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治理伙伴关系网络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来源 :太平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及其全球气候治理伙伴关系网络的兴起,在全球气候治理领推动形成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并充分发挥其影响力、有效遏止了主权国家气候治理的赤字。本文采取多元研究方法,通过论证包括全球科学和知识专业性伙伴关系、全球气候安全政治伙伴关系、全球气候议题公众传播伙伴关系和全球气候经济商业伙伴关系在内的伙伴关系网络,探讨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优势与贡献,并发现全球气候治理模式由政府主导正转向多重伙伴关系共同参与的趋势。非政府组织参与建设的全球气候治理伙伴关系网络正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理念构建和方案制定,通过对个人、社会和
其他文献
北京东交民巷15号,这里不再有西哈努克的身影了。2012年10月15日凌晨,柬埔寨王国太上皇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90岁寿终正寝的西哈努克成为柬埔寨王族中罕见的长寿之人。
舆论监督的三个重要时期    建国后,媒体的批评报道有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是舆论监督的兴盛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从中央机关报到地方党报都高度重视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对目无法纪政纪、以权势压人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等现象的批评,经常见诸报端。党报除了批评报道,还有学术争鸣。但反右后,属于学术讨论范围的争鸣很难听到了,批评报道更是少了。后来又有“反右倾机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