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属于会说话的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径。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他甚至断言:“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最近,教读文言经典名篇《烛之武退秦师》,我觉得正是烛之武的能说会道成就了他厚积薄发的美名。
  晋、秦两个大国围郑,郑国无力抵抗,存亡系于一线之间。烛之武最终答应举身赴国难去劝说秦国退兵时是“夜缒而出”,即不敢白天去,也不敢开城门走,可见当时情况有多么危急。烛之武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退秦师,存郑国。如何使秦师退却?最佳切入点:利益。孟子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邱吉尔直白地表白“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吕祖谦在《乐莱左传博议》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穆公此次出兵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利。因为这次战争本和秦就无关,是晋发动的,秦抱的是来“捞一把”的态度。所以秦关注的是他的利益,烛之武这一点看的很准,因此张口闭口是利益。秦穆公愿意听下去,这样烛之武就有了说退他的机会。
  处处替秦着想,烛之武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法。两国处于矛盾最尖锐的战争时期,敌国的使者前去见对方的君主,首要的任务不是开门见山式的劝说,而是努力使对方消除戒备之心,愿意坐下来听你说。好个烛之武,存亡系于一线之间,一个弱国的使者去见强大敌国的君主,烛之武即没有一味求饶退让,更没有强横撒泼,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先送给了对方一顶“高帽子”,满足一下对方的虚荣心。秦晋两国围郑,我们郑国本来就知道要灭亡了。这句话烛之武就明确地传达给了秦穆公这样一个信息:自己此次前来不是为了“事实上已经灭亡”了的郑国。这就打消了秦穆公的戒备之心。烛之武至始至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晓之厉害:亡郑、秦有害(邻之厚,君之薄)而无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舍郑、秦无害有利(共其乏困);晋无厌,对秦不利(将焉取之?)。让对方觉得处处为自己考虑,这样的话可信。
  以史为鉴,言出告诫,挑拨离间。联盟一旦破解,兵可自退。秦晋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无懈可击,从驻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就可看出其貌合神离。在取得秦穆公信任的基础上进而离间,说晋无信(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说晋无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揭露其争霸的野心,提醒了秦穆公,这样不但退了秦师,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秦派兵保护)。“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掩卷沉思,这样的辩士还有很多,触龙在国家危机时刻,冒着被“唾其面”的危险,挺身而出计计相扣,让太后正中圈套;唐雎面对强大的对手,将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乱凛然正气,让秦王理屈词穷:晏婴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凭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无地自容;他们都是会说话的人,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不动神色说其利害,丝丝入口变其理屈,将计就计乱起方寸,简明扼要击其软肋,着实令人佩服。
  《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体现了战争中进攻的最高艺术的话,那么在大厦将倾,危如累卵的时刻能够不战而从容不迫地、机智巧妙地说服对方,那自是最高境界了!无数成功者的事实证明,敢于当众说话,善于说话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成功属于会说话的人!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化学学习,主动探索化学,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变换教学手段与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化学 教学  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除了知识技能目标外,还增加了情感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以便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知识过程,提高学习热情。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喜欢化学学习。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
【内容摘要】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去学习,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由此让一些老师总觉得学生对所授知识已经掌握,其实受学生文化积累、生活阅历、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大部分时间根本无法像老师所想那样掌握相应的知识量。本文主要探讨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几种措施,希望能尽大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  【关键词】掌握程度 主观性 生活阅历 评价方式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内容摘要】打破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关键词】化学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高中化学必修学科的教学,时间紧张,每周两节课;任务重,几乎涵盖所有内容。要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更加科学的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运动学试题是高考物理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频繁以计算大题的形式出现。这类试题的解答,由于公式多,情况复杂,历来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这里通过一道典型的运动学试题,从三个角度分析题意并解答,希望给同学们以启发。  例题:如图1所示,离倾角为α=600的斜面底端足够远处有沿斜面放置的薄壁圆柱形空管,空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管长为5m,P、Q为空管上、下两端,空管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加速
当了8年教师,干了8年的班主任,酸甜苦辣咸各种人生滋味都品尝过,但我至今仍是如此笃信:灵魂最高尚的职业是教师,精神世界最充裕的是班主任。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能正确看待和对待教师职业和班主任工作。  人们常常用“摸爬滚打”形容士兵的生活,其实班主任的日子也是在“摸爬滚打”中度过,热情的投入,时不时碰到令自己头疼至极甚而咬牙切齿也无奈的事情,有时付出了许多却一点得不到理解,当然也有许多回味起来、
【内容摘要】怎样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优化的效率,让学生们真正汲取知识,获得能力、思想与情感熏陶?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拥抱有效课堂;鼓励质疑探究,生成有效课堂;关注教学反思,推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优化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是主场所,却受到时间的限制,因而怎样用最少的时间得到最优化的效率,让学生们真正汲取知识,得到能力思想与情感熏陶,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把高效课堂的关键点回归到了课堂上,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探讨课堂教学的言论也越来越多。就语文教学而言,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和“外延”无限延伸与扩张,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的乱象,原有的课堂教学规范变得形同虚设。关注课堂教学无可厚非,但规范课堂教学却更有必要,不管是哪种理论视界下的“高效课堂”,基本的课堂教学规范是不能缺失的,鉴于此,
【内容摘要】本文对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字词教学的策略,并指出字词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字词教学 策略 应用能力  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中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展示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这也引来了众人对语文教学、对汉字教学的重视与热议。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对这一问题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大难题”,学生提笔写作往往无从写起,即使写了也常常内容空洞,有瞎编乱造之嫌。教师点拨多种技法,都无济于事。究其原因不是写作形式有问题,而是写作内容出现了障碍。  叶圣陶先生说的好:“空口念着没有用,应该去寻它的源头——充实的生活。”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生活去点燃写作欲望;在生活中、传统中寻找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
【关键词】教师教育魅力 学识修养 教师形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并且特别强调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关于教师教育魅力的说法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最需要我们教师关注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