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有师德魅力的教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教师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学生身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感到教师就是他的榜样。
  作为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很重要,因为小学生模仿教师的意识非常强烈,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学生们也会因模仿教师而自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最简单的小事情却最为重要,如当教师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教师主动捡起来;当发现学生摔到在地上时,把学生扶起来;当学生的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进行一定的帮助等。用教师美好的师表去感化学生,不要以为这不值得一提,恰恰相反这些小事情映射出一位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问题。
  作为教师,真正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要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豁达、开朗的性格,无私奉献的品质,教师应做到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常常听到有些教师说,某某同学不象话,我辅导他那么长时间,连一句谢谢也不说;某某家长不懂事,对他孩子那么好,他也不领情……辅导孩子本是教师的天职,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有什么理由发牢骚呢?可见,教师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不能挂在嘴边,要用实际行动来说明,否则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有价友谊的现象。
  
  语言魅力启迪学生
  
  语言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往往会起到“化冰雪”、“泯恩仇”的奇效。语言还是一种工具,教师掌握好了它,就等于寻觅到了管理的诀窍。教师如果能够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和形象、明示和暗示、无形和有形形成珠联璧合之势,可以取得对学生的最佳教育效果。
  譬如有天早晨,有同学迟到,教师说:“你家的钟表是不是该擦油泥了?”全班同学都笑了。气氛活跃了,教师抓住教育机会,接着说:“上课晚两分钟不要紧,我们可以等等你,或者课下补补课,最多挨老师几句批评。可是你们要知道社会、人生是不会等我们的,机会是不可以补的。我们应该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抓紧时间就是抓紧生命,抓紧了时间就是抓紧了金钱啊。”同学们再一次笑了,迟到的同学在笑声中得到教育。
  
  行为魅力塑造学生
  
  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万物需要阳光。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的爱心,才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才会喜欢老师,亲近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容易识别的情感就是教师最直接的充满关爱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将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
  比如我以前带过的五年级班上有一个叫阿明的学生,这位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极差,父母离异,父亲不务正业,本身就有很多的不良习性,孩子在其父的影响下把恶习带到班上,时常逃学,惹是生非。针对如此状况,我冷静分析全班情况,决心从阿明身上先“开刀”治其症。首先便是从爱的情感出发,关怀他,爱护他,尊重信任又严格要求他,敏感地去捕捉他身上那细微的闪光点,逐步让他带着成功的心态生活在集体之中。集体行动帮助他、关心他,从而使他在爱护中得到信心、勇气和力量,集体的纪律又使他加强了自制力,让他在一次次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转化成前进的自信心。后来顺利地跨进中学校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情感魅力感动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品质。
  大家常说“老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应是学生的益友。”因此,教师除扮演权威者的角色之外,更应该扮演朋友和知己的角色,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赢得学生的好感和认同。情感交流的渠道很多,不仅是走下讲台促膝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生活,还应在不同场合运用姿态、语气、声调等手段,生动直观地表达“爱生情感”。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作业本上一个亲切的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就可能决定他的一生。教师的苦心、爱心要利用一切机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老师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分层异步作文教学法,就是以班级为一个整体,每位学生可以从自己实际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出发,自主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则根据学生选择目标的项数多少、程度深浅,随机动态地把这一整体组合成不同层面的学习组,然后再实施异步教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旨在使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异步达标,发展个性,各展其长,全方位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根据实际,合理分层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边做边学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分析、比较,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学生带入科学的情境,从而强化创新意识、夯实创新素质、激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热情。  一、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成功的创新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有效
根据李雅普诺夫直接法,采用正弦误差反馈控制的方法,使受迫Duffing振动系统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到达同步.并且根据Sylvester准则得到代数判剧,利用数值算例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虚拟现实系统需要在与用户交互中实时绘制场景,场景模型的复杂度和交互实时性之间的矛盾是虚拟现实系统运行的主要问题,如何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模型数据量是虚拟现实设计中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红绿灯下”为题,让学生参与“记忆与创作”活动,认识马路的交通设施,明白到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规则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共创文明的社会。  二、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部分:1. 激发学生记忆道路交通情景。感知马路上的红绿灯是汽车行驶的重要交通标志,并且认识马路上的交通设施;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紧记“
本文研究网络连接系统在随机Markov跳变拓扑结构,通信时滞,外部干扰等情形下的给定时间一致性协议设计方法.基于有限短时间理论,放宽对系统不一致状态渐近收敛于零的要求,在
建筑是视觉艺术,而色彩在视觉艺术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如何更好的利用各种色彩研究理论,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色彩运用的价值是大家关注的一个课题。色彩是建筑最丰富的语言,色彩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任务,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一 、引导学生多阅读  重视语言积累就得增加阅读量。教师应有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的观点,课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