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体育教师运用情感把握学生,能激发学生爱学习和努力向上的积极情绪,能调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特别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必须以教师的热情、平易和蔼为基础,把情感置于教学中去,为学生创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
  赞可夫说:“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将“情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运作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的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望得到激励,认识事物的思维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在一种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是直接影响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的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才能最后达到彼此个性内涵的丰富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它要求师生必须采取密切的合作态度,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是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下面谈谈本人采取情感投入在体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主要通过初次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直接获得对教师的印象而形成。教师要在初次上课时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将为树立良好威信,建立好的师生关系,顺利进行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初次上课,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着装整洁得体,仪表大方,精神饱满,思想开阔,备课充分,示范动作准确优美,指导耐心,讲解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口头上说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而且要从思想上确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脱离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内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提倡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处于一种互动与互补关系,教师可以教学生,学生也可以教学生,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心理互动沟通过程,良好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诚恳的对待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中有理,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可近,而不是敬而远之,教师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会使学生感受到有安全感,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三、把爱融入课堂教学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冬天气候寒冷,场地坚硬,学生上体育课不爱做练习,这就需要教师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关心去体贴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明白教师在课堂中安排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做练习前教师应从关心体贴学生入手,让他们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受伤。活动后及时穿衣,不要在冻地上休息,不要在冷风处停留,以防感冒。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最好在树荫下和室内上课,不要长时间让学生在灸热的太阳下锻炼,由于出汗较多,课间和课下要及时为学生补充凉盐水以免中暑。
  四、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
  中学生在十三至十六岁阶段,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心理变化较大,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来呈现,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情感投入,发生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满足并由此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在体育课上优等生身体素质好,掌握动作快,对这些学生应发挥他们骨干作用,在分组练习时,可让他们担任组长,负责组织练习,调动其积极性,不但能加强优等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带动一般学生的积极性,取得预期良好的效果。“差等生身体素质协调性差,上体育课时容易产生心理畏惧情绪,不愿上体育课,教师应多关心爱护,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其心理问题,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降低教学难度,并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见习生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安排合理的练习和服务活动,不要任其所为,此类学生有一种失落感,应拿出一定时间关心体贴他们,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感到温暖,不断增加师生感情。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情感投入对完成教学目标起极大的积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只有忠诚与教育事业,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在教育中对学生情感投入至诚,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平等共处,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投身于教育活动中,以实现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质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提倡、鼓励及引导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包括标题质疑法、旁注质疑法、比较质疑法及细节质疑法等,从而提高学生主动质疑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质疑环节 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基础知识教学的归结点,
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根据新编教材的特点,突出数量相等关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应用题的叙述文字较长,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解应用题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学生随时关注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它们。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加
一  在古代,人们经常使用三种训诂学方法。首先是形训。古人在造字之时,已经把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蕴含在字形之中,因而可以以形索义。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往往直接为“义符”,至于象形、指事、会意,都可据其原本形体推测其意义。自训话学产生以来,各家都把形训当作一种重要的训话方法。其次是声训。语言的音义同源词语的演变有着明显的语音线索,这一线索为我们提供了“因声求义”的可能性,因声求义也是各家公认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了解社会大事、接受教育的资源途径日益增多,加之学生自身思想比较活跃,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班级文化 快乐成长 班级主人  如何促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我根据在农村初中从事二十多年的班级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加之自身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以下方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 要】新课改理念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学生思想素质与科学知识的同步提高。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德育教育 有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与之相适应,中国各地掀起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浪潮,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