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已经深入影响了中职英语教学。鉴于此,通过分析大赛的特点及竞赛构成,结合我校护理专业选手的参赛实践,初步探讨英语教师如何提升能力和优化教法,以期更加有效的结合大赛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 教师能力提升 教法优化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概述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发展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六章的职业教育部分明确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2011年由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及高教社举办的首届“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技能大赛的基础上,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作为一个赛项于2012年被纳入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随后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影响不断扩大,迅速演化具有了类似高考指挥棒的功能,一定程度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上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从2014年开始,我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一直有学生参加南京市和江苏省服务类初赛及复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竞赛环节及特点
每2位选手为一组参加竞赛。竞赛环节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在线评测、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和职业风采。权重构成分别为20%、30%、30%和20%。
1.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环节试题涵盖了听力和阅读两种形式,测试方式为上机测试。试题内容聚焦生活和职业场景,实用性强,职业要素突出,比如让选手在poster,advertisement和bill中辨别有用信息,或者让选手按照客户们的不同要求为其指引相应的酒店部门等,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真实化、情景化和任务化特征。此部分主要考察的是选手的观察力、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2.情境交流
情境交流环节为每组参赛选手提供5组四格漫画形式的图片。选手随机抽取一组并进行全封闭备赛,时长为30分钟。选手A需要在90秒内描述图片并立意,紧接着选手B需要在90秒内答出裁判提出的有关图片内容和主题的若干问题(一般为2-3题)。此环节与工作或生活紧密相关,需要选手通过价值判断,尽可能联系已有的知识背景,对图片描述、总结并反思。情境交流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同裁判的沟通交流能力。
3.职场应用
职场应用环节中,AB两名选手分别为任务的供需两方,来完成通用职场中的工作任务。首先,他们在备赛室中只能使用英语来沟通所给材料中的信息差,完成任务单的填写并做出方案选择。此阶段时长限制为30分钟。其后阶段在赛场完成。选手A需要向裁判陈述选择结果并陈述理由,而选手B需要在2分钟内答出裁判就任务提出的相关问题。职场应用侧重于对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的考察。
4.职业风采
职业风采环节要求每组选手结合所学专业或未来职业,用英语进行原创性才艺表演。
(三)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目的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项规程》明确指出,赛项的目的是致力于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着力于中职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对教师而言,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在职场中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岗位任务,从而更好地符合社会期待,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将是在今后英语教学中日益着重考虑的要素。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具备教材整合能力,提升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
我校护理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牛津高中英语》,另一种是省编职业学校《英语》,这两种教材各有其优缺点。牛津高中英语编排内容上更加全面饱满,语言素材也更加丰富。最为重要的是,在难度上更加贴近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英语》因为综合考虑到全省中职生的英语水平,在语言素材的输入方面无论从量还是(难)度都远不能满足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这套教材的优点是能体现职业特点,对于学生的职场发展等话题,如职场着装、职业礼仪等有较多的涉及。教师应当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的需求为目标,明晰护理专业的特定职业能力,适度整合教材,设置职业情境,使授课既符合“i 1”的难度,又可以结合到学生未来的医院工作场景内容,引导学生将基础英语同护理专业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和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
(二)提升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
由于我校护理专业的英语周课时只有4,课内时间对于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教学的针对性,还是大赛相关内容的输入量上都远远不足。因此,教师除了整合教材资源外,还需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课外活动,如开展英语朗读、护理英语情景剧等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临场心理素质,实现语言的运用,为技能大赛做好准备。
(三)贯彻团队合作的理念,力求“1 1
【关键词】中职英语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 教师能力提升 教法优化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概述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发展背景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六章的职业教育部分明确要求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2011年由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以及高教社举办的首届“高教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技能大赛的基础上,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作为一个赛项于2012年被纳入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随后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影响不断扩大,迅速演化具有了类似高考指挥棒的功能,一定程度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上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从2014年开始,我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一直有学生参加南京市和江苏省服务类初赛及复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竞赛环节及特点
每2位选手为一组参加竞赛。竞赛环节由以下四部分构成:在线评测、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和职业风采。权重构成分别为20%、30%、30%和20%。
1.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环节试题涵盖了听力和阅读两种形式,测试方式为上机测试。试题内容聚焦生活和职业场景,实用性强,职业要素突出,比如让选手在poster,advertisement和bill中辨别有用信息,或者让选手按照客户们的不同要求为其指引相应的酒店部门等,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真实化、情景化和任务化特征。此部分主要考察的是选手的观察力、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2.情境交流
情境交流环节为每组参赛选手提供5组四格漫画形式的图片。选手随机抽取一组并进行全封闭备赛,时长为30分钟。选手A需要在90秒内描述图片并立意,紧接着选手B需要在90秒内答出裁判提出的有关图片内容和主题的若干问题(一般为2-3题)。此环节与工作或生活紧密相关,需要选手通过价值判断,尽可能联系已有的知识背景,对图片描述、总结并反思。情境交流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同裁判的沟通交流能力。
3.职场应用
职场应用环节中,AB两名选手分别为任务的供需两方,来完成通用职场中的工作任务。首先,他们在备赛室中只能使用英语来沟通所给材料中的信息差,完成任务单的填写并做出方案选择。此阶段时长限制为30分钟。其后阶段在赛场完成。选手A需要向裁判陈述选择结果并陈述理由,而选手B需要在2分钟内答出裁判就任务提出的相关问题。职场应用侧重于对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的考察。
4.职业风采
职业风采环节要求每组选手结合所学专业或未来职业,用英语进行原创性才艺表演。
(三)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目的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项规程》明确指出,赛项的目的是致力于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着力于中职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对教师而言,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在职场中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岗位任务,从而更好地符合社会期待,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将是在今后英语教学中日益着重考虑的要素。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具备教材整合能力,提升学科知识的复合能力
我校护理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牛津高中英语》,另一种是省编职业学校《英语》,这两种教材各有其优缺点。牛津高中英语编排内容上更加全面饱满,语言素材也更加丰富。最为重要的是,在难度上更加贴近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英语》因为综合考虑到全省中职生的英语水平,在语言素材的输入方面无论从量还是(难)度都远不能满足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这套教材的优点是能体现职业特点,对于学生的职场发展等话题,如职场着装、职业礼仪等有较多的涉及。教师应当以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英语的需求为目标,明晰护理专业的特定职业能力,适度整合教材,设置职业情境,使授课既符合“i 1”的难度,又可以结合到学生未来的医院工作场景内容,引导学生将基础英语同护理专业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和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
(二)提升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
由于我校护理专业的英语周课时只有4,课内时间对于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教学的针对性,还是大赛相关内容的输入量上都远远不足。因此,教师除了整合教材资源外,还需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课外活动,如开展英语朗读、护理英语情景剧等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临场心理素质,实现语言的运用,为技能大赛做好准备。
(三)贯彻团队合作的理念,力求“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