料库”,我们从诗学角度总结了葛浩文实现反讽的五个维度,以及具体的诗学手段:1)在陌生化维度,他采用了质的偏离和量的偏离;2)在张力维度,他表现于语义张力、语域张力、口吻张力、节奏张力;3)在意象维度,他基于通约性大量地保留意象,并辅以少量的省略、补充、替换;4)在韵律方面,他通过改写以求尾韵,并展现恒定的“徐长、抑扬型句式音步”;5)在叙事维度,他根据语境选用了恰当的叙说方式、描写主次.最后,基于对英语母语读者和汉学家的调查,我们指出了葛浩文反讽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