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原子EIT介质中光存储效率与再泵浦光强的关系

来源 :量子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电磁感应透明效应(EIT)在87Rb冷原子介质中进行了光学信号存储释放的实验研究。测量了信号光存储效率随冷却系统中再泵浦光功率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再泵浦光从零开始增大时,存储效率随之增大而增大;再泵浦光功率超过一定强度时,存储效率开始降低。一个简单的分析说明了上述存储效率与再泵浦光强的关系。
其他文献
通过对锗的光吸收系数与电阻率关系的计算和对一些测量结果的分析以及制作激光器的实践表明:电阻率大于6欧姆?厘米左右的Ν型锗单晶在10.6微米附近都具有较低的光吸收系数,都可作为CO2激光器的窗口材料,近本征的高阻锗单晶的吸收系数并不是最小,室温下光吸收系数极小值位于电阻率为14欧姆?厘米附近,随着温度升高,这个极小值的位置向电阻率小的方向移动。
期刊
A new method to obtain linear polarization operation by Brewster's angle-polished fiber end is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special polarization operation technique together with introducing a narrow-linewidth fiber grating into the laser cavity, a claddin
Tip-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TERS) offers a powerful means to enhance the Raman scattering signal of a molecule as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ic resonance will induce a significant local electric field enhancement in the nanoscale hot spot located w
期刊
设计了基于调制相移法的色散测量样机,提高了色散测量的精度,降低了色散测量成本。设计了基于幅相检测芯片AD8302的双鉴相电路,实现了相位差的准确测量。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可靠的色散系数曲线。整体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用基于芯片F2812的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了对各模块插板的控制,完成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工作台(LabVIEW)开发平台完成界面设计。对样机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长度的G.652光纤,在波长1550 nm处,累积色散测量的不确定度小
根据严格耦合波理论(RCWA),提出了一种基于亚波长的双导模共振(GMR)光栅透射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对称式双GMR光栅将电磁能量全部集中在结构的波导层中,从而产生高效的共振峰。利用两个单GMR光栅串联,光栅间分别为无空气间隙和间隔2.13 ?滋m空气层两种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无空气间隙的双GMR光栅串联结构可实现在波长1 550 nm处的滤波,其峰值透射率约为100%,半峰宽(FWHM)可达0.012 nm;有空气间隙双GMR光栅串联结构将GMR与法布里-珀罗共振(FPR)相结合,在共振
期刊
提出了一种基于H形金属狭缝阵列的新型结构。利用该结构形成的法布里珀罗腔(FabryPerot, FP)来加强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作用, 以获得一种双共振反射现象; 同时研究了基于该现象的折射率传感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该结构中狭缝长度、宽度、金膜厚度等参数对双共振反射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 双共振谷波长可由以上主要参数有效调控, 当竖直狭缝长度为150nm、水平狭缝长度为200nm、狭缝宽度为50nm、金膜厚度为300nm时, 该结构具有较好的双共振反射现象, 其灵敏度分别为590和1199n
针对在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过程中,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信息混淆导致提取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维特征信息增强的改进U型卷积神经网络(U-net)模型,用于遥感影像建筑物的提取。借鉴医学影像分割中应用广泛的U-net模型对建筑物进行提取;考虑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低维细节信息逐级削弱,在特征金字塔中的特征图与扩张路径同级上的特征融合前,先与上一层级的特征图进行融合,进一步优化了提取结果的边缘提取精度。在覆
A hybri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DMA)/optical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CDM) system is proposed, where the optical code is not the same as the address of every optical network unit (ONU); rather, the code is a virtual fiber of hybrid 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