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策略
G623.2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根据应试教育的理念,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逐渐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认清师生角色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一味依靠课文,灌输语文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知识积累不足,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另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闹、思维活跃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详细讲解一下陌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然后邀请学生站起来朗读,让其他学生注意听其朗读时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2】。同时,小學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小学语文教师选取两名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合适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小兴安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风景特点和动植物情况等,以引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尚未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3】。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陌生字词的读法、含义,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让学生根据观察找出日常生活中写错、用错的字词、短语等,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心思单纯,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基础知识,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策略,积极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讲解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日常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以缩短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所见到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下雨时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季节特点,思考不同季节下雨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五、合理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适当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5】。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举行朗诵比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朗读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修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6,03:56.
[2]叶爱洋.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才智,2016,06:44.
[3]王云.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思路[J].时代教育,2013,24:268.
[4]周礼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16-17.
[5]高月英,李长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策略
G623.2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根据应试教育的理念,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创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逐渐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认清师生角色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在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一味依靠课文,灌输语文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知识积累不足,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另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清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闹、思维活跃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详细讲解一下陌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然后邀请学生站起来朗读,让其他学生注意听其朗读时的情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2】。同时,小學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演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小学语文教师选取两名学生,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合适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小兴安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风景特点和动植物情况等,以引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尚未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3】。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陌生字词的读法、含义,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让学生根据观察找出日常生活中写错、用错的字词、短语等,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心思单纯,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解基础知识,会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制定教学策略,积极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讲解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日常实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以缩短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所见到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优秀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下雨时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季节特点,思考不同季节下雨的特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五、合理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切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适当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5】。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举行朗诵比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朗读自己所喜爱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修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6,03:56.
[2]叶爱洋.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才智,2016,06:44.
[3]王云.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思路[J].时代教育,2013,24:268.
[4]周礼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16-17.
[5]高月英,李长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