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润物细无声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是教育儿童的源泉,教师应该把爱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每一位学生。”“爱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追求,其实也是幼儿园班主任的追求。关爱每一位幼儿,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童心,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童声,让爱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爱”是润物细无声的。
  师生和谐,树立老师的形象
  在班主任工作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年我接的是小班,孩子们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焦虑的情绪。孩子小,自理能力又差,有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此时班主任要深入了解班里每一位孩子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关爱,稳定孩子的情绪。我班的甜甜,开学哭闹了一个月之久,老师组织的活动从不参与,甚至连饭都不愿意吃,也不愿意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和游戏,每天除了哭就是呆呆地看别的小朋友玩。于是我找到孩子奶奶作了进一步了解,原来她的父母离异,她平时都是黏着奶奶,现在离开了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了安全感,出现了强烈的依恋情绪。于是我每天给她一个拥抱,亲亲她,和她聊一些有趣的事,给她母爱般的关爱,不急不躁,相信总有一天她会被感化的。就在开学三周后的某一天中午午睡时,甜甜终于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了,渐渐地愿意接近其他小朋友了。
  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心中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一颗童心,还要像母亲一样去呵护每一个孩子,去引领每一个孩子,把全部的爱心奉献给孩子,用一颗真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用一颗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
  记得我们园长每次开会都会说这样一句话:要打着灯笼寻找孩子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真诚热忱地接受每个孩子的微小进步;要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们不同的需求,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要像好朋友一样在游戏中扮演他们的伙伴,一同嬉戏游玩……只有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心中,孩子有什么悄悄话才会对你说,有什么疑惑才会叫你解答,因为你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
  家玉小朋友能说会道,可就是胆小,不敢走台阶,不敢玩滑梯,不敢……每次户外活动都是一个人走到一边远远地看着别的小朋友玩,看着其他小朋友乐。有一次孩子们玩滑梯、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家玉看着同伴玩得开心,很想试试,可又不敢,于是我不断地鼓励,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我便拉着她陪她一起爬上了滑梯,钻过了山洞,走过了独木桥,又一起滑了下来,如此反复玩了几遍。她那紧张的面孔终于露出了快乐的微笑,她那不安紧张的情绪渐渐放松了。现在,她心中的不安情绪渐渐消除了,每天都能面带笑容加入大家的游戏中来。
  关注细节,张扬个性的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融洽师幼关系,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心中,还要关注细节,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要善于捕捉教育的细节,获得教育的资源。有一次在放學的时候,有一个叫毛毛的孩子倒在地上打滚,孩子奶奶叫他回家,他怎么也不听,说是别人有笑脸花,他没有,硬是哭着不起来。毛毛奶奶没办法,打算找老师要一张。作为班主任的我听到这事后想了想,走过去抱起毛毛说:“毛毛真是乖孩子,很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笑脸花,说明你是个好宝宝。老师没忘记,给你的笑脸花在这里呢,明天如果比今天更好的话,我再给你一个吻。”毛毛听了后破涕为笑,回到家里,又是唱又是跳。我的信任给毛毛巨大的鼓励,从此,他像换了人似的,每天自己起床、自己吃饭、准时上学,每天都能得到我的表扬。他深深地懂得只有努力才会有进步,学期结束,他还被评为了“阳光宝宝”呢。
  积极沟通,架起爱的桥梁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园共育才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轩轩从开学起就没和小朋友玩过,不管是游戏还是教育活动,他都会时不时地往地上一躺或大吼大叫。我刚开始还以为哪个小朋友碰到了他,通过观察,意识到轩轩的这种异常表现必须引起重视。一次放学,正好是轩轩爸爸来接孩子,我借此机会与他爸爸进行了一次沟通。在我的建议下,他爸爸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知轩轩得了抑郁症,需进行康复训练。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轩轩渐渐好转。可见,及时有效疏通家园教育的渠道有多么重要。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细致的,像花瓣一样,要让每瓣都散发爱的芬芳,需要教育的阳光、雨露,也需要辛勤的汗水—爱,润物细无声。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大明幼儿园)
其他文献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理念,提高环境创设能力,践行行知思想,以“喜”“全”“活”“理”为原则,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班级环境需精“喜”化  “喜”指“所创设的环境要是幼儿所喜欢的”。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
期刊
体育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团队精神。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体育,为其日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教授体育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良好心理意识  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分偏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中,其在体育教学中只是直接让学生进行各种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篮球等。学生因为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很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应高度重视个体健康成长,知名学者陶行知也曾经指出“健康首位”的思想。因此,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阶段中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情景式教学借助构建轻松愉悦、积极健康的氛围,使儿童充分融入,形成乐于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风气,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此类教学方式逐渐应用到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不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该教学模
期刊
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認识美、爱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活动,而音乐则是实现美育目标不可或缺的路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握音乐的独特价值,挖掘美育元素,创设丰富多彩的美育情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使其深刻体会音乐的魅力,懂得鉴赏音乐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思想,获得崇高境界,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幼儿教育工作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个别幼儿家长没有对幼儿进行正确规范的教育,影响到了幼儿的能力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改变幼儿问题行为应该重视对不良家风进行改变,从而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个别家长过于溺爱。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家长没有意识到自身教育对
期刊
“幸福”是我成为老师以来最大的收获!  和孩子们一起,我很幸福!29个孩子,29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每天都给我感动,每每吃完饭准备倒残渣时,孩子们总会走过来对我说:“徐老师,您再坐会儿,您那么辛苦,我帮您倒吧!”偶尔孩子的一张纸条,“徐老师,我会继续保持的”,让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温暖。  可是天使般的孩子也会有令你烦心的时候。从接手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学期了,我已经有好几次差点要被孩子们气哭,但我依旧坚
期刊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就体育课程来说,它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愉悦身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契机。对此,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有必要找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并且加以有效实践,以期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应调整教学难度,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成长环境、认知水平等
期刊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大量不朽作品,谱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到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再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传统音乐、绘画、瓷器,都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影响深远,铸就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
期刊
随着学生的增多,初中体育课“场地小、器材少”的问题越发普遍,在学校安排的总课表上,有时一节课能有5~6个班级在操场上一起上体育课,场地的限制导致部分体育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既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又要在狭小的体育场地上进行教学,种种问题让体育教师比较“头疼”。体育教师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与条件?笔者针对这一现状,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身边“不起眼”的资源  体育
期刊
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6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超过30亿人次,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吸引数十万人参与,传统节日文化受到年轻人喜爱……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的重大战略举措。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