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士兵突击》中的“七哥”,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迷龙,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大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方大强,是《王海涛今年叫十一》中的王海涛,是《永远的忠诚》中的沈浩……他,就是那个凭借自己扎实演技和亲切外表征服了亿万观众的42岁成熟男人——张国强。
《士兵突击》的热播让大江南北的观众认识了张国强,钢七连连长“七哥”的成功诠释让他在戏外也被好友和粉丝亲切地称为“七哥”。然而,37岁才出名,连张国强都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大器晚成的感觉”。从“士兵”到“团长”再到“顺溜”,张国强的硬汉形象一直被军旅题材作品所青睐,然而在那之后,观众似乎再没有看到张国强身着军装的荧屏形象了,《牵挂》、《王海涛今年四十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家庭现实题材作品也将他的表演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张国强目前正在拍摄电视剧《情感战争》,他坦言,“不想再过战火纷飞的日子,想过段和平宁静的生活了”。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片,张国强塑造的那个皮肤黝黑、无论对谁都敬仰三分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书记沈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沈浩的诠释不仅实现了张国强形象上的突破,在表演上也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套路,连在剧中饰演他妻子的陶虹都赞张国强的表演“太像了,可以以假乱真”。
《永远的忠诚》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沈浩的故事创作,为了诠释剧中瘦弱的沈浩,张国强进行了疯狂的减肥,一个月内迅速减掉15斤,“之前也没想到能这么成功。黄瓜就是我每天的食物,早上喝点咖啡或牛奶,其余时间都吃黄瓜。为了感受沈浩书记的生活环境,我提前了一周到达小岗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菜市场买黄瓜”。这是张国强第一次饰演当代真实人物,第一次主演农村戏就当村官,第一次和多位“老戏骨”同组对戏,第一次在40℃的夏天穿棉服拍冬季雪戏……
Q:据说你曾去沈浩书记的墓地看过。当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A:很复杂,因为拍摄的两个月里我可以感受到当年沈浩在小岗村付出的点点滴滴,在墓前我为他点了根烟,只希望一根烟可以帮他消除所有烦恼,让他在“那边”没有烦恼,生活得更好。
Q:塑造这样一个生活中有人物原型的角色,你是怎么把握的?
A:在剧组的几个月,我发现只要知道我是来演沈浩书记的百姓,都会兴致勃勃地和我讲述很多有关他生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他的作为的确是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肯定。我能把沈浩演得真实都是靠当地百姓的帮助,我要感谢他们。
Q:对于饰演沈浩这样的人物,与拍其他戏有不同感触吗?
A:这是我第一次拍真人真事题材的作品,两个多月的拍摄对我的触动的确很大。这部剧叫《永远的忠诚》,我很喜欢这个题目,因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把忠诚二字永记于心,忠于自己的家人、朋友、工作,就等于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
Q: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戏?
A:沈浩拉着母亲的一只手,沈母拍着沈浩的头让他好好工作,不用为家里担心的那个情节让我很揪心。也是那个情节让现场所有人都哭了。那时我差不多已经拍了1个月,沈浩当年的状态已经深入我心,我太能感受到当一个男人为了工作、事业可能会对家人稍有忽略的感受,完全能理解。忠孝难两全。
从硬汉到极品好男人
张国强出生于黑龙江佳木斯一个梨园世家,曾祖父是评剧倪派小生的创始人,父亲是京剧演员,母亲也是评剧名角,如此的家庭背景,给了张国强与生俱来的好嗓子和表演天赋。在进入话剧团开始演戏的那十多年里,张国强跟革台班子走穴,在歌厅做驻唱,他从未想过一夜成名,《士兵突击》火了之后,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从穷困潦倒到走红,张国强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蜕变,然而现在回忆起那段成名前的难忘经历,张国强“依然还是很开心的”。
从小就热爱表演艺术的张国强,一直很喜欢演员这个职业,他直言自己是一个表演欲望很强的人。从张国强的作品中,你能从他身上确实地感受到一种源自生活的张力,他所塑造的人物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仿佛他就是剧中的那个人物,浑然天成。要做到这一点,张国强始终认为拍戏前做足功课是很重要的事,“必须把人物特点记到心里才行,这也是对工作和你所饰演的角色负责”。张国强骨子里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正直和不服输的个性,也因此常有军旅题材的剧集找到他,扮演的都是铁骨硬汉形象,他凭借自己男子汉的气质和憨厚的笑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事业成功并做了父亲,张国强也开始尝试更加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角色。从《牵挂》开始,他一直偏重于家庭剧。前不久热播的《王海涛今年四十一》,张国强笑称“这简直是我的缩影”,生活中的张国强就是那样一个爱操心的人。
Q:温峥嵘在《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中与你合作后用“特别爷们”来形容你,包括编剧范昕也曾说你是“中国纯爷们”,你觉得自己“爷们”吗?
A:还好吧,就是性格挺豪爽的,东北男人很多都这样。
Q:《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中你塑造了一个“极品好男人”的形象,你心中关于“好男人”的定义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够这个标准吗?
A:男人最应当有的就是责任心,就像剧中的王海涛,身为老大的他会让自己竭尽所能使身边的亲人过得幸福,最终他得到全家人的爱。对于这个标准只有身边人才能评价,自己很难估分的,但我肯定是在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Q:你会介意别人说你是大器晚成吗?
A:不介意,也的确是这样。在成名前经历了很多开心、快乐、烦恼、彷徨的日子,这些都是我现在演戏的资本,可以让我把角色演绎得真实。
Q:《士兵突击》对你来说意义最为重大?
A:《士兵突击》毕竟是我的成名作,我很感谢导演和在一起合作拍戏的王宝强、李晨、段奕宏。那段时间的拍摄至今记忆犹新。
Q:在你成名前后,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A:其实除了知名度高了,其他生活上的变化没有太多,我也不希望自己因为这个影响到我身边人的生活。
Q:平时不拍戏时,你都喜欢做些什么?
A:约朋友在大排档吃小吃。
Q:你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什么?
A:骑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街道。
《士兵突击》的热播让大江南北的观众认识了张国强,钢七连连长“七哥”的成功诠释让他在戏外也被好友和粉丝亲切地称为“七哥”。然而,37岁才出名,连张国强都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大器晚成的感觉”。从“士兵”到“团长”再到“顺溜”,张国强的硬汉形象一直被军旅题材作品所青睐,然而在那之后,观众似乎再没有看到张国强身着军装的荧屏形象了,《牵挂》、《王海涛今年四十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家庭现实题材作品也将他的表演推向了另一个高度。张国强目前正在拍摄电视剧《情感战争》,他坦言,“不想再过战火纷飞的日子,想过段和平宁静的生活了”。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片,张国强塑造的那个皮肤黝黑、无论对谁都敬仰三分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书记沈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沈浩的诠释不仅实现了张国强形象上的突破,在表演上也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套路,连在剧中饰演他妻子的陶虹都赞张国强的表演“太像了,可以以假乱真”。
《永远的忠诚》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沈浩的故事创作,为了诠释剧中瘦弱的沈浩,张国强进行了疯狂的减肥,一个月内迅速减掉15斤,“之前也没想到能这么成功。黄瓜就是我每天的食物,早上喝点咖啡或牛奶,其余时间都吃黄瓜。为了感受沈浩书记的生活环境,我提前了一周到达小岗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附近菜市场买黄瓜”。这是张国强第一次饰演当代真实人物,第一次主演农村戏就当村官,第一次和多位“老戏骨”同组对戏,第一次在40℃的夏天穿棉服拍冬季雪戏……
Q:据说你曾去沈浩书记的墓地看过。当时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A:很复杂,因为拍摄的两个月里我可以感受到当年沈浩在小岗村付出的点点滴滴,在墓前我为他点了根烟,只希望一根烟可以帮他消除所有烦恼,让他在“那边”没有烦恼,生活得更好。
Q:塑造这样一个生活中有人物原型的角色,你是怎么把握的?
A:在剧组的几个月,我发现只要知道我是来演沈浩书记的百姓,都会兴致勃勃地和我讲述很多有关他生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他的作为的确是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肯定。我能把沈浩演得真实都是靠当地百姓的帮助,我要感谢他们。
Q:对于饰演沈浩这样的人物,与拍其他戏有不同感触吗?
A:这是我第一次拍真人真事题材的作品,两个多月的拍摄对我的触动的确很大。这部剧叫《永远的忠诚》,我很喜欢这个题目,因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把忠诚二字永记于心,忠于自己的家人、朋友、工作,就等于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百姓。
Q: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场戏?
A:沈浩拉着母亲的一只手,沈母拍着沈浩的头让他好好工作,不用为家里担心的那个情节让我很揪心。也是那个情节让现场所有人都哭了。那时我差不多已经拍了1个月,沈浩当年的状态已经深入我心,我太能感受到当一个男人为了工作、事业可能会对家人稍有忽略的感受,完全能理解。忠孝难两全。
从硬汉到极品好男人
张国强出生于黑龙江佳木斯一个梨园世家,曾祖父是评剧倪派小生的创始人,父亲是京剧演员,母亲也是评剧名角,如此的家庭背景,给了张国强与生俱来的好嗓子和表演天赋。在进入话剧团开始演戏的那十多年里,张国强跟革台班子走穴,在歌厅做驻唱,他从未想过一夜成名,《士兵突击》火了之后,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从穷困潦倒到走红,张国强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蜕变,然而现在回忆起那段成名前的难忘经历,张国强“依然还是很开心的”。
从小就热爱表演艺术的张国强,一直很喜欢演员这个职业,他直言自己是一个表演欲望很强的人。从张国强的作品中,你能从他身上确实地感受到一种源自生活的张力,他所塑造的人物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仿佛他就是剧中的那个人物,浑然天成。要做到这一点,张国强始终认为拍戏前做足功课是很重要的事,“必须把人物特点记到心里才行,这也是对工作和你所饰演的角色负责”。张国强骨子里有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正直和不服输的个性,也因此常有军旅题材的剧集找到他,扮演的都是铁骨硬汉形象,他凭借自己男子汉的气质和憨厚的笑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如今已到了不惑之年,事业成功并做了父亲,张国强也开始尝试更加有责任感、使命感的角色。从《牵挂》开始,他一直偏重于家庭剧。前不久热播的《王海涛今年四十一》,张国强笑称“这简直是我的缩影”,生活中的张国强就是那样一个爱操心的人。
Q:温峥嵘在《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中与你合作后用“特别爷们”来形容你,包括编剧范昕也曾说你是“中国纯爷们”,你觉得自己“爷们”吗?
A:还好吧,就是性格挺豪爽的,东北男人很多都这样。
Q:《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中你塑造了一个“极品好男人”的形象,你心中关于“好男人”的定义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够这个标准吗?
A:男人最应当有的就是责任心,就像剧中的王海涛,身为老大的他会让自己竭尽所能使身边的亲人过得幸福,最终他得到全家人的爱。对于这个标准只有身边人才能评价,自己很难估分的,但我肯定是在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Q:你会介意别人说你是大器晚成吗?
A:不介意,也的确是这样。在成名前经历了很多开心、快乐、烦恼、彷徨的日子,这些都是我现在演戏的资本,可以让我把角色演绎得真实。
Q:《士兵突击》对你来说意义最为重大?
A:《士兵突击》毕竟是我的成名作,我很感谢导演和在一起合作拍戏的王宝强、李晨、段奕宏。那段时间的拍摄至今记忆犹新。
Q:在你成名前后,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A:其实除了知名度高了,其他生活上的变化没有太多,我也不希望自己因为这个影响到我身边人的生活。
Q:平时不拍戏时,你都喜欢做些什么?
A:约朋友在大排档吃小吃。
Q:你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是什么?
A:骑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