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检疫隔离人群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检疫隔离群体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纳入2020年4月7日-5月26日期间由境外或重点疫区进入深圳的定点酒店检疫隔离人员,隔离人员需在隔离开始24 h内完成心理筛查.共收集调查问卷2219份,最后得到1705人填写的合格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6.8%.采用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检疫隔离人群进行心理问题筛查,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等.结果 检疫隔离者抑郁、焦虑的检出率分别是15.8%、14.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526)和对隔离部分理解及不理解(OR=3.273;OR=3.148)是检疫隔离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好(OR=0.422;OR=0.305)是检疫隔离者焦虑的保护因素;女性(OR=1.323)和对隔离部分理解及不理解(OR=3.387;OR=3.153)是检疫隔离者出现抑郁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好(OR=0.627;OR=0.373)是检疫隔离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检疫隔离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表现,需重点加强对女性、经济条件差、对隔离态度较差人群的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分化群抗原64(CD64)水平在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95例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观察组)、50例局部感染新生儿(局部感染组)及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CT、CRP及CD64水平,并评估观察组治疗前后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SOFA)评分与小儿危重评分(PCIS),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RP、CD64对细菌性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目的 评价循证医学课程对科学型研究生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某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习循证医学课程的188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课程前后学生的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并对比分析前后结果.结果 相比课前,课后学生对常用基本概念的理解明显提升(P<0.001),对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资料获取,统计结果的解读等能力明显改善(P<0.05),平均每天检索文献次数也明显增加(χ2=9.728,P0.05).结论 循证医学课程能显著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行为,其教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L县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95份,有效回收问卷454份(91.72%).结果 454名农村老年人中160人(35.2%)有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等14项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需求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方式、子女数、家庭月收入、到卫生院距离、健康状况自评、生活满意度、孤独程度、医养结合赞成程度、对医养结合机构了解程度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
目的 了解七年级(即初中一年级)中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七年级中学生的情绪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父母教育卷入量表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量表,对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五所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描述其情绪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除性别、独生子女外(P>0.05),其他各项人口学特征在情绪管理总分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母亲教育卷入与实际家庭亲密度、实际家庭适应性和情绪管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4,0.60
目的 了解酒店业一线员工抑郁状况,以及工作倦怠在工作环境中积极的组织因素(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抑郁水平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16年3—5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主城区227名一线酒店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个人-组织匹配量表》《工作倦怠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其组织支持感、个人-组织匹配、工作倦怠和抑郁水平进行调查,利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酒店一线员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