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远诗意的小山村体验篱舍·槐井石舍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mi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篱舍·槐井石舍

造梦碣石村


  和篱舍·槐井石舍的创办人一样,初一接触碣石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那时村中还没有篱舍·槐井石舍民宿。那是个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我们从斋堂去沿河城,没有走回头路,上到西面的山顶再向下盘,山路弯曲而悠长。顺盘山路下山的过程中,我们以为远眺中的髽髻山是最吸引人的景观了,没想到过碣石村时我们不由自主就找地儿把车停了下来,逛了好一气儿。古老的大槐树、石碾、老井、明清山村农舍、长渠、小桥、大石头,甚至田边的老树桩,都深深吸引着我们,绿色和野花还不曾光顾,满眼枯枝败叶荒芜萧条,但每一物中都流淌出个性而又与自然交融的文化浓汁儿,弥放着古远的气息。不感觉路边的这个村小,它笼罩在博大深邃的时空网中。
村头老碾古槐

  我想我能理解篱舍·槐井石舍創办人当时遭遇碣石村时的心境。职场拼搏中,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身上拥有了许多闪亮的标签,但越来越觉疲累,大都市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有一种窒息感,想在闲暇的时光里得到喘息。开车在京郊转悠,寻找优美动人的风景、淳朴可爱的村庄调解心情,使全身心得到缓解放松。她看到了世外桃源,她回到了童年,在碣石村给她的惬意中她又有了新的感悟新的灵感和新的梦想,她毕竟身在职场中,拼搏开拓几近本能,设身处地联想为她展开了新的视野,造梦计划在经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朋友们的意见后开始:租来农民家的一个小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融入新中式设计元素,翻新改造房子,让它变得时尚而不失古朴。碣石村篱舍·槐井石舍民宿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诞生了。
篱舍·槐井石舍院别有风情

  篱舍·槐井石舍这个名称里包容着碣石村的四大亮点:千年树龄的老槐树、72口古井、村口的巨石、明清古民舍。
  篱舍·槐井石舍如今已是五套院子的规模,且已不是单纯一处民宿的名称,而是有众多股东参与的一家旅游有限公司,参与者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原先单纯的槐井石舍民宿已交由北京菲梵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打理。在菲梵的旗下,以篱舍民宿品牌面向市场。篱舍之名,取自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两句中的上句篱字和下句舍字,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诗魂在一砖一瓦中


  金属框架的木栅栏门、青石板行行错向倾斜着铺排出的临街墙、方洞混凝土架架起的透空护栏矮墙、沙石窝中的小陶罐……用料看似杂乱、粗糙,整体的效果却很小文艺,关键在组合出的效果,在组合的设计者有没有艺术品味。斜铺的青石板片临街墙,在街上看,挺震撼的,石板错列有序,与后面的那座院的院墙交错相连,连出一种气势。靠山的院墙又是一种风格,是用乱石块垒的虎皮墙,两相对照,粗放中各有其韵其神。前面院的正房,看不出太高大,大坡脊,鱼鳞瓦,屋内却是两层,上顶层得登楼梯。作为客厅和会议室,在空间的分布和切割上制造出神秘。内外砖也用得不一样,室外墙用的是青砖,室内墙用的是红砖,别出心裁别有味道,使人对篱舍·槐井石舍原色乡土、真我生活和民宿多创有了真切实在的体味。
彩绘石
诗意的民宿小院

  临街的那套客房院,房屋外观整体保持原貌,门窗做了改动,屋内大床房有宫殿的感觉,透明的大玻璃窗,把阳光和室外的风景吸纳进来,与雪白的床、孔雀蓝的枕垫、吊挂在天棚上的米黄色纱幔、床头墙上横陈的冷暖色调各占半壁江山的风景画交融一体。横线条、竖线条、轻柔与刚硬质感相得益彰,让心顿生涟漪,这就是一幅弥放着诗情的画,不可多得,弥足珍贵。
庭院。

  院子多的是艺术小品。院墙是艺术小品,花板石、青砖交错铺出的院子是艺术小品,窗前院角的休闲黄色木桌椅是艺术小品,摇椅是艺术小品,浅池、木桩、竖放斜放的陶罐、瓢、小石磨的组合体更是艺术小品。那是艺术化了的流水装置,是精心彰显乡土农家用品粗放拙朴格调的艺术小品,是时尚旅游休闲的诗。
其他文献
1 高空步道上看滑雪大跳台、群明湖和冷却塔。2 沿螺旋式楼梯上高空步道。红色记忆  首钢位于石景山区,长安街延长线的最西端,主厂区在永定河畔。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是我国钢铁工业的缩影、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百年首钢,沧桑巨变,它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跨越。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百年首钢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首钢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拼搏奋斗。尤其是一批批共产党
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美誉。还未进入县衙的大门,前方道路两侧的照壁和牌坊已经令人叹为观止。照壁正中有一个名叫“犭贪”的石兽,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南面书“菊潭古治”,北面书“宣化”二字,乃知县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走進大门,来到第一院落,中间的甬道延伸至高大的仪门,两侧的附属建筑夹道而立,分别为寅宾馆
毛猴娶亲。毛猴打鼓。毛猴四合院。小非遗诞生记  毛猴这个名字,对于北京以外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新奇。金丝猴?猕猴?还是其他什么小动物?当他们看见这项北京非遗的时候,心里又平添了更多的问号。是个标本吧?它身上的毛是植上去的吗?当他们知道了毛猴的制作工艺后,都会啧啧称奇,感叹古人竟有如此大的“脑洞”发明出这么奇特的艺术品。  要说起毛猴的发明,还有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话说在清道光年间,北京一家药
中国画,也称国画,中国古人们创立的艺术表现形式。银,单质金属,硬度为摩氏2.7,有极好的延展性,因纯度不同熔点在960度左右。粗看起来,二者风马牛不相及也,但有一位90后的年轻人却想凭自己对艺术的理解,用银器来表现中国画的意境。  从小就接触中国画的陈英泽,是南京艺术学院金属工艺与设计专业的高材生,在他的脑海中总有一个想法,就是用器物为画布,用锤、凿为画笔,向世人展示他一直钟爱着的国画文化。想到不
康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比较小的一座陵,基主是未在功业上出名而在贪玩的程度和水平上可上排行榜的明代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他和他的皇后夏氏合葬。他是明英宗的孙子,享年不是30岁。康陵有两个与众帝陵不同的地方,一是铭文砖在众帝陵中为最,一是在陵域中只见松不见柏。究其原因,莫衷一是。  从茂陵去康陵,要走稍远一点儿的路,要从贯穿诸陵的那条公路上左拐下坡,过一个河套。沿途的景色很有特点,不再是满眼绿树绿林遮
1 中国蜜蜂博物馆朱门青瓦的中式仿古建筑馆舍。2 馆内有关蜜蜂的展陈。3 中国蜜蜂博物馆朱门青瓦的中式仿古建筑馆舍。  在香山北麓山脚下的樱桃沟中,有这样一个小众博物馆,它是8-20毫米的小物种生活的“国度”,这就是中国蜜蜂博物馆。要想进入博物馆,先要从北京植物园西侧进入,一路向北行走,在著名古刹卧佛寺的西侧,便可看见掩映在丛林中的一座平房小院,这就是蜜蜂的世界了。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进入小院中,便见
芬蘭是全国三分之一面积位于北极圈内的“千湖之国”,相传这里就是圣诞老人的家乡。这里的夏季温和而短暂,首都赫尔辛基、旧都图尔库、东疆名城萨翁琳纳,还有茂密的森林、美丽的高速路、低调而奢华的民宿,就像那多彩的北极光,曼妙奇幻,给人无尽的遐想。
避暑山庄内午门,也叫二宫门。石狮子。悬挂于瞻泊敬诚殿外檐之上的云龙贴金匾。宫殿区游廊。在避暑山庄的困惑  游客到承德避暑山庄游览,一般都会从丽正门进。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是入山庄宫殿区正宫的第一道门,是山庄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一道景。宫殿区现辟为博物馆,入口在与丽正门相对的外午门。博物馆是单向入出,想先游览了其他园区再从后宫门进入宫殿区游览是被禁止的。山庄门票与北京相比并不便宜,错失了宫殿区的游览
戏曲人物的“点睛之笔”  一走进董涛山老人的家中,就被眼前一顶顶精致灵动的盔帽吸引了,仿佛走进了一个戏剧的世界,客厅里摆放着许多我们平时只能在戏剧舞台上才能看见的盔帽。这是一处平定城中的单元楼,宽大的客厅就是董家的盔帽工坊,中间的茶几上堆满各种硬纸板、铁丝等各类戏剧盔头的原材料。董涛山老两口,还有儿子儿媳一家子正细致地糊纸板、刻云纹花板、扎铅丝、缠绒球,忙得不可开交。  董师傅精神矍铄、红光满面,
我喜欢在胡同中穿行,爱看四合院瓦檐下那雕刻精美的砖雕,大门两侧墙上的砖雕和影壁。北京砖雕艺术被称为汉族砖雕艺术“四大名旦”(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首,多作为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广泛用于老北京建筑。明清两代,是砖雕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砖雕题材多样,装饰精巧,富贵华丽。四合院是砖雕的载体,而四合院的门楼则是砖雕的重点装饰部位,比如香饵胡同7号的门楼上,有一大块极其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