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政与金融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论述了讲授本课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主要是以提高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财政与金融;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财政与金融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它可以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又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我校在教学安排上把其列为考查课,一些学生对它不感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让学习兴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讲好绪论,提高学生对学好财政与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绪论一般是一门课程的简要介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从讲好绪论开始。讲好绪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讲明本课程的形成过程、演绎变化
财政与金融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为框架,以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及业务为主线而形成的一门财经类基础学科,它已应用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这些内容讲到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本课的重要性。
2. 讲明本门课程的基础概念、基本要求、基本内容
绪论中的名词概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十分重要,如财政、金融、通货膨胀与紧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讲好讲透对以后教学帮助极大;对财政与金融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也要在讲绪论时下力气讲好,这不仅使学生对课程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学习兴趣也大有益处。
3. 讲明本门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势
可结合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内需,及时采用减税、财政补贴及加大货币投放等政策,取得较大成效的例子,讲明这些政策都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学好它,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导向,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向,以使个人受益。
4. 讲明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财政与金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渗透到各专业课中,如税收、利率,贴现等,是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掌握的。要向学生讲明,学不好本课,将影响以后专业课的学习。
5. 讲明如何学好这门课
主要讲学习方法,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首先,要教育学生喜欢这门课,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用心学,基本素质再好也不行;如果用心学,基础差也能迎头赶上。其次,学习方法上共性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强调。第一,要钻进去,任何一门课如果浮在表面、应付差事般的学,肯定学不好;第二,要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学习;第三,要注意联想比较,把知识串起来记、理解比单个记、理解效率高得多,如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治理一块理解,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概念一块背,均比单个学习记得快、记得牢。
二、结合实际,联系本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财政与金融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基本理论较难;二是联系生活的内容较多。讲课时要充分挖掘生活实例,使书本理论结合实际生活,把一些难理解的概念、定理用通俗有趣的例子来解释,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使之易懂易记。如利息的计算,可拿来银行存单举例;讲保险合同的内容时,拿保险单进行讲解;讲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时,可结合2007~2009年物价上涨又下降的实际情况来说明。
三、抓住重点,着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
弄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学好财政与金融的根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讲授的重点之一。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反复讲、反复练、多举例,不怕占用较多的时间。要多布置既能锻炼能力、趣味性又强的作业题。只要基本知识学好了,其他内容就可迎刃而解。对整个教材而言,第一篇主要是基本知识,必须用较多的时间讲授。有的章节,如国际金融,可仅讲几个要点或几个知识点,不必通讲。
四、重视实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才会学有所用,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在讲到社会保障制度时,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访社会各阶层人员,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人、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了解他们的社保情况,并写出调查提纲。学生大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大家一致反映,这比单纯背书上的规定效果好;讲到人民币时,我拿真币和假币,通过真假的对比,讲解识别假币的方法;讲到银行卡业务时,了解到很多学生有银行卡,但不会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我就用电脑演示在自动取款机上进行资金的查询、取款、转账等步骤,又带领学生去自动取款机上进行实地操作,并讲了如何防范信用卡密码被窃,资金被骗等常识,受到学生欢迎;讲到金融创新时,我在网上给学生演示了网上银行的登录、基本操作程序等,学生感到很实用、很便利;讲到证券市场时,我先给学生讲解证券交易基本程序,如开户、委托、成交等,然后让学生在网上模拟操作,并带领学生去证券公司感受气氛,实地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反映这对自己将来生活中的投资理财很有帮助。
(洛阳市财会学校)
关键词:财政与金融;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财政与金融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它可以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又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我校在教学安排上把其列为考查课,一些学生对它不感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让学习兴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讲好绪论,提高学生对学好财政与金融重要性的认识
绪论一般是一门课程的简要介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从讲好绪论开始。讲好绪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讲明本课程的形成过程、演绎变化
财政与金融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为框架,以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及业务为主线而形成的一门财经类基础学科,它已应用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这些内容讲到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本课的重要性。
2. 讲明本门课程的基础概念、基本要求、基本内容
绪论中的名词概念往往看似简单,实则十分重要,如财政、金融、通货膨胀与紧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讲好讲透对以后教学帮助极大;对财政与金融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也要在讲绪论时下力气讲好,这不仅使学生对课程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提高学习兴趣也大有益处。
3. 讲明本门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势
可结合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内需,及时采用减税、财政补贴及加大货币投放等政策,取得较大成效的例子,讲明这些政策都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学好它,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导向,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向,以使个人受益。
4. 讲明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财政与金融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渗透到各专业课中,如税收、利率,贴现等,是学习专业课、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掌握的。要向学生讲明,学不好本课,将影响以后专业课的学习。
5. 讲明如何学好这门课
主要讲学习方法,方法对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首先,要教育学生喜欢这门课,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用心学,基本素质再好也不行;如果用心学,基础差也能迎头赶上。其次,学习方法上共性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强调。第一,要钻进去,任何一门课如果浮在表面、应付差事般的学,肯定学不好;第二,要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学习;第三,要注意联想比较,把知识串起来记、理解比单个记、理解效率高得多,如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治理一块理解,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概念一块背,均比单个学习记得快、记得牢。
二、结合实际,联系本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财政与金融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基本理论较难;二是联系生活的内容较多。讲课时要充分挖掘生活实例,使书本理论结合实际生活,把一些难理解的概念、定理用通俗有趣的例子来解释,化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使之易懂易记。如利息的计算,可拿来银行存单举例;讲保险合同的内容时,拿保险单进行讲解;讲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时,可结合2007~2009年物价上涨又下降的实际情况来说明。
三、抓住重点,着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授
弄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学好财政与金融的根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讲授的重点之一。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要反复讲、反复练、多举例,不怕占用较多的时间。要多布置既能锻炼能力、趣味性又强的作业题。只要基本知识学好了,其他内容就可迎刃而解。对整个教材而言,第一篇主要是基本知识,必须用较多的时间讲授。有的章节,如国际金融,可仅讲几个要点或几个知识点,不必通讲。
四、重视实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才会学有所用,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在讲到社会保障制度时,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访社会各阶层人员,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人、自由职业者、农民等,了解他们的社保情况,并写出调查提纲。学生大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大家一致反映,这比单纯背书上的规定效果好;讲到人民币时,我拿真币和假币,通过真假的对比,讲解识别假币的方法;讲到银行卡业务时,了解到很多学生有银行卡,但不会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我就用电脑演示在自动取款机上进行资金的查询、取款、转账等步骤,又带领学生去自动取款机上进行实地操作,并讲了如何防范信用卡密码被窃,资金被骗等常识,受到学生欢迎;讲到金融创新时,我在网上给学生演示了网上银行的登录、基本操作程序等,学生感到很实用、很便利;讲到证券市场时,我先给学生讲解证券交易基本程序,如开户、委托、成交等,然后让学生在网上模拟操作,并带领学生去证券公司感受气氛,实地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反映这对自己将来生活中的投资理财很有帮助。
(洛阳市财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