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校本化的价值刍论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是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办校特色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素材,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可丰富学校文化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分析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内涵,探究地域文化校本化的策略,指出教师要加强思想认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关键词:地域文化;学校文化;价值;策略;育人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1-0058-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学校可基于本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多元开发学校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是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办校特色的重要途径。而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学素材,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其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可丰富学校文化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校文化、地域文化内涵,探究地域文化校本化的策略。
   一、学校文化内涵概述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和教育过程中而形成的独特性文化,具有无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可见,学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德育隐性课程。教师可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道德规范,提升道德素质。学校文化既包括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等显性要素,也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隐性要素。其中,学校文化中的显性要素同样具有德育价值,学生在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里学习、活动,会不知不觉接受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升旗仪式、运动会等活动,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学校文化中的隐性要素包括校风、班风、人际关系等,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学校文化的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包括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还包括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影响、熏陶下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多元的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础,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地域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从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饮食、历史、地理和方言等特点,蕴含丰富的教学素材,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为丰富学校文化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将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相互融合,构建新型教育模式,从而发挥地域文化独特的教学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先进文化,因此,教师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融合具有高度的可行性,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地域文化校本化的构建策略
   1.加强思想认识
   在构建地域文化校本化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意义。然后,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是传统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将地域文化和学生的通识教育进行相互融合、渗透,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将其渗透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积极熏陶、感染。教师还可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资源整合,让学生以板报等形式展示两者整合的内容,这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熏陶作用,提高两者整合的育人效果和育人水平,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学校文化
   在将地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汲取其中积极的育人文化内容,从学生健康成长等角度梳理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不断提高地域文化校本化的构建水平。例如,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的东北部,其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沙井文化和民勤社火、民勤小曲等民俗文化。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浓厚的地域文化充实学校文化内容,并使学校文化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1)大力宣传地域文化。教师可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校园板报的作用,开设介绍地域文化的宣传专栏,介绍家乡的基本概况、发展历史、文化特色等内容,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所生活的地域,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教师还可利用走廊、教学楼墙面等资源,宣传地域文化。如张贴当地历史古迹、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面貌等宣传图片,加深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感。
   (2)开展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活动。教师可根据学校文化特色、学生的情况,开展情境表演、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挖掘有价值的地域文化,从而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教师还可从学生熟悉的当地历史名人、红色文化等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积极引导,把活泼、丰富的地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地域文化特色活动时,要突出主题,呈现地域文化的特色,挖掘其教育价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融合的价值。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地域文化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学习情况,设定活动主题、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不能凭个人的喜好确定活动主题。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应当从心理辅导层面加大对大学生的关注力度,通过优质心理辅导帮助更多大学生渡过就业难关。要确定就业困难目标群体,进行综合性指导;深入发挥心理咨询体系的作用;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资源;正确看待就业率,对所有大学生一视同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高等数学思想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高等数学的德育价值。文章从高等教育中实施德育的价值、数学发展史与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思维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培养、数学思维方法与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美感与道德修养的培养几方面,论述高等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高等数学;思想方法;德育价值;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当前,军队与社会联系交往的范围日益扩大,提前做好社会环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并科学合理地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对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社会环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因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三方面,探讨社会环境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关键词: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军队建设;党政领导   中图分类号:G416;G647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师可从细化教学目标、营造课堂氛围、设计课堂问题、开展地理实践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33.
摘 要: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更新、学生缺乏正确认知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从“转变师生观念,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打造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制定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
摘 要: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文章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意义,探究具体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德育为先,师德为首。德育管理工作是科学,更是艺术。随着全员育人工作的推进,学校德育的智慧管理需要做到刚柔并举,凸显“六个度”,推动全体师生全面健康发展。即凸显“高度”的引领之道,凸显“力度”的严格之道,凸显“温度”的人文之道,凸显“适度”的控制之道,凸显“广度”的延伸之道,凸显“深度”的探究之道。   关键词:刚柔并举;德育管理;师德;思想道德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1
摘 要: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出现僵化,影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理解数学概念、解数学题目、检查题目,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1;G633.6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为促进中职师范生的职业发展,班主任应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班主任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就业信心;确定职业规划目标,鼓励学生付诸行动;进行一对一职业规划辅导,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开展各类职业规划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院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藏区初中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来说不够,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可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就藏区语文群文阅读实施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探寻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群文阅读;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