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十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力量逐年加强,民办高校已经作为民办高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也成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辅导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高校辅导员功能,特别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功能进行研究,探索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辅导员功能的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功能
辅导员,高等教育中存在最多的一个职位,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高等职业学院还是高等专科教育院校,在辅导员的选择和建设上,都十分重视。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与其他高校基本一致,辅导员其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其思想健康,生活正常,维护日常学生活动。
一、民办高校院校辅导员的现状
民办高校院校的辅导员颇有几分中学时期班主任的样子,既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也要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所带班级的思想倾向。
(一)民办高校学校对于辅导员地位的现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在这个摇篮中,专业被作为了第一要求。所以,学校对于辅导员不会过多的关注,虽然不否认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学校发展下,辅导员的地位就不那么高了。在我国现阶段来说,一所高校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培养了多少专业性人才。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直接参与专业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因而在专业建设方面缺乏重要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难于评判,导致了辅导员在高校地位尤为尴尬。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
相对班主任来说,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少但是负担重。辅导员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群体,但是并不会直接运用到教学工作,而是对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力。现阶段来说,辅导员主要是辅助学生工作,从事的大多是资料的收集和资料的传递。实际情况是辅导员在学生思政工作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基本上是信息传递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具备更多的自主性,很少与辅导员就思想问题进行沟通,以及辅导员在定位工作责任时的偏移,导致辅导员仅仅充当保姆的角色。
二、辅导员实际功能
虽然我国教育中,辅导员力量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但是,辅导员对于学生发展确实存在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社会的认知都是辅导员的职责,辅导员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未来、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应具备的功能有:
(一)思想功能
虽然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是成人,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都是长期生存在学校之中的,对于社会缺乏正确的了解,也没有合适的了解途径。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态。辅导员的思想功能,就是要正确的传递社会信息,让学生区分社会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同时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够成熟的。
(二)职业功能
民办高校中辅导员虽然与中学班主任相似,但又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管理体系上。高校是由辅导员全权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管理对象是学生日常情况。辅导员与班主任相比较,责任更加明确,并且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思想修养及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心里辅导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出合理建立,保障学生在专业学生领域合理规划,稳步提升。
(三)生活功能
多数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都不会太好,很多也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来的。这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好的现象,缺乏应该有的生活能力。且这类型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诱惑所侵蚀,辅导员就要发挥在生活领域的功能,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预防学生生活方面的堕落甚至犯罪。
三、辅导员工作面临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院校的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也在增加,面对学生群体越来越多,我国辅导员工作存在巨大的挑战。加之本身辅导员工作就存在不小的问题,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辅导员队伍缺乏建设
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是从知识水平还是思想政治水平上来看,都相对较低。从民办高校在选择辅导员上,由于院校扩张需要,而辅导员资源的缺乏,很多院校都会选择大学毕业而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担任辅导员。而且,在进入学校以后,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原有的知识缺乏更新。這样对于辅导员队伍来说,会极大的降低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许多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久了就会产生疲劳心理,对于工作的重视度会降低,慢慢的工作就会呈现一个下坡的趋势,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服务。
(二)辅导员地位不清晰,工作执行力缺乏
民办高校对于辅导员缺乏正确的定位,把辅导员当成了班主任或者当成了内勤。不给予合理的定位。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也很容易丧失积极性,对于学生工作一旦丧失了积极性,那么也将缺乏耐心。恰好,耐心是学生工作所必备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辅导员职能不履行或履行不到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执行方式和有力的执行能力,学生思政建设得不到保证,其发展方向也有待考究。
四、加强辅导员功能
由于我国现阶段辅导员工作面临问题较多,对于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上应该落实辅导员功能,加强辅导员功能建设,让辅导员切实发挥其思政教育工作基础作用,成为民办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分析学生实情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之间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差异,性格差异,文化差异等等,作为辅导员需要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对负责的学生进行沟通摸底,将信息记录在案,在做学生工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多跟学生沟通,提高彼此信任
辅导员需要转变观点,跟学生交心,与他们做朋友,不能老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现在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个性,他们对教师有较强的距离感,辅导员需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频繁沟通,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关系,跟学生谈心,将学生作为朋友,关系平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工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落实学生内部工作,增强学生群体自律
最好的监督者不是老师,而是同学。因为老师不能一整天陪同学习而同学可以。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加强辅导员功能建设。而在辅导员发挥功能时,应该培养合适的学生来分担压力。一来,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政素(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79页)质,可以作为学生群体的榜样,发挥领导力作用;二来,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彼此的心态,及时的反馈到辅导员,这样更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开展,增强学生自律力。
(四)增强专业学习,引导专业技能提升
虽然辅导员跟学专业对口较少,但是在学生工作過程中,辅导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这样可以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提供合理的建议,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辅导员可以就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专业需要的技能指标,专业的课程要点等等进行简要学习,这样一方增加了和学生的沟通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学生的专业指导效果。
五、总结
无论什么时候,教育的本质都是育人。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政教育。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学校为社会带去正能量,同时也为自己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李春民.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余海龙.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
[4]刘军,杨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向参与、知行合一”育人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53-55+72.
[5]郭小兵.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功能
辅导员,高等教育中存在最多的一个职位,也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高等职业学院还是高等专科教育院校,在辅导员的选择和建设上,都十分重视。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与其他高校基本一致,辅导员其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其思想健康,生活正常,维护日常学生活动。
一、民办高校院校辅导员的现状
民办高校院校的辅导员颇有几分中学时期班主任的样子,既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也要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所带班级的思想倾向。
(一)民办高校学校对于辅导员地位的现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在这个摇篮中,专业被作为了第一要求。所以,学校对于辅导员不会过多的关注,虽然不否认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学校发展下,辅导员的地位就不那么高了。在我国现阶段来说,一所高校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培养了多少专业性人才。辅导员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直接参与专业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因而在专业建设方面缺乏重要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又难于评判,导致了辅导员在高校地位尤为尴尬。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
相对班主任来说,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少但是负担重。辅导员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群体,但是并不会直接运用到教学工作,而是对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力。现阶段来说,辅导员主要是辅助学生工作,从事的大多是资料的收集和资料的传递。实际情况是辅导员在学生思政工作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限,基本上是信息传递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具备更多的自主性,很少与辅导员就思想问题进行沟通,以及辅导员在定位工作责任时的偏移,导致辅导员仅仅充当保姆的角色。
二、辅导员实际功能
虽然我国教育中,辅导员力量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来,但是,辅导员对于学生发展确实存在很大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社会的认知都是辅导员的职责,辅导员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未来、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应具备的功能有:
(一)思想功能
虽然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多是成人,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都是长期生存在学校之中的,对于社会缺乏正确的了解,也没有合适的了解途径。社会上的正能量与负能量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态。辅导员的思想功能,就是要正确的传递社会信息,让学生区分社会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同时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除此之外,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够成熟的。
(二)职业功能
民办高校中辅导员虽然与中学班主任相似,但又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管理体系上。高校是由辅导员全权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管理对象是学生日常情况。辅导员与班主任相比较,责任更加明确,并且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思想修养及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心里辅导以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给出合理建立,保障学生在专业学生领域合理规划,稳步提升。
(三)生活功能
多数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都不会太好,很多也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来的。这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好的现象,缺乏应该有的生活能力。且这类型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诱惑所侵蚀,辅导员就要发挥在生活领域的功能,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预防学生生活方面的堕落甚至犯罪。
三、辅导员工作面临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院校的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也在增加,面对学生群体越来越多,我国辅导员工作存在巨大的挑战。加之本身辅导员工作就存在不小的问题,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辅导员队伍缺乏建设
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无论是从知识水平还是思想政治水平上来看,都相对较低。从民办高校在选择辅导员上,由于院校扩张需要,而辅导员资源的缺乏,很多院校都会选择大学毕业而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担任辅导员。而且,在进入学校以后,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原有的知识缺乏更新。這样对于辅导员队伍来说,会极大的降低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许多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久了就会产生疲劳心理,对于工作的重视度会降低,慢慢的工作就会呈现一个下坡的趋势,无法给予学生良好的服务。
(二)辅导员地位不清晰,工作执行力缺乏
民办高校对于辅导员缺乏正确的定位,把辅导员当成了班主任或者当成了内勤。不给予合理的定位。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也很容易丧失积极性,对于学生工作一旦丧失了积极性,那么也将缺乏耐心。恰好,耐心是学生工作所必备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辅导员职能不履行或履行不到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执行方式和有力的执行能力,学生思政建设得不到保证,其发展方向也有待考究。
四、加强辅导员功能
由于我国现阶段辅导员工作面临问题较多,对于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上应该落实辅导员功能,加强辅导员功能建设,让辅导员切实发挥其思政教育工作基础作用,成为民办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分析学生实情
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之间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差异,性格差异,文化差异等等,作为辅导员需要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对负责的学生进行沟通摸底,将信息记录在案,在做学生工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多跟学生沟通,提高彼此信任
辅导员需要转变观点,跟学生交心,与他们做朋友,不能老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现在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个性,他们对教师有较强的距离感,辅导员需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频繁沟通,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关系,跟学生谈心,将学生作为朋友,关系平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工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落实学生内部工作,增强学生群体自律
最好的监督者不是老师,而是同学。因为老师不能一整天陪同学习而同学可以。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加强辅导员功能建设。而在辅导员发挥功能时,应该培养合适的学生来分担压力。一来,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政素(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79页)质,可以作为学生群体的榜样,发挥领导力作用;二来,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彼此的心态,及时的反馈到辅导员,这样更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开展,增强学生自律力。
(四)增强专业学习,引导专业技能提升
虽然辅导员跟学专业对口较少,但是在学生工作過程中,辅导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技能的学习,这样可以为学生的专业提升提供合理的建议,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辅导员可以就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专业需要的技能指标,专业的课程要点等等进行简要学习,这样一方增加了和学生的沟通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学生的专业指导效果。
五、总结
无论什么时候,教育的本质都是育人。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政教育。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教育目标,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学校为社会带去正能量,同时也为自己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李春民.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余海龙.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
[4]刘军,杨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向参与、知行合一”育人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53-55+72.
[5]郭小兵.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