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129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24 h血压参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神经损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0例POAG患者作为POAG组,5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24 h眼压和血压的同步监测,比较2组受检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的差异,并分析POAG组患者24 h血压参数、眼灌注压及眼压与相关视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POAG组的24 h平均眼压、眼压差、眼灌注压差及脉压差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57、2.29、2.39,P<0.05)。②POAG组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3.02,P=0.003),其收缩压最高值、收缩压波动值、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最高收缩压及其波动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8、5.27、4.13、4.13、4.14,P<0.001)。③POAG组24 h平均舒张压、舒张压最高值、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最高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2.22、2.50、2.29、2.10,P<0.05)。④POAG组患者的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视神经损害相关性:平均眼压是POAG视野的平均缺损值(MD)的影响因素,二者呈负相关(b=-0.44,P=0.004);盘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平均眼压(b=-0.956,P=0.001)、眼压差(b=-1.125,P=0.003)呈负相关;夜间平均舒张压(b=0.395,P<0.001)和夜间平均动脉压(b=0.046,P=0.001)分别与AP100和AP50值呈正相关。

结论:

①24 h血压相关参数与POAG的视神经损害之间存在相关性;②夜间眼灌注压、夜间舒张压和夜间动脉压可能是POAG视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③在POAG的治疗中,稳定的血压和靶眼压有利于保持有效的稳定的眼灌注压,提示在关注降眼压治疗POAG的同时应该关注血压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下睑缘下置术的方法,以增加睑裂纵向高度及改善内倾型眼形,使面部更加美观。方法根据下睑牵引系统原理,通过对下睑板与下睑缩肌进行折叠行下睑缘下置术79例。在下睑外侧1/3处沿睫毛根部设计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至睑板前眼轮匝肌,在眶隔脂肪后找到睑板缩肌复合体,在睑板下缘将睑板缩肌折叠缝合,去除部分多余皮肤约2~3 mm,观察下睑下移程度,调整至满意后缝合切口。结果本组共79例,有效随访70例,随访时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行为状况的变化,以及外耳再造术在改善患儿及家属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72例,于术前及第二期手术6~12个月后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状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在耳廓支架构建中的辅助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5~7岁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73例。术前应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直观分析患者肋软骨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肋软骨耳廓支架制作方案。结果本组73例中,15例经术前评估,肋软骨发育未达手术需要,推迟手术;58例行耳廓再造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耳廓支架变形、感染及胸廓畸形,52例再造
目的探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按佩戴起始年龄(<1月龄,1~3月龄,3~6月龄)分为3组,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耳廓形态改善情况分为正常(e),接近正常(g),有改善但不正常(f)及无改善(p)4级,并根据e和g的比例计算有效率。结果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治疗并参加随访的6月龄内的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制作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例上颌骨原发肿瘤或累及上颌骨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设计手术导板及赝复体,术中在手术导板引导下及手术导航验证下完成手术,并戴入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对术前与术后2周CBCT数据行计算机图像融合并作偏差分析,评价手术精度。术后1个月行三维
目的探讨三期功能耳再造技术在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9月至2017年6月,对53例先天性耳廓畸形伴耳道狭窄患者完成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同期,对445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行常规二期全耳廓再造手术,未行外耳道成形。在三期功能耳再造手术中,一期采用改良的植埋技术,植入耳廓支架,并为二期外耳道成形预留一定的耳甲腔空间;二期在耳甲腔内创新性应用耳内耳甲切口技术,完成外耳道
目的探讨全扩张皮瓣法矫正小耳畸形一期手术的操作要点、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收治的211例小耳畸形患者,行全扩张皮瓣法再造耳廓一期手术的相关资料,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结果本组211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血肿4例,扩张器外露3例,感染2例,皮瓣远端血运障碍伴头部剧烈疼痛1例。血肿
期刊
雾霾是大气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视野模糊导致能见度恶化的天气状况,由霾和雾共同造成。雾霾包含复杂的有毒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眼是最直接和长期暴露的器官之一,雾霾对眼产生多种影响,包括器质性的影响如引发或加重白内障、干眼、结膜炎等眼病以及功能性的影响如降低能见度等,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