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06年4月28日,由美国高盛投资集团与鼎晖中国成长基金以二十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成功收购双汇集团。投资界人士认为转让之时签订的限制性条款对双汇的发展不受任何影响,但很多人士并不这样认为。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双汇重组前后双汇集团发展趋势做实证分析。
关键词 双汇重组 绩效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双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还进入了世界肉食品加工行业40强。由于自身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双汇不得不寻求收购。2006年4月28日,由美国高盛投资集团与鼎晖中国成长基金以20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成功收购双汇集团。对于高盛集团收购双汇在全国上下引起很大的争议,有的说是双汇为自己谋出路,保证双汇继续发展,用这种方式引入知名国际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有的却说是民族工业的沦落。然而,高盛收购双汇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收购双汇、双汇集团重组后有没有阻碍双汇的发展。
二、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研究方法
(一)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衡量公司绩效的7个财务指标对双汇重组前后集团绩效表动的趋势做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其在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有关绩效指标有无变化。具体为利息支付倍数(LB)、每股收益(MR)、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主营业收入利润率(YL)、总资产报酬率(ZB)、股东权益报酬率(GL)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R)。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非参数检验法中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对这一问题做实证分析。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所有配对数据的评分按照绝对值的大小评秩,然后对每一个秩附加不同的符号,用正号表示来自正的评分差的秩,用负号表示来自负的评分差的秩,如果两个相关样本没有差别,则将对应于正号的秩于对应于负号的秩分别求和以后,两个和值大致相等,如果两个和值相差很大,说明两个样本差异较大。这一检验方法不仅考虑了配对内的差异的方向,还考虑到配对数据的相对大小。
三、实证分析及结论、
在对衡量双汇重组前后公司绩效的七个财务指标的一般统计描述中,选择中位数作一个比较。对于公司重组前后三年内有关绩效指标的比较,首先假设前后各两年的绩效指标数据来自相同的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分别将前后两年的绩效数据作为配对样本,检验前后两年的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两配对样本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其次分别计算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增长率,根据增长率的正负检验后一年与前一年相比,有关绩效指标是增长的还是下降的。
(一)公司重组前后的绩效比较——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
表1表明双汇集团在重组当年的绩效与重组前一年相比,利息保障倍数和主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即只有利息保障倍数和主营业收入增长率在重组当年小于重组前一年,其他指标都表明了重组当年比重组前的绩效更好;表2表明双汇集团在重组当年的绩效与重组后第二年相比,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表1重组前一年与重组当年数据对比的符号秩检验结果
其中:
(1)LB0,LBQ分别表示重组当年和前一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其余依次类推。
(2)表中列示的是Z统计量的值和Z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值(表2与此相同)。
(3)*、**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显著(表2与此相同)。
表2重组当年与重组后一年数据对比的符号秩检验结果
其中: LB0,LBH分别表示发行当年和第二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其余依次类推。
通过对重组前后三年分两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重组后比重组前双汇集团的经济绩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出现增长的趋势。
(二)双汇集团重组前后的绩效比较——指标增长情况。
重组当年增长率=(重组当年指标值/重组前一年指标值)-1重组后第二年增长率=(重组后第二年指标值/重组当年指标值)-1
根据计算公式的定义,如果某一指标的增长率表现为正数,则说明该指标前后两年相比是增长的,若表现为负数,说明该指标前后两年相比是下降的。根据表3,在7个业绩指标两年的增长率中,有14个增长率中位数,在这14个数据中,有11个正数,有三个是负数,而三个负数里还有一个接近于零,因此可以说,从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经营业绩增长率的中位数来看,总体上,经营业绩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
其中:指标代码后加R表示该指标的增长率,如LBR表示利息保障倍数的增长率,其余依次类推。
因此还可以得出结论,双汇集团在重组后和重组前相比,经营业绩确实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高盛集团放弃了对双汇的控制权,只是拥有双汇的股权,并且高盛集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双汇集团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二是在高盛集团收购双汇后,仍然保留以万隆为代表的经营团队对双汇集团的控制,所以才使双汇集团的发展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直保持缓慢的增长趋势,而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雪芳,刘春杰. 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公司绩效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2006(3).
[2] 易丹辉.非参数统计—方法与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3] 陈希儒,方兆本,李国英,陶波.非参数统计.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关键词 双汇重组 绩效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双汇集团在国内外拥有60多家国有全资、参股、控股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还进入了世界肉食品加工行业40强。由于自身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走出国门的迫切需求,双汇不得不寻求收购。2006年4月28日,由美国高盛投资集团与鼎晖中国成长基金以20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成功收购双汇集团。对于高盛集团收购双汇在全国上下引起很大的争议,有的说是双汇为自己谋出路,保证双汇继续发展,用这种方式引入知名国际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有的却说是民族工业的沦落。然而,高盛收购双汇有利有弊,在权衡利弊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收购双汇、双汇集团重组后有没有阻碍双汇的发展。
二、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研究方法
(一)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衡量公司绩效的7个财务指标对双汇重组前后集团绩效表动的趋势做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其在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有关绩效指标有无变化。具体为利息支付倍数(LB)、每股收益(MR)、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CF)、主营业收入利润率(YL)、总资产报酬率(ZB)、股东权益报酬率(GL)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IR)。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非参数检验法中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对这一问题做实证分析。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所有配对数据的评分按照绝对值的大小评秩,然后对每一个秩附加不同的符号,用正号表示来自正的评分差的秩,用负号表示来自负的评分差的秩,如果两个相关样本没有差别,则将对应于正号的秩于对应于负号的秩分别求和以后,两个和值大致相等,如果两个和值相差很大,说明两个样本差异较大。这一检验方法不仅考虑了配对内的差异的方向,还考虑到配对数据的相对大小。
三、实证分析及结论、
在对衡量双汇重组前后公司绩效的七个财务指标的一般统计描述中,选择中位数作一个比较。对于公司重组前后三年内有关绩效指标的比较,首先假设前后各两年的绩效指标数据来自相同的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分别将前后两年的绩效数据作为配对样本,检验前后两年的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两配对样本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其次分别计算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增长率,根据增长率的正负检验后一年与前一年相比,有关绩效指标是增长的还是下降的。
(一)公司重组前后的绩效比较——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
表1表明双汇集团在重组当年的绩效与重组前一年相比,利息保障倍数和主营业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即只有利息保障倍数和主营业收入增长率在重组当年小于重组前一年,其他指标都表明了重组当年比重组前的绩效更好;表2表明双汇集团在重组当年的绩效与重组后第二年相比,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表1重组前一年与重组当年数据对比的符号秩检验结果
其中:
(1)LB0,LBQ分别表示重组当年和前一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其余依次类推。
(2)表中列示的是Z统计量的值和Z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值(表2与此相同)。
(3)*、**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显著性水平显著(表2与此相同)。
表2重组当年与重组后一年数据对比的符号秩检验结果
其中: LB0,LBH分别表示发行当年和第二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其余依次类推。
通过对重组前后三年分两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重组后比重组前双汇集团的经济绩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出现增长的趋势。
(二)双汇集团重组前后的绩效比较——指标增长情况。
重组当年增长率=(重组当年指标值/重组前一年指标值)-1重组后第二年增长率=(重组后第二年指标值/重组当年指标值)-1
根据计算公式的定义,如果某一指标的增长率表现为正数,则说明该指标前后两年相比是增长的,若表现为负数,说明该指标前后两年相比是下降的。根据表3,在7个业绩指标两年的增长率中,有14个增长率中位数,在这14个数据中,有11个正数,有三个是负数,而三个负数里还有一个接近于零,因此可以说,从重组当年和重组后第二年的经营业绩增长率的中位数来看,总体上,经营业绩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现象。
其中:指标代码后加R表示该指标的增长率,如LBR表示利息保障倍数的增长率,其余依次类推。
因此还可以得出结论,双汇集团在重组后和重组前相比,经营业绩确实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高盛集团放弃了对双汇的控制权,只是拥有双汇的股权,并且高盛集团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双汇集团有更好的发展潜力;二是在高盛集团收购双汇后,仍然保留以万隆为代表的经营团队对双汇集团的控制,所以才使双汇集团的发展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直保持缓慢的增长趋势,而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张雪芳,刘春杰. 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公司绩效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2006(3).
[2] 易丹辉.非参数统计—方法与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3] 陈希儒,方兆本,李国英,陶波.非参数统计.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