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国防”建设刻不容缓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维护我们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必须加紧“网络国防”建设,加强“网络强军”步伐。
  一百多年前,《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尽管是一个“从未挂帅出征”纸上谈兵的军事理论家,可是他留下一句传世的至理名言——“战争无非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至今仍鲜活地流传并印证这个不安宁的世界。今人,西班牙的评论家认为:“古罗马战略家说过,‘想要和平,就准备好战争。’而今,‘想要和平,就准备好网络战争。’”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矛与盾在争锋中此起彼伏
  据记载:1988年11月2日,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23岁的研究生莫里斯制造出一种网络病毒,放出“魔盒”后,竟然入侵了美国国防部战略计算机主控中心,约6000台计算机感染病毒乃至无法运行,直接损失上亿美元。这也许就是“黑客”的发端罢!
  美国政府对“黑客”厚爱有加。美军网络专家把网络病毒改造为“进攻”的利器,以达到政治目的。1999年的“科索沃战场”可谓是“史上第一次网络战”的舞台,南联盟的网络系统遭到攻击导致部分瘫痪。然而,有压迫就有反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南联盟的“黑客”予以反击,指尖敲打键盘,蠕虫潜入北约的网站,以至于在北约的网站页面上插上“南联盟”的国旗。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更是现出“网络中心战”的显著特征,美军正是通过“特洛伊木马”的战术,控制伊拉克战场的“信息神经”,美军居高临下,指哪打哪;伊军盲人骑瞎马,溃不成军。今年传出的美国通过电脑病毒破坏伊朗核武器研究项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以色列的网站能力全球领先。位于以色列中部地区的兹里芬军事基地,是以军“C4I”部队的总部。“C4I”是指挥、控制、通信、电脑和情报5项内容的英文字母,可谓现代军事指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以色列21岁的“黑客”布扎格罗和他的朋友就攻击了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的网站,单枪匹马,取得辉煌的战绩。巴勒斯坦的“黑客”也不甘示弱,予以强烈的反击,号召广大网民“在家中敲打键盘,投入战斗”。成立于2003年的以军“C4I”部队,现编制约有3000人。其宗旨是“保卫军队和政府部门的网络信息系统”。目前“C4I”部队运作着300多个项目,研发了多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系统,诸如军用移动通讯系统“山地玫瑰”和炮弹自动发射系统“山猫”等。
  网络战的攻防恰似“矛与盾”的争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无止境,如今已然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战场。因之,才有专家的警示:工业时代的“战略威慑”是核战争,而信息时代的“战略布局”就是网络战争。
  美国掌控互联网不二法门
  一家独霸局面必须打破
  仰望互联网的天空,时下,美国掌控着互联网的主动脉,握有互联网核心技术,牢牢地控制着互联网的运行,这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掌控互联网络的不二法门。“根服务器”是互联网运行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谁控制了服务器,谁就有互联网的最终控制权。资料显示:全球支持互联网运转的“根服务器”共有13个,唯一的“主根服务器”和9个“副根服务器”均设在美国。
  鉴于此,互联网业界专家的“警示”让世界各国神经紧张!诸如,“美国可以让一个国家瞬间‘消失’”,“星条旗遍布互联网版图”,“美国实施‘智慧地球’战略威胁世界”,“全球互联网暗藏玄机”……。实际上,五角大楼已经把网络战略付诸实践。如果说克林顿时代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战略铺垫,小布什时代的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小试牛刀”,那么奥巴马时代提出的“智慧地球”则是独霸全世界的战略宣言。国务卿希拉里宣称:“信息网络形成了我们这个星球新的神经系统,现在人们比此前任何历史时刻拥有更多的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想法。”这个“想法”实质就是宣扬美国的价值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美国舆论界借题发挥,又补充一条 “连接自由”,一言以蔽之曰:所谓的网络自由,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的政治工具。
  “五角大楼在网络领域发力”——美国空军将领们认为,“尽管网络不像战斗机或轰炸机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是,我们必须具备战胜可能以任何方式袭击我们的敌人的能力。”海军将领则说,“为了有效发挥网络威慑作用,必须相信几件事:第一,我们有意图;第二,我们有实力;第三,我们在实践。”五角大楼还有更明晰的语言:“军队正在研发旨在切断特定范围供电的武器”。“在精英学校里增加网络战课程,对于改变军队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无线电、电话、计算机是被攻击的目标,更是进攻的武器”。
  “网络武器威胁堪比核弹”!在专家的笔下,网络武器貌似虚拟,却危及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财产——信息储存和控制机制。不难想象,恶意软件造成的故障会引发灾难性局面,诸如大坝决堤洪水泛滥,水源被下毒,银行业遭毁股市化为乌有……
  我们的战略:
  掌控制网的高新技术
  我国网络专家东鸟先生在《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一书中,告诉读者:西方国家,若想在它国实现政治图谋,100年前,是组织一场世界性大规模战争;50年前,是筹划一场核战争;10年前,是发动一场信息化战争;现在,可能是无声无息地开展一场网络战争。当下,具备这种力量的就是美国。里根宣称,“芯片将会摧毁极权主义”;克林顿扬言,“对互联网的控制是把果冻钉在墙上,白费工夫”;小布什倡导“攻防结合”,喜形于色地说,“一旦互联网占据中国,可以想象自由将会如何飞翔”;奥巴马时代则公然叫嚣——“攻击为主,网络威慑”,“从实体消灭”到“实体瘫痪”。
  中国有句古语——“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尽管计算机和互联网都是美国人发明的,但“科学技术无国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成果共享。如果美国人用互联网做好事,世界人民支持它;反之,世界人民则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时下互联网领域的态势是,计算机、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域名权和源代码都是美国一家独霸。这是极其危险的,独霸者可以轻易地置对方于死地。因之,世界各国要参与争夺话语权和知情权,在硬件设备上要有独立的使用权,在软件设计使用上要有安全感,意即要防止独霸者“断路”、“断水”,乃至于“潜伏”在你的机体中迷惑你的神经。事实表明,目前有25%的网络攻击来源于美国,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攻击策源地。
  互联网造就“虚拟超人”,是一把双刃剑,“黑客”可以是英雄,也可能是魔鬼。正如专家所说,“今天没有国家机器的小人物照样可以干大事,也可以造成对世界秩序的危害。”在这个“无国界”的时代,更需要各国能够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和必须遵行的秩序。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的局面必须改变,漠视联合国或挟持联合国的做法必须扬弃,代之以“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
  根据中国网络专家东鸟先生的研究:欧洲,为夺得网络战争先机,“北约联袂打造数字防护网”,“英国建立统一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德国立法保障黑客部队攻击行动”,“法国创建网络防务机构”,“俄罗斯赋予网络战争极高地位”。亚洲,网络备战风暴骤起,“日本网络瘫痪战明为防卫暗藏杀机”,“韩国网络司令部全面展开防御”,“印度扮演更具攻击性的角色”,“以色列构筑网络战系统工程”,“伊朗网络部队实力不俗”……面对网络战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我国又该何以对待?
  早在2010年末,中国高端明确提出: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不断增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力量支撑和坚强安全保障。我们可以解读为:为维护我们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必须加紧“网络国防”建设,加强“网络强军”步伐。毋庸讳言,尽管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大国,5亿多网民,但目前毕竟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还是很薄弱,“最大的弱项是还没有自己的电脑操作系统和核心硬件技术”,在“网军”建设方面更需要尽早做好打一场“虚拟”战的准备。
其他文献
孔子人才思想通论王恩来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对人才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思想家。他以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行政人才为主要对象,以提高为政者素质和建立清明的太平盛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周敦颐理学著作及诗词包含有大量的环境美学思想,他的环境美学思想基于环境认识论,落实到环境实践论。通过梳理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及其诗词杂文发现,其环境认识论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今人有之,古人乃至上古人民亦有之。笔者通过古代神话的探索,认为上古人民的行为美主要表现为:救护人民和变革“自我”。其性格美表现为:勤劳、节俭、顾念
“数学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由情境产生疑问,从而进行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求知中创新,以新求活,追求至上境
本文从今文学、古文学、小学三个侧面论述当时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的相互关系。认为西汉今文学、古文学在为统治政权服务这点上并无实质性的分歧 ,而且 ,西汉的小学也努力为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团大地热潮涌动。对口支援兵团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一些关系民生的重要项目快速落地。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宏伟蓝图正在绘制,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自我中心困境”杨生平新实在论者培里在批判唯心主义哲学时,提出了“自我中心困境”的命题。在他看来,唯心主义者用“自我中心困境”去论证其唯心主义的哲学,主要是从近代以后的哲学开始的。我们认为,培里的这一思想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由于近...
综观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历史,盖格尔不仅是实质上的开拓者,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他不仅通过探讨和确定现象学美学的研究方法而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同时也因为真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