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跳出专业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牵手企业,相继成立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和中餐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该校校长茅水虎认为,中职学校要实现服务地方产业的目标,关键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跳”出专业建设专业。构建工作室这一校企互动平台,是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深化专业建设、接轨地方经济的不二法宝。
  “拜师学艺”育优质教师
  在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德清莫干山大酒店烹饪名师工作室成立现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来自学校烹饪专业和酒店服务专业的6位教师在师徒结对协议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董事长李林生和常务经理邱明明的“关门弟子”。
  据悉,学校烹饪专业自创办以来就开始和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联姻”,已有近30年的“婚史”。用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董事长李林生的话说,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同气连枝,亲密如同“一家人”。但是像这样正式、公开的“拜师”还属首次。为了表示诚意,企业派出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精英团队,参与名师工作室,与专业教师结对互助,李林生董事长亲自“提枪上阵”,担任名师工作室主任。
  李林生有着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调高级技师、国家技能鉴定专家委员等多重身份,可谓是湖州餐饮行业的“泰斗”。2010年,李林生推出了创意低碳系列菜品,由于实行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厨房人员和厨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将菜品销售到店外,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听过李林生大师讲座的白杨老师,其实早就默默将李林生当做了自己的“师父”。而把企业名师和学校名师汇聚到一起的名师工作室,恰好圆了白杨老师的“拜师梦”。
  事实上,这次“拜师”也是学校烹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个衍生物。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去企业“拜师”,而教师则以导师的身份跟踪下企。在下企业过程中,专业教师们一再感受到自身所学与企业所需的脱节,希望和学生一样跟着师傅,重练技能。“教师强,则学生强。没有大师,就是关门教学。”周武杰副校长告诉记者,工作室本质上类似于小班化的“教师培训”,学校教师可以跟着企业的技术达人多学、多练。
  为了让教师能够紧跟企业“师父”的节奏,德清县职业中专特意和企业协商,将工作室设置在企业内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倒逼”着专业教师下企业。执教40余年的吴松高老师显得尤为激动:“过去,我们要去企业学技术可不容易,只能‘偷师’,现在有了名师工作室,年轻教师能够拜名师、学名艺,实在太幸福了。相信他们的水平在企业老师的点拨下一定会快速提升。”
  “开展教师拜师学艺,是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助推学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校企人力资源融合的创新。”在工作室成立会上,茅水虎校长强调,企业老师是生产中的“领头羊”,成立工作室就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火车头”优势,带领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提高实践技能,增强专业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尝试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和中餐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为学校引进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路”。依托企业建立的工作室相当于“迷你工厂”或新型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不仅与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不同,还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将以企业项目的方式驱动。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为例,学校将把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的某一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课题,由企业师傅、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由于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包含从原材料到器件再到照明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因此,工作室能完全打破课程教学的“惯例”,将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分解到实战项目中去。
  如此一来,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再依赖教科书,而是以完成实战项目为目标,在实战项目中学习知识,淡化了“课堂”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实战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作情境,与企业乃至“客户”直接交流,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通过和企业、社会的直接交流,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练,也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
  “除此之外,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是我们产学研工作室成员单位首选的原因还有一个。”王美丽副校长透露,项目驱动教学要求将工作室延伸到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甚至行业市场,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和学校只有一门之隔,学生、老师去企业都非常便利。工作室成立后,就实现了地理位置和教学合作的两个“零距离”,即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将采取“系部 公司”的形式,这就等同于把企业拉入职业教育的“阵营”,是学校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借力”。故而,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成立章程中就明确规定,企业要参与生产实训指导、教学和课程改革,技师要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成才条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下一步,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立足这两个工作室,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大力推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工作室的“常规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准就业”,推进学校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的内涵发展。
  智囊团“把脉”传统专业的未来
  “电子电器应用这个产业其实非常大,完全可以与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寻找出更加细分的发展方向,比如传感器,这是时下流行的物联网最前端的环节。”在工作室成立会上,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利松的一句话引爆现场。来自企业和学校的双方代表纷纷加入头脑风暴,为专业未来出谋划策。
  传统专业的未来在哪里?这其实也是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更是学校决心将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作为校企工作室合作“试验田”的原因之一。在茅水虎校长看来,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其实也是薄弱专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以电子电器专业为例,受限于地方电子产业的不温不火,存在以强电为主的单一发展趋势。
  顺应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大势,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不能再走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老路子,必须广泛联合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这股中坚力量。企业是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参与能够给学校带来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是德清县的老牌电子企业,也是德清电子行业的引领者。企业的代表既是技术专家,也是行业专家,他们对传统专业未来发展的认知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周武杰副校长进一步解释。
  事实证明,企业“智囊团”和学校“精锐部队”的碰撞能让双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李林生董事长关于整合德清历史、挖掘餐饮文化、设定“德菜”标准、引领“浙菜”品牌的倡议,为烹饪专业向文化饮食发展转变发出了合作信号;何利松副总经理关于开发智能家具、绿色LED灯等推进传统行业信息化改装的建议,也让电子电器专业的教师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该校校长茅水虎围绕“为幸福休闲生活服务”延伸烹饪专业内涵,提出了未来设想:一方面,鉴于学校去年举办的“美丽新生活”烹饪培训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将进一步扩大烹饪专业社会培训班的规模;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将形成“1 X”的专业研修形式,即每位学生可以在就读本专业的基础上,辅修其他专业,烹饪专业有望成为第一批试点专业。
  灵感点燃共识。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两家企业代表表示,工作室将以“研”为着力点,校企强强联合,定期召开校企“碰头会”,研究烹饪专业和电子电器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收集和研发最新专业成果,提升专业的品牌影响力、区域辐射力和发展后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向实体经济回归的新形势,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进一步摆正人才培养定位,树立以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技工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内涵做了全面调研,得出创建良好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等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尤为重要的结论。  关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坚持实践性原则,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以语言实践为基础,一改过去重视语法知识讲解的倾向,通过重点句子与重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在应用中学习英语,为了应用而学习语法。这给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教师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技工人才的外语有了新的要求。目前技工教育非常重视英语课程的开设,然而广大技校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一直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归根到底是因为技校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且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商品经营英语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优化教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佳作,是高中散文鉴赏教学的重要一课。然而,在教学中,总觉得有丝丝遗憾不能释怀。以下两点是我教学时的一点感悟。  一、首先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意识  《故都的秋》在阅读教学时,如果逐段分析,那么学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就不能整体认知,教学重点也不够突出,而对于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不舍之情,学生的理解也不会深入。如此一来,在高中散文鉴赏学习中,《故都的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技工院校学生勤学技能、奋发成才的热情,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2014年起设立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技工院校在校学生,目前2014-2015年度200名奖学金获得者已经出炉。《职业》杂志记者走近这些劳动出版“技能雏鹰”,解读他们的成长密码。  孙鹏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家里虽然并不富裕,但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给了她满满的正能量。2009年中考后,她
摘 要:技工学校的应用文教学应充分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学习应用文的目的,提出了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应用文作文能力的教学方略。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 学以致用 技能提升  应用文写作是现代人的必修课,求职、就业者的基本功。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的高度发达和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日常工作中应用性文书便会使用得更多,而且会显得更重要。  记得有过一位毕业多年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从本质上说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家、学者是设计者,技能型技术工人则是把专家、学者设计的图纸变成具体实物的实现者。因此,专家、学者是人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技工学校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其毕业生质量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产品的质量。而技工学校学生生源的情况是什么样
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越,西带川秦,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西北部的荆门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这是老天给荆门人得天独厚的机遇。  但是,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得住的。  现在,又有一人希望自己的学校能成为技工教育的荆楚门户。  他就是陈卫民,湖北荆门技师学院院长。  给陈卫民底气的是湖北荆门技师学院建校30年来的累累硕果:先后荣获湖北省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英语作为一门主课、难课和大课,令多少学生“可望而不可即”,令多少教师“望生兴叹”,又令多少家长“手足无措”!同样是英语,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却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想除了学语言的资质有所差异外,能否培养和保持学生兴趣应该是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知、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前提。它能使人乐于刻苦学习,勇于攻克难关
湖北省人社厅自2009年开始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参与试点学校四十余所。近几年来,涌现了东风技师学院、襄阳技师学院等一批成果累累的学校。本刊记者在2014年湖北产教融合、校企对接推进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会上采访了湖北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建平。  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职业》:湖北省人社厅近期召开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座谈会,是出于怎样的思考?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张建平:技工