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研磨,表达真情实感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xi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在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中,要将细节描写手段与场景、人物这两大类的描写对象并列。这就充分说明典型的细节描写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对细节描写习作方法多方位、深层次的挖掘,将会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及想象等习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抓住课文中的典型细节描写,系统、深入地开展习作指导。
  一、察言、察色、察行——细节观察的指导
  关于小学阶段“写作”的目标,第一阶段定位于“写话”,从第二学段开始“习作”,但课程标准中三个学段从写话到习作都对“观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是“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是“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下面,我们就结合课文,研究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手段。
  察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主题是“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他更爱战士”。围绕这一主题,彭德怀下了三次命令,从课文内容来看,命令是相同的,战士的阻拦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彭德怀说话的态度、语气等步步升级,从“一出口就是命令”,到“不耐烦”,再到“怒吼”,层层递进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也深切体会到彭将军把大黑骡子不是当作牲口,而是当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他是那样喜欢大黑骡子。“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一个“全”字,肝肠寸段,“我吃不下,端开!”声泪俱下。语言描写的魅力如斯。
  察色。重点就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在《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中,神态描写简洁明了,把两个孩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蜡烛点燃后,两个孩子“脸色苍白”——刻画出孩子们内心的紧张、沮丧。“他(杰克)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从这两处描写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沉着、机智和勇敢。
  察行。《水浒传》是古典文学中动作描写的典范,从《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就可见一斑。初次见到洪教头,林冲站起身来就又是打躬又是施礼、将上首让出来,由此可见,知书识礼的林冲懂得礼节,谦逊得很。
  二、比喻、夸张、拟人——细节感受的表达
  观察是对实际生活中视觉描写事物、人物、环境等存在的典型性素描,而细节的感受则是在人物性格、自然环境等主体的观察过程中,瞬间反映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并通过文学语言进行充分表达。这种文学语言往往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加强通过感受所表达的细节描写方法的指导,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对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运用比喻写感受。“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琴声是一个抽象的意象,只能通过听觉来感受,如何运用文学的笔法来领略《二泉映月》的魅力?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缓缓地读,默默地念,潜心体会,静心品味,山泉和琴声交相辉映,山泉蜿蜒,琴声淙淙,以山泉喻写琴声的清亮、泠冽、缠绵,形象贴切,如诗如画。
  运用夸張写感受。在讲授《三亚落日》一文时,有一个经典细节描写令我印象深刻,“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在作者醉心于三亚海天一色的美景时,一只洁白的海鸥轻盈地掠过海面,荡起圈圈涟漪。这时作者灵感迸发,夸张地想到:海鸥洁白的翅尖会不会被海水蘸蓝?于是我和学生在感受、在品味,三亚的海水真蓝啊,蓝得纯粹、蓝得浓烈,能把海鸥的翅膀染蓝!
  运用拟人写感受。《烟台的海》写出了夏的狂野,春的活泼,夏的恬静,秋的高远,“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像个顽皮的孩子。”如何写春天烟台海的活泼,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四季的感受,巧用拟人的手法,用嬉笑、追逐、害羞等细节的刻画,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春天的海犹如一群孩子,顽皮、稚嫩,又有点儿羞涩。
  三、动静、虚实转化——想象细节的写作
  无论是第一学段的写话,还是第二、三学段的习作,《语文课程标准》都对想象的训练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从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再到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要求逐步提升。通过在独特体验基础上的想象,进一步拓展情感、情景的文学空间,充分彰显文学语言的张力。
  静景动写。《秦兵马俑》中的马俑,“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我们好像看到了古战场上,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四蹄腾飞……学生经常困惑作文无话可写,想象的翅膀将会使语言的空间无限放大。特别是这一句更是画龙点睛,“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我们仿佛真的行进在秦时的明月之中。
  虚景实写。“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在贝多芬如流水般的弹奏中,在我们满含深情的轻声诵读中,《月光曲》的琴声就幻化成冉冉升起的月亮,月色下,风起云涌,波光粼粼。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想象的魅力,语言的魅力。
  一叶知秋,管窥一豹。细节是文章的生命,让我们带着孩子在细节中穿行,细细观察,慢慢感受,并在浪漫的想象中品味,一次回眸、一声叹息、一朵浪花、一个音符中的故事……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和科学的知识、方法来分析、解决跟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发展潜能。化学的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在认识世界时增添新的内容,达到新的深度,有利于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智慧水平上升到新的层次,得到新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应研究试题中对化学学科认识方式的考查,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缺陷设计复习教学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李恩洪毕业后一直从事远洋工作,从水手成长为高级船长,曾被中远集团公派到美国学习港务管理,2000年调入交通部海事局工作,现任船舶监督处处长。十五年来,在船舶监督、检验和船员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带领同志们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发展9万多名中西部待业青年成为职业海员,不仅使船员规模扩大,还让几十万个贫困家庭由此而脱贫致富;全心维护船员权益,建立全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
【摘 要】 兴趣探究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故事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开阔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兴趣;探究;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探究教学探索以外
摘要: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以新的理念、新的眼光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利用“错误”,激活学生与文本对话;利用“错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相信每一个错误的出现,都将会预示着一段精彩教学的开始。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课堂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
我又到换牙期了,有一颗牙齿开始隐隐作痛,看来,又要开始一场牙齿拉锯战了。  那颗牙虽然已经松松垮垮了,但是它还抓着我的牙龈不放手。 我想:牙齿呀牙齿!你怎么就不让我好过呢?想到这,我吃了一大口菜,惊动了没退休的牙齿。牙龈流血了,我赶紧跑去卫生间,对我的牙龈进行抢救。  吃完饭后,妈妈就赶紧带我去拔牙。我看见牙科医生拿着一个银光闪闪的大钳子,还真有些害怕。妈妈叫我闭上眼睛。牙科医生用大钳子夹住我的牙
李盛与刘立荣原本是最要好的大学同窗,也是一对当初同闯广东,同住一间宿舍,没钱时一同挨饿的患难兄弟。然而,十多年过去,这两个兴趣相投、爱好相近的患难兄弟,其命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落差呢?近日,笔者专访了李盛,从他的反思中找到了一个令人感悟犹深的原因……    刘立荣,湖南益阳人,金立通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身家15亿,手机月均销量45万部,年销售量超500万部,集团年利润超3亿。李盛,湖南新化人,刘
[摘 要]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在教学中要落实,在作业中也应该渗透。作业设计前先确定设计目标,再收集素材,进行作业设计,本文以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作业中渗透“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培养为例进行说明,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化学实验  一、问题的由来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形势下,考试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为提高考试
[摘 要] 高中地理必修一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保证这一模块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就必须将学习任务进行分割和转化,通过分割和转化的任务来指导教学方式的选择。要达成这一目标,不能简单地凭教师的经验,而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任务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论,能够促进教学设计的优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必修一;“任务分析技术”;教学实例 
【摘 要】 在当前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一门语言类科目,阅读部分占着重大篇幅,要充分使小学生通过英语课堂学习,为初中英语打好基础,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非常有限,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远远不够,因此开展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英语阅读;课内外;整合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有限的,其主
【教学目标】  1.学说儿歌,理解“沙沙沙”“哗哗哗”等象声词,知道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乐于倾听、观察、想象,能大胆主动地表达,初步尝试仿编儿歌。  3.趣味游戏中,体验学说儿歌的乐趣,体会雨滴声的优美。  【教学准备】  1.白板教学课件。  2.幼儿有听过雨声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趣翻拼图,导入活动  师:嗨,小朋友们,看一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呢?  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