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2011—2015年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融资约束条件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并就融资约束与投资不足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对其他非上市中小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投资不足现象相比过度投资现象更为严重,且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高,其投资不足现象越严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非效率投资; 投资不足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5-0097-06
MM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完美的,公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之间是没有关系、完全分离的,但随着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说。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融资状况受信息不对称、委托冲突等问题的制约,会对其投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其出现“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目前,国内外有关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上,而对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融资条件、外部融资环境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一直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其投资行为必然因融资约束问题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其投资行为和效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在研究融资约束是否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问题时,大多数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在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Fazzari et al.[1]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融资约束的概念。他们将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股利支付率引至投资模型中,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后,许多学者直接运用FHP模型或对其进行简单调整后对投资行为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得出与FHP相对一致的结论[2-3]。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对FHP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Kaplan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非效率投资; 投资不足
【中图分类号】 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5-0097-06
MM理论认为资本市场是完美的,公司的投资和融资决策之间是没有关系、完全分离的,但随着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完美资本市场的假说。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融资状况受信息不对称、委托冲突等问题的制约,会对其投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其出现“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目前,国内外有关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上,而对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融资条件、外部融资环境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一直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其投资行为必然因融资约束问题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其投资行为和效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在研究融资约束是否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问题时,大多数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在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Fazzari et al.[1]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融资约束的概念。他们将融资约束的替代变量——股利支付率引至投资模型中,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后,许多学者直接运用FHP模型或对其进行简单调整后对投资行为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得出与FHP相对一致的结论[2-3]。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者对FHP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Ka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