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F7N混合气体在40.5 kV断路器中的应用研究:(一)燃弧特性仿真与灭弧性能评估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4F7N/CO2混合气体是目前最具潜力的SF6替代气体,进一步研究其灭弧性能对研发新一代环保型气体开关设备意义重大。本系列文章围绕C4F7N/CO2混合气体在40.5 kV自能式断路器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本系列文章(一)在获得气体物性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SF6、5%C4F7N/CO2及6%与20%O2含量下5%C4F7N/CO2混合气体在开断31.5 kA短路电流过程中的磁流体动力学电弧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灭弧介质的电弧温度、灭弧室内气压和气流场分布等特性,分析了氧气含量对混合气体开断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根据Mayr电弧模型对不同介质的弧后热开断性能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表明,C4F7N/CO2混合气体电弧在径向方向扩散速度不如SF6,因此对膨胀室的加热效果弱于SF6,气吹灭弧效果不明显。5%C4F7N/CO2混合气体的热开断性能约为SF6的31.3%。加入O2可以提升电弧对膨胀室的加热效果,从而提升混合气体的灭弧性能。但是,在现有断路器结构下,C4F7N/CO2混合气体灭弧性能仍与SF6有一定差距。
其他文献
<正>油库紧急事故时有发生,因为航空油料特性,其事故具有紧迫性、发展性、复杂性等。应对事故,应急管理体现在事前、事发、事中、事后,通过致因理论对事故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事故通常是因为管理缺陷,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油料中的能量意外释放。预防与处置都可从人、物、管理等因素进行思考。参考某航空加油站现状,讨论预案与演练的不足,提出加强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提高演练真实度、严防二次事故以及
期刊
随着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执行任务的场景越来越复杂,无人机避障技术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感知障碍物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行执行同一任务的无人机数量也在增加,这些因素都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创新无人机避障的机理与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深入研究无人机障碍感知和障碍回避原理,探讨无人机避障机制与方法;结合各种不同的障碍感知信息特点,研究设计相应的无人机避障方法。本文的主
在乡村振兴、传统工艺振兴的时代语境下,本文着力探索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有效介入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提升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加快构建多种要素集聚的传统工艺产业体系,积极营造有机统一的传统工艺发展环境,力求实现传统工艺的价值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一些电池产品是汽车厂家自制的核心部件,电池壳体更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指标有两个:能量密度以及防腐性能。为了提升这两项指标,电池壳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并使用全铝焊接技术,这种轻量化工艺技术难点使焊接后尺寸易发生热变形,不仅变形量大小不确定,而且波动非常大,对后续电池模组的装配及整车装配造成返修工时及废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测试与工艺试验,最终通过采用专用电池壳体
随着当今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和日常生活中,无人机的使用频率与日俱增,对无人机的任务要求越来越高。受单架无人机的性能等多重约束,多无人机协同编队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集结是协同编队任务的前提条件,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经典鸽群算法在解决协同控制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收敛慢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对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集结问题进行分析,对经典鸽群算法进行收敛性分析和
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与相关研究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一些战场环境中使用时,可以极大地降低飞行员们的死亡概率。但是由于战场环境日益复杂,无人机需要执行的任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无人机作战模式正逐渐由原先的单无人机作战转变成多无人机协同作战,因此多无人机作战任务规划已经成为目前无人机作战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多无人机作战任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