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在不断地深入进行。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在新课改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弊端逐渐地体现出来。随着微课教学技术的出现,为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所以,我们初中历史老师要对微课有深入的了解,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以此提升教学质量。而微课作为初中历史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需加强微课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应用
  一、 引言
  如今的时代早已发展成为注重信息化的时代,在如今这种时代下,人类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以往的传统理念和老旧的教学方式都不再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微课也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二、 利用微课巧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会首先设计微课教学方案与模式,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进行了解,高效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的“历史政权”内容时,由于相关的知识点涉及大量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时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深刻记忆,因此,该历史教师灵活利用微课进行教学,通过相关的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片、微视频、声音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针对性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相关的地点名称、时间、任务等特殊的知识点进行特殊的标记,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某教师针对西夏、北宋与辽政权为基础,进行相关的微课视频制作,促使相关的事件明显突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有效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三、 应用“微课”带领学生提升课程参与度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虽然已经摒弃了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但仍存在课堂互动性差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将微课的制作“工作”交到学生手中。这样一来,既使得微课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学习需求,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促使历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将工作眼光放在人性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其他教学创新环节上。举个例子:初中历史教师L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将全班36名学生分成了6个小组,并要求各小组学生依次制作微课课件。由于该班级每周有3节历史课,所以学生有将近两周的时间去准备课件内容,不会给学生造成硬性的压力。一个学期过后,全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知识点梳理能力、教材内容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在全年级历史考试中获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四、 微课形象演绎,加深学生中断的记忆
  历史这门课程所囊括的知识面较广,且时间跨越度大,这就给学生的复习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是微课的介入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画、文字及注解等整理归纳出相应章节或单元的知识内容,如此便将生硬的知识生动形象化了。学生也就可以一边欣赏一边学习了,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像在初三的日本史的复习中,結合中考的大纲要求,整理出了三个不同日本史的展览内容。第一个是摆脱民族危机篇,给出了“明治维新”时期相应的知识及照片,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个是中日关系篇,从戚继光抗日到甲午中日战争;从日本参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由抗战中的战斗英雄讲到最终抗战的胜利,最终中日建交。第三个讲述美日关系,两国间既有合作亦有冲突,一战时,两国先后签约进入协约国行列中。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逼迫日本快速投降。把美日两国间的合作及冲突的关系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充分理解两国间的种种行为。这样才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整个章节,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历史观的构建。
  五、 利用微课实现文史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与语文具有紧密的联系。学习语文,就得了解历史知识,否则无法理解作者的情感立场,无法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而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比如,《隆中对》这篇文章,就是历史知识的文学化表现,是学习历史知识很好的范本。文中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的智慧光芒,刘备“凡三往乃见”的礼贤下士,孙权“已历三世”的励精图治等,无不激励着学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好材料。在学习“贞观之治”一课时,笔者利用微课将文中的黑体字“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显示在屏幕上,首先,让学生熟读几遍并背诵。然后,围绕这句话,继续利用微课展示教学内容:这句话是谁说的?它的含义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背景?前两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完整,第三个问题,学生就不好回答了。最后,利用微课展示探讨结果,并提问:李世民汲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后,他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这样做,在深化学生理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应用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然后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改善、解决问题,达到提升课堂效益的结果。但是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是直接就可以做到完美,微课在初中历史中的运用也是如此,它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然后不断地完善微课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预期目标。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会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时代潮流下,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对微课做出改进与完善并加以利用,使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倩.初中历史微课案例分析[D].聊城大学,2017.
  [2]张静波.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田红彩.初中历史微课“知识碎片化”现象的应对策略[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01):26-30.
  [4]俞月丽.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5(16):95.
  作者简介:
  何晶,江苏省泰兴市,泰兴市宁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向往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的课堂都是沉默的,尤其是初中的课堂,学生沉默的现象尤为严重。笔者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沉默;对策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课堂沉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咨询了其他的同事,发现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学
摘 要: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社交语言,学好英语是属于现在时代发展中基本要求的一部分,把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的教學之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起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在高中阶段也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教学;原因分析;具体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它简单有效地利用图片和文字并重的技巧,协助大脑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地发展,随着现在国际交流的增加,在现今的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但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测试评价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亟待教师改革现行固有的阅读评价模式。基于此,教师要明确测试意图,回归“阅读”本意,精选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材料;测试意图;核心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之一。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作文积累
摘要:教育部新近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总的修订是围绕使高中课程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使高中教育更好地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仅从科学思维、教学情境以及习题教学等方面提出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契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乡土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学生来说也更为贴近。二者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与历史课堂产生共鸣。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史导入;应用  由于历史特殊的过去性导致历史知识脱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常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在学
摘要:学习单以“学”为主,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学习单的设计,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的,它让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效地运用学习单能够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单;设计;运用  学习单指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则,以课文为依据,根据学生学情,精心设计的能够引导学生自主从事学习活动的导学材料。学习单立足于“先学后教,为学而教”,让学生的学走
摘 要:教育是趋近的结果。为达成结果,离不开沟通。孩子需要疏导,家长更需要疏导。毕竟,作为家长,他们是第一次经历孩子上高中。虽然我比家长年轻,但高中三年这一特殊阶段的体验要更多。  关键词:教育;家长;有效  刚监考完历史,杨母就如约来到了办公室。我猜想,她应该是就这次期中考试和孩子信息竞赛的矛盾与我交流。事实果然。  杨母的具体问题与分析如下:  1. 孩子很坚持信息竞赛,我却矛盾焦虑,担心高考
摘 要: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段落的训练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段的仿写,能有效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把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为今后的作文提供材料和模式。潜心会文,找准“落点”,提高片段仿写的有效性,要做到以下三点:1. 落在语言表达有特色的段落;2. 落在构段方式有特点的段落;3. 落在构段方式有特点的段落。只要我们立足教材,找准仿写的落脚点,坚持仿写,学生的
摘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精彩与否,我们不能只看师生互动中思维的碰撞,精彩的发言,语言的生动,知识的掌握。确实这些都会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注脚。但同时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另一种别样“精彩”——“错误”,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非常常见的,一堂一点错不出的课应该说是没有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教师没有准备,手足无措。有的则直接判“错”,再连续提问,直到回答正确;有的则置之不
摘要:目前,钦州市区域义务教育水平不均衡,还存在部分初中学生的厌学现象。根据笔者20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厌学主要是学习不得法,劳而无获,进而生厌。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就必须把好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落实到学生的身上。这样授学生予“渔”,才能使学生劳有所获,产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持久动力。  關键词:学情;初中物理;克服厌学  当前,钦州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但还存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