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改革路向与实践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angk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议题.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坚持职教类型特征为根本遵循,以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内生动力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与类型特征,改革创新治理模式,应以“自治”为基本特征,强化法治思维的保障与约束,落实办学自主权;以“智治”为支撑,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从“人治”到“法治”,从传统的“一元管理”走向“多元共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实现“善治”愿景,保障学校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顶层布局创新、完善治理运行体系、凝练“共治”文化、推进数字化改革等举措为高水平高职学校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其他文献
杭州《X秀》是太阳马戏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原创演出,融合歌剧、杂技、舞蹈、武术、魔术等东西方艺术,以声光电等呈现沉浸式体验,以1场演出、2条故事线、16幕剧情、50名艺术家、17个国籍、73分钟震撼视听,展现一段震撼恢宏的史诗传奇.
大学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学科之间的竞争,对学科竞争力进行评价,既有利于高校明确自身的竞争力状况、优势及劣势学科分布情况,也有利于政府、高校更好地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文章基于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学科校内竞争力和学科校间竞争力两方面入手,分析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间的学科发展情况.静态偏离份额分析结果显示,联盟各高校学科发展势头有明显差异,以学科校间竞争优势驱动为主,以学科校内竞争优势驱动为辅;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构建出代表学科发展状态的四象限模型,结果显示
高校学生学业增值评价将学生学业水平提升视为一个由多因素促成的增值过程,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与进步,可有效纠正和破解“唯分数”的不当评价取向和政策困境.它将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评价和参与治理,有利于评价合力的形成;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加注重循证管理逻辑与数据支撑,有利于提升学业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当前,高校学生学业增值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评价指标选取与设计难以引导学生多元发展、评价主体多元性有所缺失、评价结果预测功能难以实现等现实困境.作为实施学业增值评价的主体,高校更
此次跨年交响音乐会由中国唯一一支具有节日乐团风格的国家级专业院团——中国电影乐团精彩呈现,让现场的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奏响2022年的序曲.rn中国电影乐团成立于1949年4月,每年演出音乐会上百场.曾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等世界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合作,演出了交响音乐会、世界著名歌剧、芭蕾舞剧等.
台绣为台州刺绣的简称,又名“雕平绣”“海门雕绣”,是中国民间刺绣的一种独创形式,见证了早期中西文化的交融.20世纪初(1906年),法国仁爱会来海门(今台州)天主教堂传教,向教堂的女教徒和孤儿传授西方的“雕镂”和“抽纱”技艺,俗称“天主堂花”,经与台州传统手工刺绣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海门雕绣(台州刺绣)”.鼎盛时期,以台绣为基础的贸易出口产值达到8亿元,绣花人员达13万人,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绣更是以独有的“雕平绣”风格称誉海外,国际上誉为“东方瑰宝”.
教学模式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对教学模式错误解读和异化实施产生的模式化教学和教学模式化却阻碍了教学模式的功能发挥及创新发展.模式化教学是一种僵化的教学实践样态,教学模式化是一种不良的教学发展趋势,二者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功利主义的教学价值观、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和“放弃理论”的教学实践观,并且带来了诸如背离育人目标、弱化主体个性、削弱教师创造性等问题.为解决模式化造成的教学困境,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为逻辑归属的教学目的观,强化理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
政策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性偏好,蕴含着政府决策者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注意力分配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在空间维度,国家政策话语相对关注城乡均衡;在过程维度,政策注意力配置存在重过程、轻结果的倾向;在要素维度,政策条件、财政支持、学校改进和师资建设是政策注意力的集中关注点,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呈上升趋势,而课程教学、技术支持长期是注意力分配的“短板”.总体而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注意力分配存在“路径依赖”“结构失衡”“衔接断裂”等问题.基于此,应创新政策注意力分配思路,树立“时代观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技术治理”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趋势,不仅加速了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促进了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形塑.但现代技术运用与传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间的张力尚未完全消解,导致“技术治理”在教育发展实践中尚未转化为更有效的“治理技术”,具体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异质化有碍技术赋能实现、治理机制的科层化阻滞技术协同创新、治理方式的单一化削弱技术应用效能、治理规范的狭隘化难以应对技术风险等.为此,教育治理现代化不能局限于“装置”意义上的技术升级,更要将“现代性”融入教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终其一生,宣讲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如何创建好的管理,好的管理又如何能够将团伙变成团队.如果你身后没有一套明确的文化,你就无法有效执行你的战略.企业文化出了问题,公司就会出现裂痕,不光是士气下降,利润和绩效也会随之下降.一个企业的文化应该要定义该企业中员工所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和观念,告诉组织中的人,哪些行为是被重视和尊重的.作者认为要坚持以凝聚力和执行力提升、业务指标改善检验工作成效.
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有力支撑,探究政策的演变过程对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先后经历了政策酝酿期、政策聚焦期、内涵丰富期、质量提升期、体系构建期五个发展阶段.从渐进决策理论看,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体现了四大特征,即政策变迁的目的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变革、政策变迁的基础是基于以往决策经验和既有政策、政策变迁的途径是取得多方主体协同、政策变迁的效果易受到决策者非理性因素影响.政策的双重目标导向、政策环境的持续正向影响、多方政策主体的共同作用、人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