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uai88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其素质之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有其众多的原因,最关键的原因是:语文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很难想象,一个本身素质较低的语文教师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成长,不是成为教育理论专家,而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托,以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最终达到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教学高质量的目的,从而成为在某一个方面拥有话语权的教育行家。
  一、高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
  1.高尚的师德风范
  素质教育的性质、任务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高者为师,身正为范。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是说,语文教师在塑造少年儿童灵魂时,像一个工程师设计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肩负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教书育人,育人先己。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质,一切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
  2.丰富的知识储备
  实行素质教育,决定了语文教师既是本学科的专家,又是杂家。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一桶水”,而且要引进时代活水,成为一条潺流不息的小溪,这样才能激活教学中蕴含的生机和活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方法万种,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要“成仙”、“过海”则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否则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谓“专家”,是指语文教师要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必须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不但要通晓新课标和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要掌握本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所谓“杂家”,是指既要掌握本学科所包容的各类知识,还要具备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以语文本学科为例,在语文方面应是专家,还要涉及与语文不相关的知识,如天文、生物、地理等的知识,还得了解古今中外文学家、科学家等人物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3.高超的教学技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除一专多能外,还要有出众的专业特长、高超的技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还要有一个“怎样”的问题,要讲究技巧,要有高超的技艺。譬如语文教师要在听说读写中,至少有一项或两项才能非常突出,要么在朗读方面远远超越一般,要么在写字或写作方法上出类拔萃,要么在演说方面功夫独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人、感染人,从而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
  4.良好的思维品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为学生的思维得力于教师的引导与开发,不管哪门学科都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艺术地训练学生思维,把他们的脑子教“活”,教开窍,教聪明,就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思维品质。要获得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有形象思维的生动描述,又要有形式思维的逻辑推绎,还要有辩证思维的全面分析,更要有灵感的触发引爆并立体开拓与辐射,从而收到妙思泉涌、敏捷过人之奇效。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
  5.现代教学的前瞻意识
  当今社会,由于学科技术的迅猛发展,课堂教具和手段不断更新,电教媒体应用前景广阔,利用电脑编写课文,模拟过程,实物演示,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更应抓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尽快掌握这些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新技术吸收新的科学信息,科学地选择信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并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高科技时代的挑战。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在方方面面不时地给自己“充电”,教师的学习不仅要有良好的外围环境,更要有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提高内驱力。
  1.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就目前而言,语文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包括教育质量观、学生观和质量获得观。就语文教师本身而言,其要将传统学习观转为终身学习观,传统学习观表现为:①一次性学习可受用终生,考张文凭吃老本;②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语文教师有一桶水的储备。而终身学习观要求活到老,学到老,语文教师不应成为一桶静水,更应成为一条潺流不息的小溪。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根新观念,使活水源头来。
  2.讲究学习方式
  学习形式往往影响学习效率,影响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其可以不拘形式,不拘方法,灵活地学习,但总的来说有两种形式:
  随时学习式。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社会是个大课堂,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会有所感,有所获,万有引力定律是以苹果落地得到的启示。语文教师可以不断地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譬如学习有关于动物的文章,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观察,了解它们的习性、特点。学习有关于常识性的文章,可和学生一起身体力行,大胆地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自主学习式。语文教师自主学习内容丰富,单是业务方面就有五种: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现代教育技术、操练基本功。例如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语文教师就要率先掌握多媒体的应用技术,它是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它具有图像功能、音频、动画等功能,是朗读教学的最佳选择,可以使枯燥无味、呆板的教材变得生动活泼。
  总而言之,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作为主体,只有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讲究学习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金课题:本文为课题“我校高素质语文教师建设有效途径研究”(编号:KYC832)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制度的改革给各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学应该积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生需要掌握基础文化知识,更需要学会专业技能,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这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要求。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新能力,成了语文教师探索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在语文课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在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求应当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善于与自然社会相结合并学有启示。所谓的生态课堂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正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课堂表达模式,这样的课堂更充满生机和活力。在中职学校不断改革的今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出一个富有生机的生态课堂。本文就如何构建中职语文生态课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或削弱教师发起的行为,增加或增强学生产生式学习行为,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型课堂”走向“知识建构型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愿意表现得弱一点。其次编制导学单,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再次合理使用导学单,让学生先问。  关键词: 师弱生强 生进师退 导学单  前不久,与江苏省特级教师杨志芳老师一起听课,之后闲聊,杨老师说一堂好课应该是老师稍微弱势一点,而不是整堂课都是老
我校随着“提高农村小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研究”的广泛开展,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有较强的驾驭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开展语文说课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说课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说教学结构构建的思维过程及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不但要说课堂教学程序,而且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有目的、有计划的说课教研活动,不但把
摘 要: 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本文介绍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在通识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职教育 问题 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
摘 要: 校园信息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具有情景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动态学习环境,教学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情景模拟、教学互动、图文声像展示和信息网络平台等功能,还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把涉及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是一种促进自主学习的学习工具,一种情感激励方式。  关键词: 校园信息网 语文教学 资源整合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