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高考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提出了有效提高高考素描教学效益的策略。
【关键词】理论知识;整体意识;观察感受;教法创新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高考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如何观察和认识形体以及进行素描创作等诸多造型因素的综合训练,教师必须在平时训练中给予全面要求和强调,学生也要明确这项训练并非被动地抄袭对象或仅凭主观去臆造而为之,其中有些教学要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目前,很多学校教师对高考素描教学都非常注重技法性训练, 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忙于作画,俨然一个个素描画作坊。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理论基础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专业技法好,自己就是真正懂艺术的人,其不知只有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没有理论做基础,那些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笔者呼吁广大美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学生的专业水平才会提高得更快、更扎实。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描教学理论书籍可谓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我们在理论教学时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素描基本原理、前人的绘画成就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当代绘画艺术流派纷繁复杂、各有所长,也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方面,多了解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进一步领会艺术真谛,须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扎实的理论作基础才能打破程式、开拓思路、更新观念,素描作品才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注重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不懂得整体的画家永远成不了画家。”初学绘画的学生,在素描作业中往往从最感兴趣的局部画起,不善于把握住画面的整体关系。恨不得把自己看到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深入细致的完成作业”。 以至于把画面各种转折、起伏等关系平等的画出来,明暗调子到处是同样的黑白灰,整个画面零零碎碎,很多地方平淡而不能深入塑造。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色调的深浅,比较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较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理解整个形体、整个画面的主次关系,让学生眼睛始终浏览整个画面,把这个统一关系从始至终保持在学生的意识里。
那么细节(局部)是不是不要了呢?也不是,细节也很重要。关键是让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对复杂形体多分析、多比较的习惯,要整体画、“移动着”作画。契斯卡阔夫说:“当整体正确了,位置正确了,那时开始分析比较小的组成部分,然后画出来,故整体和局部是互相校正,而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孤立地注意一点和脱离整体的细节,都是不对的。这一点,应是素描学习首先理解和肯定的。”所以要教会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观察研究细节,表现细节。
三、提高学生的敏锐感受能力
第一感觉往往是最鲜明,最生动感人的东西,也就是古代画家所说的神韵所致。在画素描作业时,随着塑造深入和对其他因素的探讨,这种感觉印象会逐渐淡化。比如在素描写生时,被描绘对象某一部位的明暗交界线调子很重很黑,有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当老师告诉他由于这部分既不靠近光源又很少受到反光影响,他必然很黑很重,学生再次观察才会感到确实如此。再如学生对黑、白、灰的感受只是亮度不同,当你将一张灰色纸片放到黑白不同的背景中,他们才真正理解灰色调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成了一个人,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初学时期教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学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素描学习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智力劳动,亲自为之才能有所悟、有所提高。素描的明暗调子方法,传统的排线条方法只是众多表现技法中的一种,此法优点明显,不足之处是作画速度慢,同时初学者易陷入局部观察和表现,不利于从整体上控制画面。新的俄罗斯学院派素描技法,速度快、效果好,同时也丰富了素描的表现力。尤其是素描湿画法,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尝试使用有色纸作画的人也很少。其基本程序为先将物像轮廓打好,然后喷涂或擦上(用海绵等)基本色作为底色或直接将整个纸面打好底色,接着再用“加减法”作画,画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绘制技巧完成作品。如果配合橡皮的作用效果更好:将橡皮削成三角形、方形块,需要浅色的地方将其明度适当加重,然后提出方形白色或者灰色笔触,乃至细密的白色线条等,视觉感受丰富,更有画意。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素描意识和教学理念要创新,思路要宽广。
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一是名画幻灯片的制作与使用。利用投影机在屏幕上展示名师作品,学生对哪一幅画感兴趣,随时都可以放大欣赏,还原作品的震撼力。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一些精巧细微之处放大讲解,学生印象特别深刻;二是教学光碟的制作与使用,经济实惠、效果突出,极大地推动了学习的绩效;三是素描教学时采用投影机连接大屏幕,“全方位”地把作画过程当堂示范给学生(边示范边讲解),大多数学生看得更清晰、更准确,并能从中找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优点予以充分肯定,不足之处立即督促改进,印象极为深刻。
总之,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带来稳定的发挥;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关键词】理论知识;整体意识;观察感受;教法创新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高考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如何观察和认识形体以及进行素描创作等诸多造型因素的综合训练,教师必须在平时训练中给予全面要求和强调,学生也要明确这项训练并非被动地抄袭对象或仅凭主观去臆造而为之,其中有些教学要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目前,很多学校教师对高考素描教学都非常注重技法性训练, 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忙于作画,俨然一个个素描画作坊。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理论基础知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专业技法好,自己就是真正懂艺术的人,其不知只有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没有理论做基础,那些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笔者呼吁广大美术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学生的专业水平才会提高得更快、更扎实。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描教学理论书籍可谓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我们在理论教学时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素描基本原理、前人的绘画成就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当代绘画艺术流派纷繁复杂、各有所长,也是我们教学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方面,多了解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进一步领会艺术真谛,须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有了扎实的理论作基础才能打破程式、开拓思路、更新观念,素描作品才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注重学生整体意识的培养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不懂得整体的画家永远成不了画家。”初学绘画的学生,在素描作业中往往从最感兴趣的局部画起,不善于把握住画面的整体关系。恨不得把自己看到的所有细节都表现出来,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深入细致的完成作业”。 以至于把画面各种转折、起伏等关系平等的画出来,明暗调子到处是同样的黑白灰,整个画面零零碎碎,很多地方平淡而不能深入塑造。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色调的深浅,比较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较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理解整个形体、整个画面的主次关系,让学生眼睛始终浏览整个画面,把这个统一关系从始至终保持在学生的意识里。
那么细节(局部)是不是不要了呢?也不是,细节也很重要。关键是让学生养成整体观察、对复杂形体多分析、多比较的习惯,要整体画、“移动着”作画。契斯卡阔夫说:“当整体正确了,位置正确了,那时开始分析比较小的组成部分,然后画出来,故整体和局部是互相校正,而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孤立地注意一点和脱离整体的细节,都是不对的。这一点,应是素描学习首先理解和肯定的。”所以要教会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观察研究细节,表现细节。
三、提高学生的敏锐感受能力
第一感觉往往是最鲜明,最生动感人的东西,也就是古代画家所说的神韵所致。在画素描作业时,随着塑造深入和对其他因素的探讨,这种感觉印象会逐渐淡化。比如在素描写生时,被描绘对象某一部位的明暗交界线调子很重很黑,有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当老师告诉他由于这部分既不靠近光源又很少受到反光影响,他必然很黑很重,学生再次观察才会感到确实如此。再如学生对黑、白、灰的感受只是亮度不同,当你将一张灰色纸片放到黑白不同的背景中,他们才真正理解灰色调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成了一个人,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有初学时期教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学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素描学习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智力劳动,亲自为之才能有所悟、有所提高。素描的明暗调子方法,传统的排线条方法只是众多表现技法中的一种,此法优点明显,不足之处是作画速度慢,同时初学者易陷入局部观察和表现,不利于从整体上控制画面。新的俄罗斯学院派素描技法,速度快、效果好,同时也丰富了素描的表现力。尤其是素描湿画法,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尝试使用有色纸作画的人也很少。其基本程序为先将物像轮廓打好,然后喷涂或擦上(用海绵等)基本色作为底色或直接将整个纸面打好底色,接着再用“加减法”作画,画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绘制技巧完成作品。如果配合橡皮的作用效果更好:将橡皮削成三角形、方形块,需要浅色的地方将其明度适当加重,然后提出方形白色或者灰色笔触,乃至细密的白色线条等,视觉感受丰富,更有画意。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素描意识和教学理念要创新,思路要宽广。
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一是名画幻灯片的制作与使用。利用投影机在屏幕上展示名师作品,学生对哪一幅画感兴趣,随时都可以放大欣赏,还原作品的震撼力。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一些精巧细微之处放大讲解,学生印象特别深刻;二是教学光碟的制作与使用,经济实惠、效果突出,极大地推动了学习的绩效;三是素描教学时采用投影机连接大屏幕,“全方位”地把作画过程当堂示范给学生(边示范边讲解),大多数学生看得更清晰、更准确,并能从中找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优点予以充分肯定,不足之处立即督促改进,印象极为深刻。
总之,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带来稳定的发挥;只有具备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