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的灵动资源演绎精彩生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不应该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该是珍视孩子们不断变化着的学习需要。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使我们的课堂逐渐充盈着智慧、灵性和由此而萌发的勃勃生机。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关注课中的灵动资源,促进“非预设生成”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珍视“意外”,会有不曾预约的精彩
  
   在每一堂数学课前我们的教师在对教材研究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艰辛。也许我们曾为了一个环节是否通顺而冥思苦想多日;为了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能否顺利回答而绞尽脑汁多时。但就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无法放开自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摆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二、善待“节外生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常常自诩以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然而,我们带着设计好的内容和方案来到班上,往往是把学生看做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当作我们解释所谓教学理念的道具。我们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我们认为他们应当学习的中心内容,我们设计并导演着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旦“节外生枝”,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引回“正道”,折断那些旁逸斜出的枝叶(即使上面已有花蕾),以保证把他们培养成统一标准的参天大树。但一次“节外生枝”的经历,让我领悟到“节外生枝”的独特价值。如果自己一时的武断,漠视这“节外生枝”,就让学生失去一次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这会是多么消极的影响啊!
  
  三、把握“变化”,促成美丽的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记得,我在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后。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习题:用2、0、7、8四个数编成四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刚过了两分钟,就有学生很响亮地叫起来:“老师,这道题出错了。无论怎么编都不能被3整除。”随即,一大片声音都附和着:出错了,出错了……听学生这么一说,我定下神来一看,果然出错了。我本想立即告诉学生正确的题目。但转念一想,这不是一个训练学生的好机会吗?我就对学生说:你们看得非常仔细,刚才这个错误连老师都没有看出来,你们却看出来了,老师非常欣赏大家这种仔细审题的好习惯。那么,谁能把这道题改一改,使它变为一道我们能解答的题目?”学生听了我的话,一个个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说:……有的说:“老师,将7改为5同样也可以。”这时又有一个同学兴奋地说:“老师,除了改数字外,我还想到了另一种改法,就是用2、0、7、8中的三个数编成三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这时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地掌声。在这个同学的启发下,又有同学说:将后面的一句话改为能同时被2、5整除……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种不同的办法。一场看似平常的数学课刹那间变成了展示学生聪明才智,提高学生交流辩论能力的场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的数学课也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
  
  四、利用错误资源,演绎别样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其实,数学课堂中的“精彩”很多时候都是出其不意的,我们备课时很难预料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从容地处理每个环节,充分展示学生思考、探索、交流的过程,使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转变成精彩的“催化剂。”
  对于问题,当学生出现多种错误的答案时,教师不应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的借用了这一生成性的资源,利用其“错误”实现新的教学进程,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实践中,让我体验到: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应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生发的错误,要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有时教学中的一些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总之,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动态生成”就是其鲜明的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预设必然会遭到缘自“互动”的挑战,“生成”一些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信息。教师面对这些信息,不应回避,而应巧拨妙引,因势利导,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组织教学,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样我们的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能得到绽放,我们凝固的课堂场景才能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历史的三个阶段,并对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笔者就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自主解决问题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思考,“解决问题”教学模式探索与策略,“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本研究从四个维度出发,基于WCCBLE语料库统计中学生笔语句法复杂度各指标的使用情况,基于语言接触量假说探究其句法使用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随着英语句式接触量的增多,
高折射聚氨酯镜片是当前高端镜片市场的主流产品。本文以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和2,3-二硫代(2-巯基)-1-丙烷硫醇(BES)为主要原料,建立了体系温度-时间-转变-黏度之间的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是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认真研究军事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新规
当今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特别是在下午的课上,学生经常出现短期疲劳现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或知识的迁移,学生的思维很难集中于课堂,甚至会出现与课堂要求相违背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堂课内,学生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而且该时间长度随着课堂的深入进行呈递减趋势。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短期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的现
本文从培养学生进行有目的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全面且有主次的观察;训练学生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注意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个方面论述
为了准确评估黔东南州2017~2019年小反刍兽疫(PPR)防控效果,本实验室对黔东南州16个县(市)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表明:2017~2019年共采集5358份羊血清抗
在追求本色语文的漫漫征途中,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各种各样的理念不觉让人耳目一新、心潮澎湃,丰富多彩的课堂呈现形式无不让人拍案叫绝、不能自已。其中有的成为经典,成为永恒;而有的则是昙花一现,最终淹没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汪洋里。  尝试: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一次教学《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是在观摩完一位名师执教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之后进行的,当时我模仿着这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