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并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为小学生作文创作和语言表达提供基础性支撑。现阶段,我国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正在实施,其中也包括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并且逐步处于突出性的重要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打破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从而在语文学科阅读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改革阶段,针对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赏析评价能力。因此,为了实现这个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积极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缺少与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互动,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科阅读的兴趣降低,从而不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赏析评价能力,并且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与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相反。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思维多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对于直观化、形象化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阅读表演方式、阅读朗诵方式、阅读竞赛方式等,都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的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置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形式,从而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的体裁形式,其中的故事生动且散文优美,通过表演、诵读、竞赛等形式,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深入理解和完全把控语文阅读内容的深层内涵。
  例如,在讲解《画家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布置给小学生学习任务——和家长观察家乡的变化以及感受家乡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将家乡的发展变化描绘出来,并且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描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还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内容。
  二、通过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来感受阅读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构建小学低年级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在课堂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教师的关注和认可,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内容,这也表明了加强师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秋天的图画》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合理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及设置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提问。首先,提问学生“秋天的景色有哪些”。通过简单的教学问题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面对秋天的美景,你有哪些体会和感悟?”鼓励学生叙述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引导小学生学习本篇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小学生感受秋天魅力的同时,能够在情境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锻炼小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和文章感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想象,能够构建出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有效地锻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为小学生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通过帮助小学生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够深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
  例如,在讲解荷花这篇文章时,明确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即朗读全文,通过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描绘,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并且在文章朗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清香,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荷花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荷花在风中摇曳的舞姿,并且可以给视频配上轻音乐,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感觉像是在荷花丛中,同时也可以配合轻音乐进行文章朗读,在阅读中感受荷花的美丽和动人,促使学生能够融入文章内容中,更好地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通过推进阅读拓展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阅读是小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推进阅读拓展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能够开阔视野,以及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此同时,在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时,语文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掌握的阅读方式,都运用在课外阅读中,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和理解评价能力,从而能够深层次地学习文章内容。
  在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时,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理解能力,为小学生推荐内容通俗易懂、内容配有插图、文字配有拼音的阅读文章,这样在满足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充分调动小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常见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有《安徒生童话》《格林兄弟》《伊索寓言》等,这些课外读物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并且阅读内容的情节多变,有利于小学生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关注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实际情况,让小学生选择一篇自己阅读过的文章进行课堂朗读,在朗读之后可以说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要积极与小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认知,以及明确阅读的重要性,这样家长可以在课后指导小学生完成经典故事的阅读,以及成语故事的阅读等,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家长也可以给小学生普及生活常识,以及树立是非观,在开阔小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能够提高小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
  五、通过改变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现阶段,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方式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不利于调动小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改革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在激发小学生对文章阅读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调动小学生参与课外拓展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小学生积极性、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树立自信的学习心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创新教学方式和改革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热情,继而能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祁飞.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分析[J].课外语文(初中),2012(10).
  [2]缪兴云.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4(12).
  [3]金秀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7).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1992年10月1日开播,该频道是以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频道,CCTV-4以新闻节目为主导、以文化和服务类节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亲子阅读的现状,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亲子阅读指导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研究。作者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亲子阅读的现状主要阐述了六个方面,并且基于此背景之下分别对故事助读法、音乐游戏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这四种小学低年级语文亲子阅读指导方法进行了探究讨论,对于今后的小学低年级语文亲子阅读研究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亲子阅读;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摘要】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初中是人生启蒙的时期,也是学生时代的开端;而初中就是整个学习生涯的奠基阶段。一个成功的初中教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提升,更多的是培养之后许多年的习惯与兴趣。初中语文的学习,给我们的头脑拓宽了更多的可能。语文的学习原本就应当是灵活有趣的,但是古板重复的课堂使得这些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如何让刚刚步入学习轨道的学生爱上语文
【摘要】语文学科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师也要遵循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摒弃传统教学课堂上的弊端,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心。开展合作教学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合作教学的重要意义与结合初中生实际需要开展创新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成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新时期教学改革不断进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探索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质量。本文探讨了积极模式下的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措施,希望给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老
【摘要】教学目标阐明在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阐明的变化着手,对教学目标的维度编写、目标的应用两方面的前后情况进行概述,从中提炼出笔者对其变化的价值思考:强调学科价值,凸显学生价值,审视目标逻辑。  【关键词】教学目标阐明;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价值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教学目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渗透,传统阅读教学已不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积极性,影响阅读教学效率。主题式阅读即新课程改革延伸而出的教学模式,即围绕某一中心主题开展的阅读教学,可以较好地整合形式和意义相近的知识点,促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则从
西农 11号是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 ,1996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株型紧凑等特点 ,夏播一般单产 50 0 k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整体教学结构与内容的新要求,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单向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不能直接给出唯一而清晰的结论,而是进行问题激发和思维指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结论,进而主动创造。教育内容上更加注重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塑造价值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学的目标。因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努力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这种语文学习模式强调四环节,即“开放与合作”“
【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进步中,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本学科,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影响。而写作又是语文中占比例较大的部分,所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思维模式,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和写作教学的方法。本文将通过高中语文写作现状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以及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小组合作的具体方法来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