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时时处处充满艺术性。除了精彩的导入、活跃的课堂,语文课结束语作为艺术性课堂的压轴部分,作用重大,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结束语”的重要价值,运用多种方式增强语文课的艺术性、趣味性,设计合适有效的课堂“结束语”,才能真正打造完整课堂、完美课堂,所谓“‘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艺术性 结束语
  《天下无贼》中,黎叔剥了一个鸡蛋,技艺高超,群贼叹服。虽是影视作品,但效果启人深思。也许时隔多年,你忘了当中很多情节,却总记得那个鸡蛋。充满浓厚的艺术因素,注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在思考: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教学如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时时处处充满艺术性。除了精彩的导入、活跃的课堂,语文课结束语作为艺术性课堂的压轴部分,作用重大,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重视。
  如果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特点,就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是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的。
  一、画龙点睛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情真意切,课堂结束时,可就其真情画龙点睛,品《慈母情深》,思感恩意。我是这样设计的:
  读《慈母情深》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每天工作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母亲每天工作在几十只灯泡的炙烤下;母亲每天时刻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却不顾会如何僵硬疼痛。
  读《慈母情深》我们可以听到:母亲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工作的那句:“别耽误妈妈干活”;母亲果断塞钱的那句:“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数落我的那句:“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文章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拥有如此伟大的母爱,又该如何回报母亲呢?
  这种设计能让学生在课文氛围感染下更多地思考自己的生活、自己拥有的亲情,在教学结束时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创造一种“教学已轻轻地走了,思绪正悄悄地来”的感觉。
  二、诗情画意
  语文之中有大美,语文课教会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学完一些篇目之后,可尝试用诗词作结,使整个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如学完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我写了一首《致祖父》作为读后感,引导学生课后更深入地思考祖父这一人物形象——
  啊,亲爱的祖父/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荣/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您那高大宽广的树冠/使四野永不荒凉/让我沉浸在您的欢乐中/让我享受在您的温馨中/让我陶醉在您的双臂间/让我偎依在您的怀抱里
  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之后,不妨用小诗作结,更与文作风格吻合——
  日子匆匆如流水,无声无息/日子匆匆如星辰,不再回转/日子匆匆如烟雾,不留痕迹/时间如飞驹,人生不虚度
  三、余音袅袅
  音乐的美丽让人神往,音乐的魅力把人征服。如果语文结束语能很好地运用音乐,往往能达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良好效果,很能吸引学生,何乐而不为?
  如用尚雯婕的《火柴天堂》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结束,既回顾了文章内容,又在音乐渲染的氛围里被真情感染——
  走在寒冷下雪的夜空/卖着火柴温暖我的梦/一步步冰冻一步步寂寞/人情寒冷冰冻我的手
  一包火柴燃烧我的心/寒冷夜里挡不住前行/风刺我的脸雪割我的口/拖着脚步还能走多久/有谁来买我的火柴/有谁将一根根希望全部点燃/有谁来买我的孤单/有谁来实现我想家的呼唤/每次点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梦想/看见天上的妈妈说话/她说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不要害怕不要慌张/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妈妈牵着你的手回家/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
  四、牛刀小试
  任何学习都是为了掌握,很多时候课本内容教完之后,运用一些小题目让学生“牛刀小试”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能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在训练中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了吕岩的《牧童》和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我设计了如下题目:
  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作者想通过自己的诗作表达什么?
  通过题目训练,让学生发挥想象,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五、妙笔生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励学生对人生的热情,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思考,鼓舞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因为舒婷说过:“你表达了自我,你才获得了生命。”学习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之后,设计这样的练笔——
  同学们,童年是美丽的歌谣,童年是动人的诗篇,童年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萧红用文字记录她的童年,老师向萧红学习,也用笔来刻录: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树林,榆树、槐树、桑树、桐树样样都有。尤其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三棵连成一线的桐树,粗得我抱都抱不过来,高得似乎要长到天上去。小时候,每到夏天,我总喜欢跟小伙伴一起拿一张凉席,铺到树林浓密的树荫下、柔软的草地上。我们一起坐上去,感受风的凉爽;躺下去,欣赏树缝中的蓝天白云;闭上眼,听鸟儿们的歌唱,蝉儿们的长吟……那片树林留下了多少我跟小伙伴们的欢笑啊!
  有一次,我躺在那儿,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
  想知道醒来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吗?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快快写下你灿烂的童年,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运用这些方法设计语文课堂的结束语,师生共创课堂的精彩,语文学习乐趣无限。
  明代著名学者谢榛的《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写作如此,教学亦然。我们在重视课堂各环节教学艺术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结束语”的重要价值,多种方式增添语文课的艺术性、趣味性,打造完整、完美的课堂,最终完美“谢幕”。
  如此一来,正像《天下无贼》中黎叔手中那个鸡蛋,充满浓厚的艺术因素,注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姜汉清.语文课堂教学结语艺术摭谈[EB/OL].天天家教网,2011-12-09.
  [3]刘振举.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方法刍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工科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组成,其中“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龙头课程。大学数学课程是工科院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做好该系列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教师33人,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
摘 要: 曹禺创作的戏剧作品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很难找出真正完美的男性形象。他们几乎都是懦弱无能、内心忧郁、不能自救、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悲剧人物,《雷雨》中的周萍就是这样一个“懦弱型”的男子形象。  关键词: 周萍 懦弱男性 生命空壳  周萍生长生活在一个封建意识浓厚的家庭里,家长专制气息异常浓烈,长期以来形成了他懦弱、屈从、不敢反抗的性格。虽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由于个性软弱,而
信息技术是一项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课的相关知识。同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吸引学生,让学生学有所成,为社会培养实际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快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以下思考意见。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
摘 要: 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复习过程中的教学实情,从求实、求效两个方面探析高考语文复习策略。求实上做好积累和落实工作,求效上探析方法的有效和德育的收获,力求使高考语文复习工作不断优化。  关键词: 高考语文复习 求实 求效  高考语文复习历来是块难啃的骨头,其内容庞杂、千头万绪,常让人觉得顾此失彼,对于深受高考压力下的师生而言都是一大挑战。有些师生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在复习策略上产生一定的
“模仿”是幼儿美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指南》鼓励的是所有幼儿感受和体验基础上的自发模仿,这种模仿应该是个性化的,具有独创性的。在开展幼儿美术集体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指南》精神为指引,通过创意工具材料、设计组织有效教学,让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积极模仿、大胆表现与创造。  一、确定适宜的技能目标,关注幼儿情感、态度等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在制定适宜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兼顾活动中幼儿
摘 要: 王洛宾和彭斯是伟大的诗人和作曲家,其《在那遥远的地方》与《一朵红红的玫瑰》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研究诗中不同爱人成因,加深对中、西方爱人意象的研究。此外,此专题研究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和文化素质。  关键词: 爱人 意象 成因 格桑花 玫瑰  一、引言  爱情在东西文学史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有许多赞美爱人与爱情的诗歌。中国伟大诗人和作曲家王洛宾与苏格兰著名诗人彭斯在诗歌
摘 要: 中国文化课程在留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是必修课之一,然而,中国文化课程在大部分院校中面临教学方式僵化、专业师资不足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提高重视、加强师资、突出特色、监督评价等措施,加强中国文化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课程建设 留学生  一、引言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遍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CAI)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多媒体技术如何在辅助初中英语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及独到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英语教学 优势  引言  随着计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突破障碍的策略,即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合作学习的步骤,二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提高策略  合作学习是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学习方式,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界尤其是外语教育界的欢迎。然而,由于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比较难把握,因此仍有很多老师只在公开
摘 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前概念水平和科学概念形成。前概念是学生构建科学概念的基础。前概念的存在是正常的、必然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已有前概念,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并经由小组讨论、对比等手段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进行同化与顺应,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并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